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上海市 >

夏季高溫垃圾産量倍增 三伏天考驗低碳生活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3日 12: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工作人員正在對垃圾做二次分揀。

  蔣迪雯 攝

  本報記者 欒吟之 實習生 柯珍妮

  夏季高溫天,最煩惱的事是什麼?

  是在烈日暴曬下戶外勞作,揮汗如雨?是在垃圾箱邊聞到變質垃圾的氣味,酸臭無比?還是不留神被咬了一串蚊子塊,奇癢鑽心?……

  這些“夏季煩惱”,都被正在踐行“垃圾分類”的市民碰上了。本市5月15日起在100個居民小區實施“百萬家庭低碳行,垃圾分類要先行”市政府實施項目,如今迎來高溫天氣。試點小區操作情況如何?還有什麼問題亟待解決?記者連續一週現場走訪。

  家庭濕垃圾産量倍增

  家住萬航渡路676弄萬航公寓的張阿姨家庭,是典型的三口之家。看一看他們家的分類垃圾筒,記者就可以感受到這戶人家夏季生活的變化:晚飯後,濕垃圾筒很快裝滿西瓜皮、桃子核、剩飯剩菜等。張阿姨説,最近每天産生的廚余垃圾增加一倍,這些垃圾含水量高、容易變質,她每天要倒4次垃圾。

  對大多數家庭主婦來説,分門別類倒垃圾早已不是難事。然而,張阿姨最近遭遇兩個新難題,一是垃圾袋不降解,二是垃圾桶設置不合理。

  “每次把濕垃圾倒進小區大垃圾箱時,都要掀開桶蓋、解開垃圾袋,把垃圾和袋子分開扔,這滋味真不好受……”張阿姨弄不懂,濕垃圾為啥不能連著袋子扔?居委會幹部告訴她,廚余垃圾可以由專門公司回收處理後再利用,但由於垃圾袋無法降解,因此需要分開處理。如果垃圾袋不拆開,環衛工人會拒絕運走。

  “統一發放的家用分類垃圾筒,尺寸也不怎麼合適。”有居民這樣反映。記者看到,一個帶蓋子的大垃圾筒分成兩格,一半放幹垃圾,一半放濕垃圾。幹垃圾區兩三天都裝不滿,濕垃圾區則不夠裝,一大塊西瓜皮扔進去,箱蓋就蓋不上,很容易招來蚊蠅,加上老房子廚房面積小,許多居民已將分類垃圾筒束之高閣。

  【呼聲】希望發可降解垃圾袋

  許多實行垃圾分類的居民表示:政府部門花了不少錢購買家用分類垃圾筒和一次性垃圾袋等設施,挨家挨戶發放到居民家,我們很認可政府的舉措,但也希望試點過程中不斷調整做法,建議省下購買家用垃圾筒的經費,補貼在購買可降解塑料袋上,方便居民處理濕垃圾。

  志願者每天站崗3小時

  59歲的劉桂珍並不住在“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瑞麗公寓,卻每天都騎著自行車,從自己住的老小區趕過來,擔任瑞麗公寓的垃圾分揀志願者。

  19時許,記者跟著劉桂珍一起上崗。站了不足一小時,記者便感到她隨身攜帶的“三件寶”頗派用場:有了紅袖章,居民都知道她是志願者,來來往往都由衷説一句“辛苦啦”;有了白手套,伸手進大垃圾箱分揀垃圾更方便,不一會就成了“灰手套”;還有一瓶驅蚊噴霧劑,用於防範時時來侵擾的蚊子。

  為了宣傳“垃圾分類”,劉桂珍付出很多。居民區倒垃圾“晚高峰”時間集中在18時至21時之間,她和另一名居民濮正璇搭班,一人站崗1.5小時。3個月來,劉桂珍每天19時15分準時出家門,和濮正璇交接班,往往站到21時過後才離開,為此她幾乎放棄了整晚休閒時光。

  中山北路3327號恒隴麗晶公寓,一群“洋志願者”讓記者眼前一亮。沙特留學生布迪身著綠色志願者制服,頂著烈日站在小區垃圾桶邊,一見有人亂倒垃圾,他立即用生硬的中文提醒:“不對,應該放這邊!”許多居民被他逗樂,都主動遞上垃圾袋讓他檢查;美國人翁建安每次經過小區垃圾箱,都會習慣性掀開蓋子往裏瞧瞧,一眼就能認出其中“異類”,他不僅動手“二次分揀”,還用上美國經驗指導居民垃圾分類:“廚余垃圾袋要扎捆好,小心殘渣剩水漏出;大件廢舊物別扔進垃圾桶,要找專業回收公司……”

  【呼聲】應給予適當高溫補貼

  瑞麗公寓所在的中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胡艷説,由於新商品房小區少有居民願意接手這份“苦差事”,居委會幹部只能從熱心的老房子居民中挑選分揀志願者,幫自己搭把手。街道每月下發一筆“慰問費”發給分揀員,但數額不多,只夠買幾樣勞防用品。

  許多居民建議,對於劉桂珍這樣的專職“分揀志願者”,有關部門可多發些夏令補貼,同時動員和鼓勵本小區居民參與;對於“洋志願者”這樣的熱心志願者,建議居民區推出一些“積分換禮品”等活動,給志願者們送些洗衣粉、牙膏等小禮物,以調動參與積極性。

  收運工每天裝運逾5噸

  下午14時,記者跟隨半淞園街道環保作業公司收運工王師傅,一起往返于5個居民小區收運垃圾。

  坐上王師傅的車,車廂裏濃重的腐臭味撲面而來,下車時周身上下已“變味”。剛剛還是艷陽天,想不到轉眼又下起陣雨,記者被汗濕的衣服很快又被雨水打濕一層。由於垃圾車駕駛艙兩側沒有門,兩旁汽車在雨中飛馳而過,泥水又濺了記者一身。

  在黃浦麗園、今日世家等5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王師傅都要卸下6個沖洗乾淨的空垃圾桶,換上一批裝滿廚余垃圾的桶,再送往王家碼頭垃圾回收站。他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2小時以上,從清晨一直忙到深夜,平均每天收運的垃圾有40大桶,超過5噸。僅在擁有1200戶居民的大型商品房小區黃浦新苑,每天産生的生活垃圾就能裝滿十六七個大桶。

  這份工作又苦又累,31歲的王師傅卻樂呵呵:“許多人都配合我的工作,小區清潔工把大垃圾桶沖洗得很乾淨,王家碼頭的員工也會把空桶沖洗得乾乾淨淨再交還給我。”

  出乎意料,這名安徽師傅最強烈的工作感受,竟是 “上海人的生活質量真高”。他説,上海人每天産生的垃圾可以説是“豐富多彩”。自己有時候收運垃圾難免“心疼”,剩飯剩菜中有魚有肉,看上去並沒有變質;有的衣服、鞋子並沒有穿壞,也被扔進垃圾桶;還有各種各樣精美的禮品、服裝包裝盒,一看就知道主人生活很寬裕……

  【呼聲】生活節儉,垃圾可減量

  許多垃圾分類一線操作工都有切身體會,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垃圾減量,那麼推廣垃圾分類的難度也會相應大大降低。他們認為,從家庭、到小區、到垃圾中轉站這“三部曲”,分類源頭還在居民家庭,如果居民們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情況下,還能堅持“簡單生活”、不浪費資源,就能有效實現垃圾減量,這也是“垃圾分類”的真正意義所在。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高溫補貼
  • 低碳
  • 垃圾分類
  • 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