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自行車王國”看不上自行車運動 尷尬展露無遺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4日 08: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2012環太湖公路自行車賽結束了第三賽段武進春秋淹城的爭奪,中國內地車手依然成績慘澹,在總成績上,最好的王美銀僅僅名列第20位。在環太湖這樣競技水平並不算太高的比賽中都無法嶄露頭角,中國內地車手的孱弱令人憂心,號稱“自行車王國”的中國在自行車運動上的尷尬展露無遺。

  數量大國 運動小國

  中國的自行車數量世界第一,毋庸置疑;騎自行車的人數世界第一,也毋庸置疑。但是,中國的“自行車運動人口”有多少呢?記者從環太湖組委會了解到了這樣一組數字:中國騎車人數以億計,玩車人只有區區幾萬人,註冊的運動員更是少得可憐的2000人。而在人口6500多萬的法國,玩車人近千萬,註冊運動員50萬人。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中國人對自行車太熟悉了,自行車對中國人太重要了,它曾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交通和運輸工具。記者兒時記憶裏,家中的一大件就是那輛“永久”28加重自行車。那時,人們雖然天天騎車出行,但都是為了生活和生産,與運動毫無關係,也就構不成積累自行車運動的群眾基礎。如今,生活好了,很多人開上汽車,拋棄了自行車。即便那些仍然騎車出行的人,很多也騎上電動自行車。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印象中,自行車的主要屬性就是交通工具,這就構成了一個反常的現象,中國的自行車人口依然龐大,但自行車運動始終是個冷門項目、小眾項目。

  自行車運動地位卑微

  中國雖然號稱“自行車王國”,但自行車運動在中國的地位卻卑微得可憐。在採訪環太湖賽中,國際自行車專業媒體人傑夫曾問中國記者,中國的“車王”李富玉如果在國內體育明星中排名,能排第幾?得到的答案是——根本排不上號。傑夫當時就挺震驚,因為在他的祖國法國,自行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傑夫介紹,在法國,自行車比賽受到的關注是非常多的,甚至可以和世界第一運動足球進行比較,“在觀賽數量上不如足球,但在收視百分比上會超越它。因為足球比賽都是在晚上,黃金時段,看電視人自然更多,可能有500萬人看,但佔比例是30%;而環法都是在下午,看電視的人自然會少,大約300萬人看,但佔總比例達到了40%。”在法國,自行車的職業車手地位很高,比如現在法國最著名的車手、環法的賽段冠軍沃克勒,他在法國的受歡迎程度已經可以比肩足球明星本澤馬了,“當然,足球運動員還是更知名,但沃克勒至少可以排進前5。你們知道法國籍在NBA打籃球的托尼帕克吧,沃克勒在法國比他更有名,他的受歡迎程度雖然不及齊達內這種巨星,但是應該和本澤馬差不多。”傑夫這樣介紹。

  騎車人越來越少

  中國不但自行車運動不行,就連普通老百姓騎車的也越來越少。僅以北京為例,據統計,2010年自行車對交通的貢獻率僅為16.7%,連上世紀80年代的1/4都不到;在上海,非機動車出行比重已經從1995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28%,這其中還有一半屬於電動自行車。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歐美發達國家。“在英國,每週至少騎一次車的人達到190萬。”英國自行車運動聯合會媒體公關部負責人克裏斯蒂倫敦奧運期間向記者表示,“2007年以來,因為英國大城市不斷提高汽車進城的收費標準,人們使用自行車的頻率便不斷上升,過去幾年的年增長率都在30%以上,今年上半年,英國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口又增加了16萬人。”

  “自行車王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尷尬。

熱詞:

  • 自行車王國
  • 自行車運動
  • 自行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