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媒體稱日本欲強化琉球群島軍力 封鎖中國遠洋海軍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8日 11: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美國《外交家》雜誌網站日前報道,日本自衛隊的最新防務及武器裝備動向表明,日本將在琉球群島實施“區域拒阻”戰略,打算利用不對稱戰法來封鎖中國艦艇進入太平洋。為此,日本已經開始強化在琉球群島周邊的軍事能力。

  防衛升級 從“監視”到“拒阻”

  日本防衛省去年底發佈的《國家防衛計劃指南》,將日本近海島嶼確定為國防計劃的新重點,並主張將日本的戰略重點轉向東中國海以及日本南部的琉球群島。在新《防衛計劃大綱》中,也將“嚴密關注”中國的説法升級為“警戒監視”。為此,日本防衛省還計劃在其領土最西端的與那國島部署一支規模200人的名為“沿岸監視隊”的陸上自衛隊,與駐日美軍進行“情報共享”,以“監視與警戒”中國海軍的活動。

  然而,不到半年時間,日本的“中期防務規劃”(2011-2015)則明言要發展陸上、空中和海基力量,並建議日本政府採用“區域拒阻”戰略來防衛其離島。

  報道稱,日本正在謀求的“區域拒阻”戰略,可能分為兩步走:首先,對於接近琉球群島“藍水”海域的移動目標,需具備搜索和掌控能力,日本已著手利用軍備採購計劃提升自衛隊的相關能力;其次,在濱海的“綠水”地區,應具備反擊兩棲行動的能力,目前日本正在小心謹慎地構建這種作戰能力。

  有分析指出,如果日本完成既定軍事預想,就會放棄在非對稱戰術上與中國軍隊形成勢均力敵之勢,也就無需考慮如何挖掘現有軍事和區域優勢。但也有觀點認為,如果日本在琉球群島海域以“藍水”和“綠水”兩個層面加強軍力部署,那麼這種有針對性的“區域拒阻”戰略很可能是對中國的雙重海上封鎖。

  武器裝備 逐步落實軍力配置

  日本為琉球群島制定的“區域拒阻”戰略,首先會謀求控制周邊海域和空域,這就需要對周邊海域的情況有詳細的了解,並擁有制海作戰的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日本將面向琉球群島部署陸基監控雷達,並修建可拓展海上巡邏機活動範圍的航空設施。除此之外,為防範琉球群島周邊重要的海上航線,日本還計劃裝備全新的驅逐艦、直升機航母、潛艇和新式反潛巡邏機。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目前日本正全力加緊試驗XP-1反潛巡邏機。XP-1反潛巡邏機起飛重量為79.7噸,遠大於P3-C的56.0噸。機上裝有比P3-C更為先進的日本國産新型相控陣雷達系統,能從更高的高度探測到潛望鏡等海上的微小目標,並能實現多種模式同時運行。此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還在加緊研發22DDH直升機航母,並已決定將海上自衛隊的潛艇數量從目前的16艘增至22艘。

  此外,在位於琉球群島的“綠水”濱海區,日本將著力防禦能夠威脅到日本本土的敵對海軍的巡航及兩棲行動。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的部署將向南方島嶼傾斜,以執行監視任務。

  另有分析指出,“區域拒阻”戰略落實到戰術層面,就是加強東海及琉球群島附近海域的海空監控能力。去年,英國《簡氏防務週刊》就傳出日本將在琉球群島部署軍隊、興建雷達站的消息。

  未來戰略 自主發力並聯合美國

  雖然“區域拒阻”戰略是日本防務思想轉向區域化的體現,不過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日本可能會依靠快速攻擊艦艇、水雷戰平臺、常規攻擊潛艇、部署在濱海地區的導彈和戰術飛機,構成一種既可集成又能分散的作戰網絡。

  在戰略層面,日本還會和美國探討美日聯盟在執行區域威懾和區域防禦任務時所扮演的角色,並向美軍討教招數。今年2月美日聯手舉行的兩場演習就表明,日本正在加緊向美軍學習海空及兩棲戰術。大約200名日本陸上自衛隊隊員遠赴加利福尼亞,與美海軍陸戰隊進行聯合搶灘登陸演習。

  《外交家》雜誌網站的文章稱,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所面對“第一島鏈”的北段部分,是中國軍艦與商船進入太平洋的必經之路,並鄰近台灣島和釣魚島等熱點地區,這便決定了該群島將在未來任何衝突中發揮重要行動作用。加之中國海軍力量的不斷增強,這就不難想像日本戰略家為何對這些表面看來微不足道的島嶼如此關注了。

  有分析指出,與美國空軍進行空中對抗演練,有助於提升日本航空自衛隊的空戰和以空制海能力。而與美國海軍陸戰隊演練登陸戰,明顯是為了應對“島嶼衝突”。顯然,為了儘快實現“區域拒阻”戰略,日本不僅會自主發力,還可能借助美日同盟的力量。劉軼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