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中國海軍邁向“藍水”時代(圖)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2日 1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羊城晚報記者 王普

  日本防衛省6月8日公佈,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等八艘艦艇穿過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後駛向太平洋方向。9日,日本防衛省再公佈中國海軍又有三艘護衛艦從該海域駛向太平洋。日本海上自衛隊表示在對中國軍艦進行持續的“警戒監視”。日方對此警覺,並通過外交渠道了解中國的用意。

  針對外媒關於“中國海軍艦艇穿過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的報道,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6月9日表示,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擬於6月中下旬在西太平洋國際海域進行訓練。這是一次年度計劃內例行性訓練,符合相關國際法準則,不針對任何其他特定國家和目標。

  藍水海軍

  “藍水”,是指遠離海岸線的深海和大洋,由於遠離大陸,海水基本呈藍色或藍黑色而得名。”

  “藍水海軍”則是指能在外洋長時間執行戰鬥和非戰鬥任務,並在較寬廣的大洋範疇保護本國海洋利益和安全,防止敵對勢力的威脅。海軍的作戰類型用海洋地理學進行區分,通常可細分為:內河海軍、褐水海軍、綠水海軍和藍水海軍四種類型,後三種類型的海軍是現代海軍的主體。

  何為“島鏈”

  所謂“島鏈”,是由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特定概念,主要出於防衛美國本土安全考慮而提出的概念,是冷戰時期的觀點。第一島鏈是第一道防線,第二島鏈則是第二道防線等等。

  “第一島鏈”指位於西太平洋、靠近亞洲大陸沿岸的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等群島。

  “第二島鏈”指南方諸島(包括小笠原群島、硫磺列島)、馬裏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帛琉群島及哈馬黑拉馬等島群。

  “第三島鏈”主要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對於美國而言,它既是支援亞太美軍的戰略後方,又是美國本土的防御前哨。

  我國的台灣島位於“第一島鏈”的中央,是該“島鏈”距我大陸海岸線最近的一環。其戰略位置使得其可以有效地扼制東海與南海間的咽喉通道,掌控通往“第二島鏈”內海域的有利航道及通向遠洋的便捷之路。在整個“第一島鏈”中起著承上啟下、中間樞紐的重要作用。

  中國海軍再度出洋

  衝出島鏈合理合法如何應對島鏈封堵?

  從日本媒體公佈的圖片看,此次中國海軍艦艇11艘軍艦編隊包括136杭州號、137福州號、138泰州號導彈驅逐艦以及江凱II級導彈護衛艦、882艦鄱陽湖號綜合補給艦,851號電子情報收集艦,東拖830遠洋救助拖輪等。編隊中多艘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曾經被派往索馬裏護航,接受過遠洋實戰鍛鍊。其中三艘現代級驅逐艦都具有完整的反潛、防空、反艦能力。而江凱II級導彈護衛艦是中國最新型的隱身護衛艦,該艦擁有較強的防空及反艦能力。編隊中的電子情報收集艦則用於電子戰。

  中國海軍11艘軍艦遠赴太平洋演練之所以引起外界關注,主要是海軍艦艇編隊遠赴西太平洋一個陌生的環境下進行演練,是一次更具有實戰意義的遠航。此次遠洋訓練海軍編隊出動艦艇數量較多,對指揮、控制、通信、後勤保障方面的能力要求高,可檢驗海軍快速出動能力、遠洋部署能力、艦上防空、反艦等主戰兵器的可靠性,後勤保障能力,海上聯合作戰能力等。表明中國海軍編隊具有遠洋協同指揮、作戰能力。

  其次,在中國第一艘航母即將下水的背景下,有這麼一支海軍編隊遠赴太平洋海訓,分析人士都認為,表明中國已開始在為打造航母編隊做準備。

  其實,在2010年4月,中國海軍東海艦隊10艘軍艦、潛艇穿越宮古海峽,來到位於西太平洋的衝鳥礁附近海域,舉行了反潛演習。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海軍遠洋訓練正趨於常態化,表明可以隨時衝破島鏈封鎖,成為一支“藍水海軍”。

  衝出島鏈合理合法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認為:中國海軍走出第一島鏈勢在必行,遠赴西太平洋國際海域進行訓練,合理合法,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先説合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去年有的大國不遠萬里跑到我們家門口來搞聯合演習,怎麼沒人出來譴責他們?我們海軍只是一次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演習,值得這樣大驚小怪嗎?別的國家動輒就以“海上航行自由”為藉口,四處橫行霸道,怎麼輪到中國海軍,我們就不可以享受“海上通行自由”的權利了?別的國家可以用炮艦政策來脅迫一個主權國家,我們一再聲明我們的軍事演習不針對任何國家,怎麼就不可以啦?不是想讓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嗎?中國海軍不衝出第一島鏈,不熟悉鄰近水域的水文地質情況,怎麼能參加國際救援?怎麼能參與國際反海盜行動?難道把中國的海軍困死在第一島鏈之內,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海軍變成“江軍”、“河軍”,那些喜歡疑神疑鬼、説三道四的人才能放心?説白了,有些人就是想遏制中國的崛起,試圖把“中國龍”變成一條“中國蟲”。

