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並不遙遠(國際視野)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4日 06: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越來越多的世貿組織成員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完全市場經濟國家。

  不少世界知名專家認為,儘管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經濟仍處於轉型中,但中國絕大多數經濟部門的運作已相當市場化,中國已達到市場經濟國家的基本要求,應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必然的,也是指日可待的。

  市場經濟地位(簡稱MES)是根據一國經濟制度和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程度確定的,廣泛應用於貿易救濟中的反傾銷領域。如果一國經濟制度是市場經濟,而且政府對經濟干預較少,越接近完全競爭,交易成本就越低,則該國就具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因此,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離不開完全競爭。

  危害極大——

  中國一直遭受非市場經濟地位的不公平待遇,中國對外貿易健康發展受到影響

  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始終沒有完全被西方高收入發達國家所承認。1979年8月,歐盟對中國糖精鈉産品進行反傾銷立案,沒有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從此拉開了西方發達國家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序幕。

  根據1999年中國與美國達成的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美國始終堅持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美國可以在15年內,當涉及中國的進口時,繼續應用非市場經濟方法處理反傾銷案件。這一條款適用於世貿組織的最惠國原則,因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議定書》的第15條款規定,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後的15年內,世貿組織成員對中國産品傾銷行為判定時,在製造、生産和銷售該産品不能明確證明是市場經濟條件的,則該世貿組織成員可使用不依據與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進行嚴格比較的方法。

  針對中國出口産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和傾銷行為判定時,歐盟、美國、印度等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計算産品傾銷幅度時不採用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等原始數據,而是依據與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的市場經濟國家(即第三國或者所謂替代國)的價格或者成本數據來計算所謂的正常價值,從而使中國正常貿易變成傾銷,極大地高估了中國出口産品的傾銷幅度,導致傾銷行為成立。進口國根據傾銷行為與實質性損害的因果關係,對中國出口産品就可實施長達5年的反傾銷措施,如果復審後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則時間更長。

  因此,一些國家為遏制中國快速發展,針對中國出口産品濫用“非市場經濟”條款,特別是少數發展中國家緊隨歐盟、美國,對中國進行大量反傾銷立案和調查。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遭受非市場經濟地位的不公平待遇,部分出口産品增長態勢受到遏制,部分出口市場大幅度萎縮,産業鏈上的相關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單個反傾銷案件涉及産品出口額動輒上億美元,近幾年反傾銷造成的中國出口損失超過150億美元,中國對外貿易健康發展受到影響。

  根據世貿組織的統計資料,中國一直是世界遭受反傾銷立案和實施反傾銷措施案件數量最多的國家,這與中國沒有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密不可分。1995—2010年上半年,中國遭受國外反傾銷案件立案數量累計達到784起,平均每年50.58起,其中2008年和2009年分別達到歷史頂峰的76起和77起。在同一時間內,居遭受反傾銷立案和實施反傾銷措施案件數量榜第二位的韓國僅為268起。中國佔全球反傾銷案件立案數量的20.89%,也就是説,全球每5起反傾銷案件立案中平均有1起是針對中國的,其中印度(137起)、美國(101起)、歐盟(96起)、阿根廷(82起)分別成為對中國反傾銷案件立案數量第一至第四位的貿易夥伴。同一期間,國外對中國實施反傾銷措施案件數量累計達到563起,平均每年36.32起,2008年和2009年分別達到歷史頂峰的53起和55起;遠高於位居第二位的韓國(165起),中國佔全球實施反傾銷措施案件數量的23.14%,其中印度(105起)、美國(79起)、歐盟(68起)、阿根廷(53起)分別成為對中國實施反傾銷措施案件數量第一位至第四位的貿易夥伴。從反傾銷案件立案數量佔實施反傾銷措施案件數量的比例來看,中國的比例最高,高達71.8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7個百分點。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遭受反傾銷創歷史新高,這充分説明針對中國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

