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監獄員工退休後24年接濟收留300名流浪者(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6日 0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瀟湘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文收藏著報道過自己的報紙,併為此感到快樂。

  耄耋老人陳文退休24年來,先後接濟、救助、收留至少300名流浪者,得到輿論認可,但他仍感嘆自己的孤單,“像我這樣的人,少了點”。

  84歲的陳文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搖了搖頭:已經記不起哪年收留了第一個流浪者。

  他只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下午,一個只穿短褲的男孩坐在郴州火車站地上,蓬頭垢面,背上長了指甲蓋大的膿瘡,過路行人都繞著他走。

  “他告訴我他是嘉禾人,小名叫小毛,和父母吵架跑了出來。我問他願不願意去我家裏,他點了點頭。”

  接下來10天時間裏,陳文給小毛洗澡,在膿瘡上涂硫磺膏消炎。小毛病好後,南下廣東打工。

  救助小毛,只是陳文與流浪者之間故事的起點。他從郴州監獄退休24年來,先後接濟、救助、收留至少300名流浪者。文、圖/本報記者周清樹 郴州報道

  A

  “流浪漢的家”

  ○房裏的一切顯示出,這是一個只有男人生活的家:五床被子全攤在床上;洗過但仍有明顯污漬的衣服皺巴巴地搭在繩子上;劣質香煙的嗆人味道充滿小屋;有人進廁所小便,習慣性地沒有放下布簾。

  與小毛不同,接受陳文的救助後,李宗保留了下來,已跟陳文在一起住了5年。

  陳文還記得,在郴州燕泉小遊園公園看到李宗保的時候,這個男孩很瘦,頭髮很長、很臟。陳文幫李宗保剪了頭髮,又給他買了兩個粽子。

  接下來幾天,陳文總是在相同地點看到李宗保。陳文説,李宗保也總看著他,眼神呆滯,沉默不語。

  “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陳文覺得,這個男孩可能在精神方面出了問題,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

  他又通過派出所,查到了李宗保的家庭住址等情況,輾轉聯絡到了他的家人。李宗保的四個姐姐從貴州銅仁趕來郴州,抱住弟弟,大哭。

  李宗保已與家人失去聯絡長達9年,家人以為他早就不在人世,戶口都登出了。

  在精神病院治療5個月後,李宗保出院。現在,他在陳文家對面的洗車店工作。

  “每天工作完後,他都回來睡。現在是一個蠻好的人。”陳文很喜歡李宗保,認為這個小夥子已經脫胎換骨。他讓李宗保睡在自己床邊的另一張床上。

  陳文退休前是郴州監獄獄警。他現在住的地方,位於郴州監獄生活區北院一棟樓的一層,是個由廢棄禮堂改造成的“兩室一廳”,低矮而潮濕,隔壁鄰居開關電腦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

  在這套不到50平米的房子裏,最值錢的東西是一台笨重、老舊的29英寸電視機。陳文和李宗保在兩張床前,擺了一張桌子、7把凳子,作為餐桌和待客處。一個拉著布簾的隔間,算是衛生間。

  用木板搭起的閣樓上,有三張床,是被收留的流浪者睡覺的地方。現在,46歲的何小平和47歲的雷四清就住在這裡。雷四清已在這裡住了近8年,此前,他在廣西、廣東等地流浪近20年。

  房子裏的一切顯示出,這是一個只有男人生活的家:五床被子全攤在床上;洗過但仍有明顯污漬的衣服皺巴巴地搭在繩子上;劣質香煙的嗆人味道充滿小屋;雷四清進廁所小便,習慣性地沒有放下布簾。

  這個地方被鄰居們稱為“流浪漢的家”。陳文説,自己退休的24年間,先後幫助、救濟、收留至少300名流浪者。

  最近的一起是:3月2日,陳文在火車站發現了背著袋子的楊雄,這個27歲的胖“小鬼”一直沒找到工作,沒有地方住。

  “怕他去做違法的事,我就把他帶回了家。後來發現他腦子有點問題。”3月5日,陳文買了一張大巴車票,將他送回永州新田縣老家。

  他的“強迫症”

  如果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這件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陳文就是這樣,他像得了強迫症,“如果我出門轉一天,沒看到流浪者,心裏就不好受。哪怕碰到一個,心裏就覺得很滿足。”

  陳文説,在20多年前那個有陽光的下午,當看到蜷坐著的小毛時,他分明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少年時的陳文,頗像北方民歌《小白菜》中的可憐女主角:

  他出生在郴州臨武縣南強鄉一個地主家庭,出生幾天后,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娶了後媽,後媽生了5個孩子。10多歲時,陳文被趕出家門,開始了流浪。他給商人打零工,給軍閥打雜,還被國民黨軍隊抓去掃地、擦桌子。

  “我流浪的那幾年,經常遇到好心人,那是解放前,他們生活都很苦,但是那些好心人會給我吃的。有一次我生病,躺在街邊角落裏不能動彈,有路過的人送我去了醫院。”

  “我吃過流浪的苦,對那種滋味深有體會”,陳文説,童年的這段流浪生活,是促使他救助流浪者的直接原因。

  1949年,陳文進了解放不久的廣西南丹縣公安局,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公安幹警。隨後,又被調往中南軍區後勤營房管理部任職。