  再説合法。日本是一個“群島國”。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四十七條“群島基線”的規定:群島國不應採用一種基線制度,致使另一國的領海同公海或專屬經濟區隔斷。也就是説,中國海軍艦艇有權利穿過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別國無權干涉。另外,根據該公約第三十八條規定:所有船舶和飛機均享有過境通行的權利,過境通行不應受阻礙。根據本條款的規定,只要我們的艦艇、飛機同時符合下列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毫不遲延地通過或飛越海峽”,第二個是“不對海峽沿岸國的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進行任何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或以任何其他違反《聯合國憲章》所體現的國際法原則的方式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的,就可以自由通行,別的國家無權説三道四。

  如何應對島鏈封堵?

  在中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的今天,海洋通行權越發重要。中國大陸對海外資源的需求,已到了離不開海洋的地步。中國主要兩條“海上絲綢之路”為“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以及“中國黃海-東海-南海-南太平洋-巴拿馬運河通道”。

  印度洋、太平洋承擔了中國全球經貿95%以上的運輸量。中國的能源60%需要從海上進口,中國的産品又需要通過海洋向外出口。維護海洋的通行權、開放權,保障能源地區的安定,保護海洋運輸線的安全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如何反島鏈封堵?羅援少將建議:首先要經營好周邊安全環境。增強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互動,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利用地區制衡,來瓦解所謂的“鏈條”。

  事實上,近些時期,中國明顯加大了亞太周邊外交力度,在不同場合反復闡述中國外交政策,強調中國的發展不是搶奪資源並且獨享成果,而是周邊國家都可以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必須衝出第一島鏈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

  除了在“第一島鏈”對中國進行圍堵,美國還在關島地區、夏威夷地區形成對華兩道封鎖鏈。現在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已經不是“新月形”包圍了,而是“滿月形”包圍,就是在東西南北都擺子布勢,像下圍棋一樣,在這些地區搶佔戰略支撐點。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曾説過,美國從來就沒有對中國圍堵。但是,事實勝於雄辯。美國與韓國、日本去年底在黃海、東海軍演,指向性非常明顯。日本的媒體也不打自招地聲稱,美日軍演是對中國的遏制,軍演必須表明有能力保衛西南島嶼。因此,美韓、美日軍演實際是想在第一島鏈設置封鎖線,封堵中國。

  亞太地區是當今地緣政治的軸心地帶之一,從未來戰爭的角度來看,太平洋地區是對中國未來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最大的方向。從地緣戰略來講,黃海地區是京畿門戶,是中國從渤海灣走向大洋的咽喉要道,幾次外敵入侵都是以黃海作為跳板進入中國心臟地帶的。去年美韓、美日演習地域距離北京只有500公里,而“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的作戰半徑在600公里,加上它的艦載機能達到1000公里以上。任何國家在這一地區進行演習,都會讓中方感到安全上的壓力。

  中國要成為一個世界性、海洋性的大國,必須衝出第一島鏈。

  國際戰略專家趙楚:

  中日釣魚島主權糾紛、朝韓軍事衝突的背後,其實牽涉到美國在本地區的軍事戰略布建。作為在本區域有複雜、龐大的國家利益的軍事霸權國家,美國的亞太軍事戰略支柱之一就是美日、美韓軍事同盟。美國為維持軍事優勢,確保美日軍事同盟和其他軍事夥伴關係,同時也要加強在本區域的前沿軍事力量,以便直接遏制和威懾任何新崛起的軍事強權的挑戰,反對它不喜歡的事情發展。

  美國長期保持一艘大型航母駐紮在日本,具體來説就是在西太平洋上任何軍事危機發生後,該航母與其核心戰鬥群會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通過威懾和空中打擊等手段管理危機,以及控制可能的戰局的發展。

  護航索馬裏 中國海軍著眼走向“藍水”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海軍的指導思想為近岸防禦作戰,中國海軍戴著一頂“黃水”海軍的帽子,“藍水”海軍夢想一直無法實現。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綜合國力增長和工業技術的支撐,建設核潛艇、遠洋艦船正當時。隨著中國海軍現代化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的更新換代步伐明顯加快,中國海軍已具備較強的區域防空能力,整體作戰能力和活動範圍。