  四個階段——

  交流溝通、零的突破、飛速發展、艱難攻堅

  不論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前還是之後,中國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等一直努力爭取世界各國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以利於中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中國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歷程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交流溝通階段。中國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等與歐盟及歐盟國家等進行多次交流、溝通和協商,歐盟對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的立場開始有所鬆動。1998年4月,歐盟通過了905/98號決議,修訂了反傾銷法,將中國和俄羅斯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撤消,沒有加入“市場經濟國家”名單,而是列入新設立的“特殊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該名單介於前兩個名單之間,反傾銷個案中對中國應訴企業給予市場經濟地位。2002年,歐盟和美國先後承認俄羅斯為市場經濟國家,確定今後與俄羅斯有關的傾銷個案時,將依據俄羅斯企業自身的成本和價格進行計算。但是,始終沒有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所發佈了《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2003)》,認為中國市場經濟程度達到69%,高於俄羅斯等經濟轉型國家,超過了完全市場經濟地位60%的臨界標準,引起世界廣泛關注。

  零的突破階段。2004年4月,新西蘭正式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新西蘭是第一個與中國就加入世貿組織談判達成雙邊協議的發達國家,也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和第一個發達國家。這不僅是中國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零的突破,也為其他貿易夥伴和世貿組織成員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奠定了基礎。

  飛速發展階段。從新西蘭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開始,新加坡等國也相繼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中國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呈現飛速發展態勢。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別有36個、15個、15個國家和地區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其中,2004年5月19日,剛果(布)宣佈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成為繼新西蘭、新加坡之後第三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也是非洲大陸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2004年9月4日,在雅加達舉行的東盟和中日韓經濟貿易部長會議結束後,東盟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先已承認,印尼、文萊、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正式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05年11月17日,韓國簽署《中韓聯合公報》,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艱難攻堅階段。到2010年5月份,全球已經有近150個國家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只有美國、日本及歐盟等大約30個、全球3/4的高收入國家及地區和印度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獲得這些國家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要經歷一個艱難攻堅過程。

  前景展望——

  歐美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必然的,也是指日可待的

  總體來看,要獲得這些國家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主要看中國政府是否干預了市場經濟,是否制定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會計準則,是否有完善的市場退出機制,是否有自由的外匯市場。實際上,中國企業産品價格95%以上由企業自主決定,政府很少通過價格等手段對企業進行干預,企業的其他決策也不再受到政府的直接影響,中國不斷改革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當前,歐美日加等發達國家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針對中國出口産品反傾銷案件中,有利於保護進口國産品,也有利於遏制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升;二是中國實施宏觀調控中,擔心中國政府過於依賴行政手段,缺乏普遍的、公正的調控規則,而且調控政策不可預期。

  歐盟、美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必然的,也是指日可待的。一是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議定書,加入世貿組織的15年後即2016年,世貿組織成員應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二是經過中國政府與歐盟、美國的交流和溝通等努力,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與美國進行了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將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歐盟許多成員也支持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三是中國與歐盟、美國等是世貿組織的重要成員,國際貿易位居世界前3位,而且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和相互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三者之間貿易關係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更加有利於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和促進多邊貿易體系穩定,也更加有利於中國、歐盟、美國等主要世貿組織成員的互利共贏。四是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金融等新秩序建設以及全球治理的進一步完善離不開中國、歐盟、美國,合則共贏、鬥則俱損,二十國集團峰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企業回聲

  伴隨中國的發展而發展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西方航空公司,法航也是進入新中國市場的第一家法國企業,于1966年開通了巴黎—上海航線。

  45年前,法航在中國內地只有上海一個目的地;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也只有北京、上海兩個目的地。如今,法航在中國內地已經開通了6個目的地,每年運送75萬名乘客去歐洲。

  法航大中華區總經理康飛迪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給法航集團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可以説,法航集團是伴隨著中國的發展而發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中國人的眼界愈發開闊,很多人開始有了走出去到歐洲旅遊的想法;此外,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絡越來越緊密,許多商務人士往來于中國和歐洲之間;得益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法航的中國合作夥伴發展迅速,與法航的合作也越來越順暢,實現雙贏。這些都是法航在華業務得以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

  (牛瑞飛)