  在中南軍區工作幾年後,陳文轉業,並隻身去了北京,“想看毛主席”。在北京,他遇到一個賣假藥的天津人。

  “當時我不清楚狀況,就稀裏糊塗地和他們混在一起,這群賣假藥的在衡陽被公安機關抓了起來,我也被當成同夥坐了整整八年牢。”

  出獄後,陳文被安排到煤礦工作。1960年代郴州成立少年犯管教所時,陳文被調去成為一個管教員。

  陳文説,他在監獄工作30年,最大的體會是,那些遭遇挫折的年輕人,如果得到正確的指導和真誠的幫助,就能走上正路。

  也正因為如此,陳文所幫助的流浪者,都是有勞動能力卻因種種原因流落街頭的人。

  陳文的救助原則是:將那些有勞動能力卻找不到事做的年輕人帶回來,哪怕他們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幫助這些人找工作,實在找不到工作就出錢買車票送他們回家。

  “不能長期留在這裡,該做事做事,該回去回去。我不喜歡好吃懶做的人。”陳文説。

  不過,陳文從不將年紀太大的流浪者或連“走路都不行的”人帶回,“怕好事變壞事。”為了防止別人説閒話或産生誤會,陳文也從來不將女性流浪者帶回家。

  雷四清説,如果天氣好,陳文就在飯後出門,到火車站、汽車站、公園等流浪者較多的地方轉悠。他隨身帶著一把剪刀,看到有長頭髮的流浪者,就幫忙理髮;他跟流浪者聊天,給他們買米粉吃;如果符合陳文的救助原則,就把流浪者帶回家。

  如果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這件事就會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陳文就是這樣,他像得了強迫症,“如果我出門轉一天,沒看到流浪者,心裏就不好受。哪怕碰到一個,心裏就覺得很滿足。”

  C

  耄耋老人的孤單

  這個在房間、門上都貼著“穿住高檔並不代表幸福”等類似人生格言、曾向鄰居感嘆孤單的老人,皺著眉頭説,“像我這樣的人,少了點”。

  小毛的故事,並沒有在他南下後結束。這個曾經的流浪兒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成為一名個體老闆。

  12年後,小毛回到郴州,並找到陳文,連聲道謝。他到商場給陳文買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又請從來沒下過館子的陳文去“最貴的飯店”吃了一頓大餐;“後來,小毛又來看了我一次,給我一個2000塊錢的紅包。”

  陳文樂於講述類似的故事,並享受講述的過程。每講完一個這樣的故事,他就瞇起眼睛,稍微停頓一下。

  他還很享受被媒體報道的感覺。在屋裏最顯眼的地方,貼著登有陳文照片的報紙,他一遍一遍地提起,“就連黑龍江的記者也來了。坐著飛機來的。”

  3月9日下午,在採訪過程中,陳文接了一個電話,儘管只有記者一人,他還是大聲向聽筒那頭的人説:“又來了好多記者。”老人的語氣中透著驕傲。

  他還享受被媒體報道後,在生活中被人像“明星”一樣認出來。

  陳文説,在將李宗保送到精神病院去後,院領導認出了他。醫院免去了李宗保5個月的住院花銷。陳文在家附近的修鞋攤補鞋,攤主只象徵性地收了一塊錢。

  陳文至今沒有成家,無妻無子。幫助流浪漢並被社會所認同,多少減輕了他的孤獨感。

  他甚至在流浪者身上找到了親人的感覺。現在,陳文已將李宗保視作“崽”。

  他説,他害怕有一天去世後,“崽”受不了刺激,再次發病。他把李宗保的詳細家庭地址、乘車方式以及姐姐們的電話寫在紙板上,好讓自己和李宗保都不忘記。

  陳文喜歡幫人的事越傳越廣,有自稱流浪漢的人和一些認識的人上門找他借錢,“為了躲開那些上門借錢的人,我在門口挂了一個牌子,寫著‘我有肝炎、肺結核’,結果他們還是不怕啊,我沒辦法,只好搬出去住了一年多。”

  陳文的收入並不豐厚,除了退休工資,他還會去撿些破爛賣錢。現在,他的抽屜裏保存著一疊已經發黃的借條,有25張,總計7000塊錢左右,最早的一張借條落款為1987年2月。

  2006年,為了照顧在麥當勞附近露宿的一個流浪漢,陳文跟人發生了爭執。流浪漢很臟,又不肯去別處,這讓保潔員很討厭。

  “搞衛生的人罵我多管閒事,如果我不去照顧那個人,説不定他就自己走了不會賴在那裏。我就跟他們理論,這是個人啊!怎麼能讓他在那裏自生自滅呢?”陳文説。

  陳文經常領回流浪漢的行為,也讓一些鄰居很不理解。甚至有鄰居聽人説過,陳文讓這些有勞動能力的流浪者住家裏,向他們收房租,“你想,如果不給錢,幹嘛要你住我的房子?”這個説法,被陳文和包括李宗保等在內的被收留者都否認了。

  即便是被媒體報道、被多數人認同,有的時候,陳文依然覺得很孤獨。他感慨,在如今這個時代,自己的做法確實有點異類。

  這個在房間、門上都貼著“穿住高檔並不代表幸福”等類似人生格言、曾向鄰居感嘆孤單的老人,皺著眉頭説,“像我這樣的人,少了點”。

熱詞:

  • 流浪者
  • 退休工資
  • 流浪漢的家
  • 兩室一廳
  • 小鬼
  •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