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化肥漲價,加重種糧成本
“糧食一支花,全靠肥當家”,種子化肥價格的上漲,的確讓農民感覺到了種田成本增加的壓力。價格上漲以後,農民可能會投入減少 因為糧食的比較效益現在相對比較差,所以農民他可能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減少或者調整糧食的種植面積,減少種子化肥方面的投入。農業生産成本增加了,農産品價格“水漲船高”也在情理之中。[>>詳細]
第52期9月28日
今年以來,菜價一直牽動著城鎮居民的神經。“蒜你狠”、“姜你軍”等新詞,嬉笑間透出無奈。拋開這些被炒的“熱門貨”不論,蔬菜價格普遍上漲也是不爭的事實。 [>>詳細]
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菜籃子工程”,各級政府要像重視經濟發展、招商引資一樣重視“菜籃子工程”,蠶食蔬菜基地的現象必須遏制,蔬菜流通的“綠色通道”要完全打通,蔬菜生産、流通的組織化程度應進一步提高,切實解決農民賣菜難、居民買菜貴的問題。
“糧食一支花,全靠肥當家”,種子化肥價格的上漲,的確讓農民感覺到了種田成本增加的壓力。價格上漲以後,農民可能會投入減少 因為糧食的比較效益現在相對比較差,所以農民他可能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減少或者調整糧食的種植面積,減少種子化肥方面的投入。農業生産成本增加了,農産品價格“水漲船高”也在情理之中。[>>詳細]
如今在攤大餅式的城市開發之下,很多地方的郊區都被密密麻麻的住宅區和倉庫、廠房所擠佔,尤其是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幾乎看不到菜地的影子。因為,和搞房地産相比,同樣一塊地拿來種菜經濟效益上要低得多,由於發展擴張速度較快,忽略了周邊農産品供給的配套建設,缺乏全局性的考慮,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最終導致蔬菜自給率偏低。[>>詳細]
當前,蔬菜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上因為蔬菜産地受惡劣氣候影響,導致産量減少。一是北方重要的蔬菜産地,如山東、河北、遼寧等地進入春季後,突遇倒春寒,遭受大風、暴雪等惡劣氣候,造成大棚內各種蔬菜後期生長緩慢,産量下降;二是西南地區大旱,使得本地蔬菜産量減少,而消費的需求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蔬菜價格上漲,如毛豆、西蘭花等。[>>詳細]
蔬菜的價格高企,中間的運輸運輸環節是否也賺得盆滿缽滿?結果卻有些出人意料,不僅是普通的貨車司機運輸蔬菜掙不到錢,一些專業冷藏運輸的車隊,在蔬菜運輸的行當裏,也沒有錢可掙。在扣除在運輸過程中的各種油費、車費、過路費加上大量損耗,一般利潤率不會超過4%。
針對這種蔬菜企業無錢可賺的境地,業內專家認為,蔬菜本身是低附加值産品,從長遠看,隨著油價進一步上漲,無論對企業還是個體運輸戶,蔬菜運輸將越發變得無利可圖,這對穩定菜價是不利的。[>>詳細]
在整個商業鏈條中,中間商的作用巨大,農民沒有得到實惠,消費者“大出血”,這錢都落在了中間商手裏了嗎?根據記者的追蹤,從菜地、批發市場到城市菜攤,蔬菜從收購到批發一般加價25%左右,但從批發市場到城內的零售市場,加價往往超過50%,其中少數菜品價格甚至翻倍。
一位深諳“門道”的中間商捅出了其中的“潛規則”:“進價高,賣價也高,中間也就加個五毛來錢的利”,但他花在“打點關係”上的錢,早已實質性地削減了利潤。“超市的蔬菜區管事的,都是多年‘關係’,只要我送貨,他們每天吃的菜,從來就沒讓他們自己花過錢,一兩星期還得請吃頓飯,這不都是成本?[>>詳細]
原本以每斤1.3元批發茄子、再以2.5元的價格賣出算不算暴利?市場菜販經營成本幾何?有媒體調查發現,由於一些農貿市場管理費年年上漲,市場管理的混亂導致馬路市場衝擊農貿市場。成本的增加、利潤的縮減,市場菜販都將其算入了市民的菜價中。有些商販不無感慨的説道,“賣不掉的菜只有爛掉”,因為1斤菜沒有0.4元的毛利,根本就賺不回管理費。[>>詳細]
部分黑心批發商故意囤貨抬高菜價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多家媒體曾報道,很多批發商為了贏利,開始利用冷庫囤積部分耐貯存蔬菜,明明有貨也不賣,導致人為緊張,加劇了蔬菜的價格上漲。有報道稱,今年綠豆價格大漲,除了綠豆主要産地東北、雲南等地大旱,産地的批發商囤貨也是抬高價格的主要因素。去年東北綠豆幾乎絕收,當地的批發商就囤貨或者惜售,或是通過 “炒豆”而牟利,誰出價高就賣給誰。[>>詳細]
菜價連番上漲的局面,讓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開始流行的一個詞——“菜籃子工程”。“菜籃子”雖小,意義卻不小。當時抓“菜籃子工程”,主要抓兩個環節:一是生産,建立並完善市郊蔬菜基地;二是流通,如今很時髦的“綠色通道”一詞,也是隨著“菜籃子工程”叫響的。20多年來,城鎮居民的餐桌變得如此豐盛,“菜籃子工程”功不可沒。[>>詳細]
現有蔬菜生産佈局不合理,許多地區蔬菜種植品種單一,未形成規模,難以支撐市場發展。以至於很多城市出現蔬菜“倒流”的現象,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國內最大的土豆産區內蒙古烏蘭察布旗距北京不到400公里,但這裡的大批土豆要“進京”,竟需繞到800多公里外的山東壽光市,然後再“旅行”約500公里進京。
要在全國形成佈局合理的蔬菜基地和集散中心,降低蔬菜運輸成本,需要不同部門和各級政府有所作為。[>>詳細]
如今,國內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價格上漲的補貼機制,比如,只要CPI漲幅連續3個月超過3%,就要按低保標準的25%向城鄉低保對象發放物價補貼。今年食品價格接連上漲,各地紛紛發放補貼。
然而,按目前的價格補貼政策,非戶籍人口往往享受不到居住所在地的補貼,數量眾多的外來農民工被排除在外,加上房租上漲、部分企業工資下調等因素,使農民工成為受漲價衝擊最大、受政策保護最少的人群。城市裏還存在大量的“低保邊緣戶”,如何加大對他們的政策幫扶,也值得各方關注。[>>詳細]
影響較大
|
沒有影響
|
責編:張鑫
聯絡:zhangxin@cntv.cn
出品: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
-------------------------------
版權聲明:中國網絡電視臺原創策劃,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