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經濟形勢專家談:把握好宏觀調控方向、重點和力度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0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夏糧豐收,工業增長態勢良好,服務業發展加快,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有一定提高,價格調控總體有效,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但是,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還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新情況、新問題,如高耗能産業發展速度加快,供電緊張矛盾加劇;小企業、微型企業經營環境趨緊;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低於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低於企業利潤增長速度,也低於GDP增長速度;物價上漲幅度趨緩的基礎還不牢固,存在反彈的可能;等等。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需要正確判斷經濟形勢,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力度,處理好速度、結構、價格之間的關係。

  正確判斷經濟形勢,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

  目前,社會上對我國經濟狀況和下半年經濟走勢有許多議論。有人認為,我國經濟正朝硬著陸的方向發展,而且認為這是必然趨勢,不可阻擋;有人認為,我國經濟有可能出現二次探底;也有人認為,我國經濟出現了滯脹的徵象;甚至有人認為,我國經濟已經出現了滯脹。對這些意見應該高度重視,但絕不能輕信。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回落,但不存在二次探底的問題,也不存在硬著陸的問題。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我國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分別下探到6.8%和6.1%的低點。很顯然,説二次探底應該是指GDP的增速降到7%以下。今年上半年,我國GDP的增速達到9.5%。據一些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預測,今年我國GDP的增速雖然會比去年有所回落,但仍有望達到9.3%左右。從季度看,第一、二季度GDP的增速分別為9.7%和9.5%,預計今後兩個季度GDP的增速也會保持在9%左右,不可能出現二次探底的問題。硬著陸是一些經濟學家對某個經濟體的經濟從過熱急劇轉變為過冷的一種形象説法,今年我國經濟也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從年度看,去年我國GDP增速為10.3%,如果今年我國GDP的增速達到9.3%左右,就只比去年回落1個百分點;從季度看,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從去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已經連續4個季度保持在9.5%至10%之間,即便第四季度的增速降低到9%左右,回落的幅度也只在1個百分點左右;從月度看,三次産業中對GDP貢獻最大的是第二産業,而第二産業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從1月的14.1%回落到5月的13.3%,只回落了0.8個百分點,6月還出現了反彈,增速達到15.1%,而且從去年6月到今年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一直保持在14%左右,預計今年下半年仍會保持這種態勢。可見,工業增加值和GDP回落的速度是緩慢的、合理的,並不會出現硬著陸的問題。

  那麼,我國經濟是否出現了滯脹呢?回答是否定的。滯脹,全稱為停滯性通貨膨脹,是西方一些經濟學家解釋上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的一種特有現象時使用的一個概念。當時由於發生世界石油危機,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大幅度下降,失業增加,物價卻上升很快。經濟學家使用這個概念時一般會強調兩個前提:一是經濟增速降到潛在的GDP增速以下甚至停止增長,物價快速上升且居高不下;二是這種現象一般要持續數年,而不是短期性的波動,如美國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後這種現象就持續了10年左右。許多經濟學家測算,我國潛在的GDP增長率在8%左右。所以,“十二五”規劃綱要把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定為7%,年度預期目標定為8%。預計今年我國GDP的增速還會保持在9%以上,仍在合理的增長區間內。經濟增速從10%以上回落到9%左右是高位上的回落,屬於正常波動,不存在經濟增速大幅度下降的問題。當前我國物價雖然偏高,但也屬於正常波動。而且,無論是經濟增長速度下降還是物價上漲,都還沒有跡象表明它們會長期持續下去。因此,那種認為我國經濟已經出現滯脹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受到資源、環境的約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經濟增長速度適度回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並不算低,而且經濟增長的動力還很強勁。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3%,出口同比增長24%。如不注意,經濟增長速度和物價上漲還有出現反彈的可能。所以,當前宏觀調控的方向不是放鬆調控促增長、防止二次探底和經濟硬著陸,而是使經濟增長速度在適度回落中逐步趨穩,最好能保持在8%至9%之間,從而為治理通貨膨脹、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我們不能再重復過去一熱就緊、一緊就叫、一叫就松、一松又熱的怪圈。過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壓不下來,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就會更加尖銳,不利於深化改革,進而還會影響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突出宏觀調控的重點,千方百計穩定物價

