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南京市民發現民國時期老井蓋 經80年仍在用(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4日 04: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華門外,一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上有“南京自來水廠”的繁體字

民國老井蓋上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

中華門外的民國老井蓋至今仍在“服役”

  80多歲窨井蓋還在南京“服役”

  窨井蓋是民國時期的,它們見證了首批喝上自來水、用上電話的南京人

  在南京中華門外,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發起人高松,近日意外發現了幾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他興奮地表示:“這可能是全國最老的窨井蓋了”。

  此前,高松已在南京中山北路發現幾個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記者分別採訪民國史專家以及南京自來水總公司、南京電信局等單位後才發現,這些老井蓋“不容小視”它們見證了第一批喝上自來水和第一批使用電話的南京人。高松的意外發現引起不小反響。不少南京網友表示,這些老井蓋堪稱南京城市變遷的見證者,應當好好保護起來。

  意外發現

  南京城內接連找到“老井蓋”比普通窨井蓋要大出1/3

  一口東北腔的高松説自己是“老南京”,這位摯愛南京城市文化的“外鄉人”,發起成立了“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平素只要有閒的時候,高松總喜歡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轉悠。

  “我發現了幾個老井蓋!”前幾天,高松在論壇上興奮地發帖,介紹自己關於“老南京”的最新發現。高松拍了幾張老井蓋的照片,其上“南京自來水廠”、“工務局”等繁體字樣特別醒目。為了防止參觀者過多對文物造成破壞,高松多了一個心眼:沒有公佈井蓋的具體地址,想要去看的網友可私下向其詢問。

  在老高的指點下,記者昨日在中華門外找到了這幾個老井蓋。事實上,這幾個老井蓋位於一家工廠的大門附近,如果不是有人指點,外人很難注意到它們有何特別之處。

  這3個井蓋之中,兩個是正方形的,這區別於現今常見的圓形窨井蓋,井蓋一邊刻有3個“工務局”的繁體大字,表面滿滿交錯排列著“二”的圖樣。因為年代久遠,井蓋已被磨得光亮。

  另一個井蓋隸屬“南京自來水廠”所有,不過上面標注的這幾字都是繁體,井蓋和現在常見的圓形窨井蓋類似,圖樣像一個向日葵圓盤。井蓋之上,和“南京自來水廠”的標注相對,是“大管閘”3個大字,應是顯示這個井蓋的用途。

  因為在地上不怎麼起眼,高松也是走了好幾趟才發現這幾個老井蓋,“越看越覺得不一樣”。因為此地現今還有多處民國時期的房屋,高松一直疑惑當時人們的喝水問題,現今他找到了答案。

  此前,和城南的這3個老井蓋類似,高松還曾在中山北路上發現了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

  前日,按照高松給出的具體地址,記者在中山北路軍人俱樂部附近發現了它們。這3個井蓋每個相距百米左右,分佈在如今的慢車道上。

  和現今常見的窨井蓋相比,這3個井蓋完全是“超大版”,至少要大出三分之一的面積,井蓋表面是漁網狀線條,看起來簡潔、大方,井蓋的中央有一個小長方框,框內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的字樣。

  記者探秘

  這些老井蓋“來頭不小”

  見證了首批喝上自來水的南京人

  “在全國範圍來説,這幾個井蓋很有可能是最老的井蓋了。”今年3月,南京鼓樓區政協民國建築研究專家張正康、文史委主任王天喜曾聯名呼籲,建議加強對民國老井蓋的保護。他們所指的正是上述中山北路上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

  民國史專家、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員王曉華介紹,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著手進行城市建設,藍本就是大名鼎鼎的《首都計劃》,其中各個項目諸如功能分區、交通計劃、市政工程等主持者都是外國專家或者留洋歸國的高材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京自來水廠”、“交通部首都電信局”得以建立。

  換言之,這幾個看似稀鬆平常的窨井蓋實則來頭不小。它們分別見證了第一批喝上自來水、第一批用上電話的南京人。

  前日,記者採訪了南京自來水總公司,該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南京自古至民初,市民飲用江、河、井水。清末曾獲准創辦自來水廠,歷3年未成。民國18年(1929)春籌建北河口水廠,4年後水廠局部建成供水,最初的用戶只有29戶,這可是最早喝上自來水的南京人。據説當年通水之時,南京整座城市為之轟動。而北河口水廠和29個用戶之間,正是依靠那些刻有繁體“南京自來水廠”的窨井相連。

  而對於那些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而言,身上負載的歷史更具滄桑感。據介紹,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後,國民政府交通部下轄首都電話局,其地址位於黨公巷(今遊府西街)8號。為了加強南京與上海兩地的聯絡,以及一些達官貴人對長途電話的迫切需求,國民政府交通部制定了建設京滬杭三地長途電話的發展規劃。這是電話正式進入南京城的開始。

  抗戰勝利以後,南京電報局與首都電話局合併為南京電信局,也因之其後鋪設的井蓋上,標識改稱為“南京電信局”。由此推斷,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應生産于1927年之後、1937年之前,算起來,這批老井蓋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

  “這些民國老井蓋見證了南京通訊通信、市政建設發展的歷史!應該作為文物登記並保護起來。”南京鼓樓區政協民國建築研究專家張正康、文史委主任王天喜表示。

  令人驚嘆

  “最老井蓋”還能正常用

  現代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經歷這麼多年的建設改造,這些老井蓋至今還在用麼?

  在中華門外“南京自來水廠”的老井蓋發現地,記者找到了該廠負責後勤維護的負責人,聽聞廠內還有這樣的老井蓋,這位已經在該廠工作30多年的老員工面露驚詫之色,表示自己還是第一次聽説。

  “那些井蓋被封住了沒有?”記者回答“沒有”,“那肯定還在使用”,這名負責人表示,如果閒置沒用了,那些井蓋肯定早被封死了。他同時介紹,該廠自清光緒年間開建,一直延續下來,因而包括老房子之類,廠房內現今有不少“老古董”仍在服役。

  南京自來水總公司也證實,現今南京的供水管道中,還有一些是民國時期所建,一直沿用至今。前人的遺存歷經歲月考驗,過硬的工藝令人敬佩。

  至於中山北路上“交通部首都電話局”的老井蓋,記者昨日採訪了南京市電信局。該局吳雪峰介紹,這批管道現在沒使用了,不是因為管道毀壞不能用,而是因為技術升級,原來的管道已經不適用了,“我們也知道它們是‘寶貝’,至今尚存就是為了備用預留”。

  近日,當高松把自己的“新發現”發到網上時,網友們普遍反應都很驚訝,沒想到這樣的老物件至今還在運轉。進而有不少網友留言表示:這些老井蓋都是南京城市變遷的見證者,應該好好保護起來。

  作為一個老南京文化的愛好者,在高松的眼裏,這些井蓋的價值和中山陵幾乎相等,他對本報記者説,人們最開始認識一座城市都是粗線條的,對於南京城而言,人們的印像是中山陵、夫子廟、總統府等;而事實上,這座城市的靈魂多在細微之處,那些大的建築在其他城市或都能找到類似的所在,而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卻惟獨南京城擁有。

  本報記者 谷岳飛 文/攝

熱詞:

  • 1927年
  • 民國史
  • 民國時期
  • 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