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中國遊客肯尼亞野外朝河馬、獅子扔垃圾嚇壞導遊

發佈時間:2013年08月06日 21: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原標題:幾名肯尼亞導遊眼中的中國遊客:很有錢但素質不高

  新華網內羅畢7月21日電 (記者陳瑩瑩)被稱為非洲野生動物天堂的肯尼亞,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國遊客前來。據中國駐肯使館統計,去年肯尼亞迎來4萬人次的中國遊客。但是,到處喧嘩、驚嚇動物、購買野生保護動物産品……與其他國家遊客相比,一些同胞在這個動物天堂的表現實在令人汗顏。

  “大多數中國遊客的説話聲音總是很大,不過我已經習慣了,”肯尼亞導遊阿布説。

  這個25歲小夥子,能説一口流利中文,為不同的中國旅行社做了近5年的導遊,專門接待中國遊客。在他眼中,大聲説話已成為一種“中國文化”。讓他苦惱的是到了自然保護區,中國遊客看到野生動物時,興奮之情驟然轉為陣陣喊叫。

  “這已是普遍現象。中國遊客看到野生動物的反應很可能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阿布説。儘管他反復強調這一點,但中國遊客仍很難記住。

  阿布回憶説,在馬賽馬拉過馬拉河時,有的中國遊客衝著河馬怪叫。趁司機和導遊不備,拿起手邊的廢棄物就向河馬扔去,連躲在草叢裏的獅子也不放過。“每次看到這種情況,我的心緊張得都快停跳了。我只有對中國遊客説,曾經有遊客因為拍照而遭野生動物襲擊遇難,他們才開始有些害怕。”

  在內羅畢國家公園工作的彼得·庫羅巴説:“有的中國遊客會冷不防向停著的鳥扔東西,大喊大叫。”還有的中國遊客不顧導遊勸告,夜裏走出房間給河馬拍照,或在野生動物保護區下車拍照。“這種違反園規的做法非常危險。一旦激怒野生動物,可能威脅全車人的安全。”

  他介紹説,一些中國遊客認為可愛的野生動物,恰恰是最危險的,比如河馬和鬣狗。河馬喜歡主動攻擊其他動物。鬣狗外形像狗,其實是兇殘的食肉動物。

  此外,不少中國遊客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意識淡薄。

  阿布説:“我接待過的中國遊客幾乎都會問‘去哪買象牙、獅子牙或犀牛角?’尤其最近,幾乎人人都在問哪能買到獅子牙。”這些野生動物製品的背後往往是對瀕危動物的血腥盜獵,違反肯尼亞當地法律。中國遊客購買象牙的新聞在肯當地媒體上多次出現,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一些肯尼亞小商販針對中國遊客的這些喜好,用牛骨製成的飾品冒充象牙或獅子牙賣給遊客。

  “感謝上帝,我們還有這些假貨!”阿布説。他會看著客人滿心歡喜地買了這些“象牙”、“獅子牙”,不再追問他。

  在內羅畢工作的肯尼亞導遊保琳,見過讓她讚嘆的高素質中國遊客。在肯北部的桑布魯自然保護區,她曾遇到4位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國揹包客。“他們分別是律師、法官和銀行白領。待人非常有禮貌,也非常遵守景區規定。”

  但並非所有中國遊客都如此。喜歡拍照、賭博和買珠寶是保琳對大部分中國遊客的印象。“中國遊客很有錢,對導遊也非常友好,但很多素質不高,或者存在文化差異。他們來肯尼亞旅遊前,應多了解一些當地法律法規和觀賞野生動物的基本常識。”

  阿布則指出許多中國客人往往未經對方同意,就拉著當地馬賽人拍照。“許多部落裏的人忌諱拍照。禮貌的做法最好是先詢問,再拍照。”

  他認為許多事都屬於中非文化的差異,比如中國人一般沒有給小費的習慣,喜歡人多熱鬧,愛討價還價。他會向周圍的肯尼亞人解釋,嘗試贏得同胞們的理解。不過,一些中國遊客的行為,他沒法用“文化”來解釋。其中之一就是隨地吐痰。“那種不分場合,甚至在酒店大堂裏隨地吐痰的行為,是我最難以接受的事。”

  飛越千山萬水,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去感受天與地之間的純美,也許是每個到肯尼亞旅遊的中國遊客的心願。不過踏足野生動物天堂之地,心底多保留一份對自然的崇敬、對他人的尊重,才能不愧東方禮儀之邦的美名。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