  中央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並且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物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經濟發展形勢表明,宏觀調控的重點仍不能改變,穩定物價仍然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目前物價總水平仍在高位運行。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4%,除1、2月保持在4.9%的水平外,其餘4個月都在5%以上,其中6月創今年最高水平,達到6.4%。今年下半年物價漲幅雖然有可能趨緩,但全年仍可能達到5%以上。今年上半年,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平均上漲7.0%,6月份達到7.1%。

  物價上漲的壓力沒有大的緩解,又出現了一些新現象。在居民消費品方面,價格呈現普遍上漲態勢。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納入消費品價格指數統計的39項主要商品類別中,1—5月月度價格環比上漲的分別為32項、31項、29項、33項、33項。從月度環比看,消費品價格漲幅趨緩,但6月出現反彈,比5月升高0.3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上升0.9個百分點,其中新漲價因素擴大了0.4個百分點,特別是豬肉價格上漲很快,6月比5月上漲11.4%。這説明價格上漲幅度趨緩的基礎還不牢固,稍微放鬆就會出現反彈。而且3月到5月,非食品類價格環比上漲加快,對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影響增大。

  造成物價快速上漲的主要因素沒有大的變化,穩定物價面臨很多挑戰。一是流動性過剩問題並未根本改變,因長期外貿順差多發的貨幣和2008年、2009年投放的大量貸款還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消化,美國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造成的全球性流動性過剩對我國還在發生影響。二是我國農業的基礎不牢固,農業勞動生産率低,農畜産品的商品率低。我國人口多,對農畜産品的需求旺盛,農畜産品的供需矛盾將長期存在,價格必然呈上升趨勢;如遇大的自然災害,這種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價格也會加快上漲。此外,農業生産資料和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也在推高農畜産品的價格。三是成本上升仍是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國家既定的大政策,隨著這一政策的逐步落實和勞動力人口增速的下降,職工工資必然呈上漲趨勢;推進價格改革,理順不合理的價格關係,也會增加部分企業的産品成本;今年上半年受宏觀調控暫緩漲價的部分商品和服務,隨著經營成本的上升,下半年可能進行調價,增加新的漲價因素。四是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很大。原油、鐵礦石、糧食、油料、棉花等大宗進口商品的價格仍在高位波動,推高國內商品的價格。

  增強宏觀調控政策的協調性,掌握好調控力度和節奏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又到了一個關鍵時刻。如何既堅持宏觀調控的方向、突出宏觀調控的重點、保持宏觀調控的連續性,又掌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需要認真研究、審慎決策。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連續6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3次提高銀行基準利率,力度很大,對控制經濟過快增長、抑制通貨膨脹起到了重要作用。央行出臺的緊縮銀根政策,有的已經顯現出效果,有的要在今後幾個月逐步顯現出效果。積極的財政政策對緩解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國際經濟走勢還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美國經濟恢復乏力,日本經濟由於受地震、海嘯、核事故的影響復蘇受阻,歐洲一些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還在發展,主要發展中大國面臨通脹壓力。這些問題必然對我國經濟産生不利影響。因此,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應該以穩為主。第三季度可以靜觀其變,在第三季度結束後再對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進行全面評估,並決定是否進行微調。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8%到9%之間,通貨膨脹率降到4%左右,宏觀經濟政策就應該保持中性。

  解決當前經濟中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政策和手段的協調性。應把宏觀調控與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增強各種宏觀經濟政策和調控手段的協調性,提高其有效性。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改變過去偏重需求方調控、忽視供給方調控的情況。逐步改變貨幣政策偏重利用存款準備金率手段、忽視利用資金價格手段的情況,特別在當前仍是負利率的情況下,應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改變積極財政政策偏重擴大政府債務、增加政府投資,而相對忽視稅制改革、減輕企業稅負的情況。在調控手段的運用上,改變偏重運用行政性辦法的一些做法。某些行政性辦法表面上看起來見效快,實際上掩蓋和積累了矛盾,會帶來不良後果,不宜過多采用、長期採用。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經濟形勢
  • 專家談
  • 宏觀調控方向
  • 重點
  • 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