  國際回聲

  中國已經是市場經濟國家

  卡洛斯塔瓦雷斯(巴西全國商業與旅遊聯合會外貿顧問):中國不僅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而且還是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只要到上海去看看那裏新近落成的漂亮、現代和高聳的大樓就可以感覺到這一切。這些現代化大樓的商店裏,物價是隨行就市制定的,沒有人為的控制。銀行門前客流如潮,股市裏人氣興旺,這和紐約的股市或是芝加哥的期貨市場沒有什麼兩樣。中國市場經濟的運行和法國、美國和德國沒有什麼兩樣。

  現在全球有很多國家承認了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其中也包括一些拉美國家。如果不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巴西將要犯嚴重的錯誤。在巴西,確有一些工業部門在施加壓力,反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以避免中國出口産品的競爭,粗暴地對來自中國的産品徵收額外的關稅。但是,巴西政府必須為國家的經濟選擇正確和公正的立場,兌現巴西前總統盧拉的承諾,將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變成現實。

  (吳志華)

  顧清揚(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博士):“市場經濟國家”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是不存在的。國際貿易的實踐中,“市場經濟國家”實際上是一種被認可的地位,它是反傾銷調查確定傾銷幅度時使用的一個參照指標。判斷中國是否達到了市場經濟地位,應當主要根據中國國內市場化改革的結果,特別是從一個動態的觀點出發,來對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進行判斷,而不應只是將中國與一些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進行簡單對比。如果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不被承認,中國企業在應訴反傾銷調查中就會遭到不公平待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大幅減少,市場經濟體系和貿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國已達到市場經濟國家的基本要求,應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

  (暨佩娟)

  潘特(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貿易與發展中心教授):中國在世貿組織中的地位可能要到2016年才會變得更加明朗,因為屆時許多對中國有利的條款才會正式生效,但拖延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不符合印度自身利益。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成為一個資本充足的國家和重要的投資來源國。長時間否定它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沒有好處。

  (廖政軍)

  江原規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研究員):應該説,對於履行入世承諾、努力對外開放的中國,倒是那些至今還不承認其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顯得很不自然。

  (于 青)

  與其等待不如現在就談判

  鮑泰利(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根據加入世貿組織協議,中國將在加入世貿組織15年後、即最遲于2016年自動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既然離中國自動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最後時間只有5年,美國與其坐等那一時刻到來,什麼也得不到,為什麼不現在就開始認真談判呢?

  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既是一個涉及法律的技術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由於美國國會存在對華不利的氛圍,短期內美國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並不樂觀。由於沒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出口企業在美國很容易受到反傾銷調查,被徵收反傾銷稅,成為引發雙邊貿易爭端的一個源泉。當今世界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貿易爭端不可避免,是經貿關係中的正常組成部分,雙方應在世貿組織框架內以專業化的方式解決爭端,而不要讓其成為雙邊經貿關係的焦點。

  (馬小寧)

  巴爾舍夫斯基(美國前貿易代表):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中國作為經濟轉型國家,將在加入世貿組織15年後,即2016年自動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現在看來,美歐完全應該在這一期限到來前與中國就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達成協定。當時之所以以15年為期,與美國國內政治因素有關,但更主要的是因為10年前的中國經濟和今天無法相提並論,沒有想到中國變化如此之快。儘管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經濟仍然處於轉型中,但中國絕大多數經濟部門的運作已相當市場化,把中國作為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國家對待的時刻可能已經到來。

  (馬小寧)

  愛娃比約林(瑞典貿易大臣):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一個技術問題。世貿成員自然擁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但中國需要一個過渡期來獲得該地位。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獲得該地位,希望歐盟能積極做好準備,在不久的將來與中國達成有關協議,但中國仍然需要在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和金融業運行機制等方面做出改善。我相信,歐盟如能最終與中國達成有關協議,將有力推進歐中雙方的貿易和金融合作,進而推進雙方在政治領域的合作,而這對瑞中兩國的經貿合作也會帶來積極影響。

  (劉仲華)

  本版圖片均來自人民圖片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完全市場經濟
  • 地位
  • 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