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 靠創新與溝通站穩歐洲市場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7日 0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隨著整體實力和投資能力的增強,中國企業在歐洲也越來越活躍。“藍色香蕉”地帶,指的是以布魯塞爾為圓心,半徑為500公里的區域。這也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購買力最強的區域,包含了歐洲65%的消費市場。從事節能燈生産的中國陽光集團歐洲分公司在這裡開拓事業,積累經驗。

  在當地創建品牌和銷售渠道

  中國陽光集團歐洲分公司總經理楊張銘告訴記者,陽光集團是中國照明行業首家民營高科技上市企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節能燈生産企業。歐盟目前計劃逐步將低能效光源産品替換為節能照明産品,因此集團看好歐洲市場,並設立了歐洲分公司。楊張銘説:“公司希望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品牌以及銷售渠道。如果僅僅是貼牌生産,那根本不用來歐洲,因為全世界約70%的節能燈都是中國製造。”

  “萬事開頭難,找對敲門磚對企業來説是個挑戰。”據楊張銘介紹,創辦歐洲分公司適逢歐盟剛剛取消對華節能産品實施反傾銷稅。歐洲人對中國品牌産品的質量和服務心存疑慮,部分競爭對手對新興品牌的戒備心很強,甚至為自主生産能力比較強的競爭對手設置壁壘。陽光集團歐洲分公司探索出了一條“歐洲設計、中國製造”的發展路徑。2010年,陽光集團歐洲分公司自主品牌營業額近千萬歐元,尤其是北歐市場反應很好。“這是‘雙贏’方式。”他驕傲地説。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楊張銘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創新,“目前公司還停留在和區域性品牌競爭的層面上,因此下一步最重要的任務是創新。只有研發新産品才能提升競爭力。例如生産與普通燈泡尺寸相匹配的節能燈,加大對LED研發的投入等,將是未來市場的增長點。”

  掌握當地管理經驗和文化風俗

  “歐洲分公司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本地化。”楊張銘告訴記者,該公司近90%的員工是歐洲人,隊伍也比較穩定。公司做好和歐洲員工的溝通交流,由此保持了高度凝聚力。歐洲員工普遍認為,雙方通過磨合互相適應,既讓公司更好地發展,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環境。

  比利時瓦隆區中國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王海晨也認為,中國在歐洲的企業管理也必須本地化,要用歐洲的方式來管理。只有適應當地的法律法規,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他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一家中國公司在歐洲的分公司職能是為中國總公司做技術跟蹤、提供服務,性質為私人責任有限公司。根據所在國法律,此類公司必須每3個月報一次增值稅。該公司沒有履行義務,所以公司成立9個月後收到近3000歐元的罰款,並有可能被吊銷稅務登記。

  “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當然是好事,但也不能盲目,每個國家的投資環境以及市場都有其特點。在歐洲,外國企業如果不掌握當地的管理經驗和文化風俗,是很難打開市場的。”楊張銘説,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要了解當地人的思維模式,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進行良好溝通,同時要不斷努力讓海外客戶更了解中國文化,避免誤解。企業活動歸根到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以誠相待終會建立信任,合作也終將順暢。

  找準當地企業兼併和收購

  據記者了解,中國企業對歐投資增長趨勢明顯,投資領域不斷拓寬,投資形式日益多樣。投資製造業仍是主導,對金融業、服務業的投資也日益增加。目前中國企業前往歐洲投資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簽證和工作許可,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中國企業投資歐洲的積極性。

  王海晨告訴記者,歐洲國家大多希望中國的投資能夠為當地解決就業問題。所以中資企業到歐洲投資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調查和準備工作,抱著既服務當地市場,又為自己帶來利潤的“雙贏”心態去投資。王海晨認為,兼併和收購是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比較有效的方式,但找準被收購企業並不容易。中國企業可以通過類似當地外貿局等政府機構獲得正式和權威的信息,避免受騙或走彎路,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政府途徑來解決。

  (本報布魯塞爾7月6日電)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創新
  • 溝通
  • 歐洲市場
  • 中國企業
  • 海外直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