  2008年11月上旬,中國某驅逐艦支隊新型驅逐艦參加了北海艦隊聯合機動編隊,首次遠涉太平洋,航程四千余海裏,長驅直入大洋深處,走出第一島鏈,完成了多個編隊戰術課題的訓練,對新型戰艦是否具備遠洋作戰能力作了一次實際檢驗。

  中國海軍向太平洋挺進檢驗遠洋作戰能力決不是最終目標。海軍把“編隊戰術課題的訓練”放到第一島鏈之外的海域,這是人民海軍的第一次,也是海軍“轉型”的方向指標。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派出艦艇編隊赴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是新中國海軍艦隊第一次具有實戰意義的“遠征”,首次遠航檢驗海軍編隊快速出動能力、海軍遠洋部署能力和海上聯合作戰能力。《簡氏防務週刊》發表的《年度防務報告》則將“中國海軍向藍水邁進”視為2008年中國軍事的亮點。

  去年4月,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在太平洋上舉行了演習,共有10艘軍艦和潛艇參加。這些艦艇穿越了宮古海峽,來到位於西太平洋的衝鳥礁附近海域,並在此舉行了反潛演習。

  和以往的單艦孤艇穿越島鏈不同,中國海軍這次以多艘艦艇組成編隊穿越第一島鏈,這説明,中國海軍的實力有了長足進步,海軍的遠洋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原海軍司令員劉華清將軍曾經為海軍制訂了三步戰略規劃:在1990年至2000年間發展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即驅逐艦和護衛艦;2000年至2020年發展直升機航空母艦,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在2020年至2050年間趕上發達國家海軍的作戰能力。

  外國傳媒更具體預測為:未來的5到10年間,中國海軍將部署自己的第一支航母編隊。逐步實現向大型載機作戰艦艇為核心的遠洋作戰編隊的轉變;2020年到2025年,中國海軍將可控制第二島鏈內的海域,包括日本海、菲律賓海及印尼海,其周邊則有千島群島、北海道以及其南方的馬利亞納、加羅林群島和新幾內亞等地。到2050年,中國將建立遠洋艦隊,屆時其活動範圍將可遠達第三島鏈。

  空海一體化 未來中國空海軍發展道路

  中國海軍向“藍水”進軍,不能沒有空中支援。軍事專家劉江平建議,面對日益嚴重、咄咄逼人的外來威脅,應在黃海、南海預先佈置一些作戰力量。中國亦需擇地建立一支各軍兵種混合編成的戰略力量,從更高層面上應對外來威脅。

  “空海一體”發展,是未來中國海空軍發展的道路。2004年,中國空軍正式公佈了其最新的戰略構想,要求發展具備遠程作戰能力的戰略空軍,能在信息火力系統的支持下遂行“空天一體”作戰任務。預警機、遠程偵察機、空中加油機等空中支援體系的出現,使中國空軍的活動範圍加大。

  2007年,中國與俄羅斯兩國舉行了“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中國空軍派出40余架飛機遠赴俄羅斯烏拉爾軍區參加軍演。這是中國空軍首次派出軍機出國參加軍事演習,邁出了出國執行軍事任務的第一步。2010年9月“和平使命-2010”聯合反恐軍演中,中國空軍首次實施“本土起飛、空中加油、境外突擊、不著陸往返”的遠程奔襲行動。

  去年9月至10月,中國空軍四架“蘇27”戰機飛行6000余公里,參加土耳其空軍舉辦的“安納托利亞之鷹”空軍聯合演習。這是中國空軍戰機首次參加北約模式下的軍事演習。

  香港軍事評論員馬鼎盛在廣州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稱,中國空軍戰機遠赴土耳其表明中國空軍敢於貼近實戰,不斷提高核心軍事能力;其次,通過軍事外交,既展示了軍事透明度,又敲開了北約與美國之間牢不可破的聯絡;再其次,中國空軍遠程奔襲,飛越他國領空,説明中國空軍戰鬥力不斷躍升。

  羊城晚報記者近日從廣空了解到,廣空某師在一次海訓中曾經出動多架國産戰機,從內陸機場起飛經過兩次空中加油,進行了一次遠海飛行訓練。

  中國空軍多項遠程執行任務,意味著中國空軍開始向“空海一體”、“空天一體”邁步。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空軍為空天力量制定了2010-2020-2050年“三步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50年時要將其打造為足可匹敵的先進力量。

  “我們發展強大的海空,不是為了與誰對抗,搞軍備競賽,而是積極發展防禦性軍事,當核心利益受到侵害時,有能力去保護。”軍事評論員趙楚對羊城晚報記者稱。

  王普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島鏈
  • 藍水海軍
  • 驅逐艦和護衛艦
  • 福州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