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美專家:中國造航母是“海軍民族主義”體現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9日 11: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刊文稱,中國航母項目自2009年起就在進行。中國對前蘇聯時期的“瓦良格”號進行了改裝。該航母的首航將是中國重新成為大國的里程碑事件。

  美媒稱,近些年,大量優秀技師在研究北京的航母計劃;人們也發表了大量文章,爭論該航母的設計體徵:飛行甲板佈局、發射和回收系統,以及動力推進裝置。但是識別它對中國海軍戰略意義的最好指南並非最新版的《簡氏世界艦船》,而是兩千多年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是本記錄雅典和斯巴達之間長期戰爭的編年史,由希臘偉大的歷史學家修西得底斯(Thucydides)所編寫,稱讓國家有活力的三個動機為“恐懼、榮譽和利益”。人們必須武裝自己,以免淪為“弱者應該受到強者奴役定律”的受害者;中國的航母雄心在這方面與此類似。

  美媒稱,毛澤東時代,中國主要精力在陸地防禦;隨後的年代中國滿足於在美國的海上霸權下航行,並稱有限的資源最好投入到經濟建設中,而非打造海軍裝備。但是,中國的增長越來越依賴海上燃料和原材料進口,更不要説終端産品的出口了。海運通道在中國外交政策籌劃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中國對美國在臺海危機或戰爭時,及在亞洲海域的其它地方綁架中國的經濟利益感到憤怒。美國越來越多的採取遠距離封鎖,且阻斷中國商貿極度依賴的海上重要航線。

  美媒稱,中國擔心美國海軍會從遠處切斷它的經濟生命線,這讓中國的戰略目光轉到了海上。中國官方媒體去年12月在一篇社論描繪了中國廣泛的地緣政治焦慮,該文章寫到:美國意圖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包括在亞洲海域;正在對中國採取包圍策略的美國游離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外。為什麼要這樣?文章寫到,因為“美國認為經濟專屬區屬於國際水域,從它的霸權邏輯來看,國際水域就是它的勢力範圍。”修西得底斯的分析再熟悉不過了,他發現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真正原因”:“雅典實力的不斷增強和斯巴達對此引發的警惕”,恐懼使得強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從北京的立場出發,贊同美國海上霸權將被修西得底斯視為逆來順受,他譴責弱者服從強者的定律。對美國領導力的恐懼或許與其壓倒性的海上力量有關,這可以幫助解釋中國尋求強大海軍的原因。

  美媒稱,但為什麼要專門發展航母力量?北京已經部署了令人生畏的海軍巡航導彈,專門用於在臺海發生衝突或一些其它劇變時,阻止美國海軍介入。對美國來説,巡航導彈加上潛艇、彈道導彈和陸基戰術飛機,將比任何中國近期將組建的航母艦隊更具備致命性。波士頓學院教授羅伯特-羅斯在《安全觀察》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中國以航母為中心的航母建設是“海軍民族主義”的體現。從這個視角看,高端軍艦是強國的標誌,北京必須實現建設海上強國的使命。這讓民眾對建設海洋大國,及努力進行此項建設的國家産生了極大熱情。

  美媒稱,歷史並非不重要,中國仍然在撫慰一些海上侵略者(如大英帝國、法國、德國和日本)對它造成長期“世紀之辱”的記憶。這些恥辱始於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一次又一次打敗了清政府,迫使清朝皇帝接受了不平等條約,以及外國艦船在中國江河巡邏的恥辱。這些記憶對亞洲歷史中心論的大國來説,是難以消化的。此外,中國觀察家一直關注聯合國安理會,注意到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只有中國沒有航母。在家門口,日本的海上自衛隊部署了輕型航母,也被含蓄的稱為“直升機驅逐艦”;韓國也有類似的軍艦;泰國也擁有航母。結論是,航母將使中國成為真正的海洋大國。

責任編輯:汪蛟龍

熱詞:

  • 中國航母
  • 瓦良格
  • 國家主權
  • 現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