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德國《明鏡》週刊報道,一家德國酒店發佈告示,勸告客人若想安靜吃早餐,就等中國人走了再來。這則報道多少説明了外國人對中國遊客過分喧鬧的厭惡。
據在肯相關人士反映,在肯尼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有些中國導遊帶著中國遊客購買象牙,曾被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局扣留。中國遊客購買象牙的新聞已在肯當地媒體上多次出現,帶來了負面的中國形象。
隨著智慧手機的流行,拍照成為很多人的一大愛好,而去旅遊更免不了要拍照了。不過走出國門之後,拍照就不僅僅是個私人愛好問題,而會涉及文物保護、人身安全以及尊重隱私等等問題。
身在異鄉,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既能夠有效融入其中為旅行帶來便利,也能避免摩擦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在這一點上,部分中國遊客似乎也不是特別在乎。
中國青旅(美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再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美國旅遊從業者看來,部分中國遊客吵鬧、不守規矩、不尊重當地習俗,有錢但缺乏品位,常被當作“有錢沒文化”的代表。旅行社在行前都會為中國遊客重點講解外交部印發的中國公民海外遊須知。目前看來,非常需要加強旅行社對中國遊客的行為管理。
日本的溫泉業協會等機構近來推出了針對中國遊客的行為提醒,比如告訴中國遊客洗溫泉的規矩:先衝澡,後入池。對這類中文提醒,張西龍表示,中國遊客不要過於敏感,要本著“入鄉隨俗”的心態虛心接受。中國遊客要擺脫“未富先躁”、“只認錢不認禮”的“老爺思想”。
日本工學院大學孔子學院副院長李順剛認為,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事出海外,根在國內。近20年來,中國迅速融入全球化過程,但很多中國人並未適應新的變化,將國內沒有顧忌的舉止帶到了國外。日本從小學就開設了社會課,告訴國民自身的權利和義務,怎麼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係。而中國的學校教育缺乏對公民意識的培養,應該加強公民素質的教育和公民身份的認同。
旅遊,是一國國民文明素養的集中展示。五千年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帶出國的不應該只是消費力,還應該展示出國人健康文明的素質以及良好的國際形象。
制定相關規則、規範旅遊市場、加強宣傳教育……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多措並舉,不斷提升中國公民文明素質,增強國家軟實力,塑造中國“文明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
中國社科院新聞學所所長尹韻公説,文明出遊不僅顯示個人素質,更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假期走出國門,中國的形象就隨之展示給世界。
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有關部門和遊客自身的努力,中國遊客帶給世界的將不僅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更是一個自信、有禮、文明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