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今日説法 >

[今日説法]説聲謝謝好難(20110705)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5日 1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6854e15202af41a51dd721b677d32889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各位好這裡是《今日説法》,歡迎走進我們今天的節目。著名詩人臧克家有這樣一首詩大家非常地熟悉,當中有一句寫到“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今天我們要把這一句話送給一個小姑娘,她曾經生活的地方是在四川省雙流縣三星鎮的雲崖村她的名字叫佘燕(化名)。

  佘燕曾經是四川省雙流縣三星鎮中心小學一個普通的8歲女孩子,如果不是出了後來的事她應該也還是默默無聞的,雖然她學習挺好,挺懂事。佘燕的家在山裏,上學大概需要走一個半小時,她早晨出門下午回家,她的家裏只有父親。父女倆就生活在這個土屋裏,他們相依為命。跟同齡的孩子比起來佘燕乖巧懂事得多,四五歲的時候她就開始幫爸爸洗衣服、做飯、割豬草,寫作業也不用爸爸催,她自己惟一的愛好就是在屋後她的小花園裏待著。

  2005年初夏的一天上午佘燕的學校突然來了電話説小燕子生病了。從醫院回來之後小燕子的鼻血依然止不住地流,佘仕友非常害怕,又帶著佘燕去了成都的一所大醫院,檢查的結果是混合型白血病,佘仕友不識字沒有文化,他從醫生那裏才了解到白血病就是血癌,他感覺到他很有可能要失去自己心愛的女兒了,白血病高額的醫療費用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説都是可能是滅頂之災,何況是對於佘仕友這樣的一個窮家呢。這個家裏只有一棟土屋和四畝地,種地的收成只夠兩個人吃,編籮筐能掙些額外的錢,一個月大概有三四百元的收入,孩子上學是夠了但是治病呢佘仕友一籌莫展。佘仕友總共東拼西湊地借了一萬多塊錢把佘燕送進了城裏的醫院,但是錢很快就花完了。住院才住了3天僅僅是完成了初步的診療,對於佘燕的病惟一有效的辦法就是骨髓移植,這項手術總共需要20萬元左右的費用,就算有了這筆錢還得去千辛萬苦地找骨髓捐獻者並且還得配型成功。

  在醫院的最後那天當著不識字的爸爸佘燕在自己的住院病歷上寫下了這樣幾個字“佘燕自願放棄治療”。佘仕友把女兒背回了山裏的家。

  一天佘燕向她的姑姑提出了一個請求。從小佘燕就沒有穿過新衣服,沒照過一張相片。她説她想穿上新衣服照一張相片。爸爸和姑姑帶著佘燕上了集鎮上花了60元錢買了兩套新衣服,然後在街上的一家照相館拍了佘燕有生以來的第一張照片跟親人惟一的一次合影。

  女兒一步步無奈地走近死亡佘仕友其實並不想坐以待斃,當時他做了這一輩子所做過的

  最大膽的一件事兒,他去了當地的報社佘仕友只認一個理兒他這個女兒好,他疼女兒別人肯定也會疼她的,他就在報社的門口一遍一遍地把女兒的好説給人聽。後來成都晚報的記者傅艷還真的到了村子裏,在當地的村民口中傅艷想了解佘燕的身世,她不經意間竟然問出了一個大秘密。

  那是1996年農曆十月二十二日的清晨,佘仕友去趕集他路過一個山坳在一片草叢裏他聽到了若有若無的啼哭聲,他尋著哭聲找去發現了一個包袱裏面是一個女嬰,還有一張寫著孩子出生時間的字條,日期10月20日(農曆)晚上24:00佘仕友沒去趕集把孩子抱回了家,由於家裏太窮本來想找個媳婦就困難一旦收養了孩子就更加地困難,所以鄰居們都勸他把孩子送回去,是母親的一番話讓佘仕友留下了這個孩子。佘仕友給這個撿回來的孩子取名叫佘燕,在這個貧窮的家裏這個女孩慢慢地長大了。傅艷了解到在家裏在村子裏人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女孩,小燕子不僅勤快而且還非常懂事。越了解這些故事傅艷就越疼這個孩子,她決心不讓這個從小就被拋棄的孩子再次被拋棄了,後來是傅艷又把小燕子帶回了成都住進了市兒童醫院血液科的病房。第二天早晨我們馬上來做骨穿,你儘管感覺到她很恐懼這個疼痛她畢竟只是八歲的孩子她就這樣一聲沒吭,就讓我們很順利地骨穿做了。但在記者傅艷的鏡頭裏小燕子的絕望是可以清楚地被看到的。

  在傅艷的面前病床上的小燕子還曾經提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請求,她當時説已經是學期末了,她想問問老師能不能去參加期末考試,傅艷與學校取得了聯絡老師帶著試卷來到了醫院,考試考了3個小時小燕子答完了語文和數學兩張試卷老師當場批卷成績都是100分。

  按照傅艷的安排小燕子在醫院裏等待著骨髓移植和配型,而在病房之外傅艷和報社的同事們則決心一定為孩子籌足手術所需的錢。報道所寫的其實就是小佘燕,面對死亡時的一舉一動文章發表之後不到一週來自海內外的捐款就像雪片兒一樣飛來。把每一份愛放在心裏還要把每一筆錢用對地方,佘仕友找到醫院成都晚報和紅十字會商量這事該怎麼去辦,最後幾家簽下了這樣的一個協議,協議規定在兒童醫院的財務室設立專門的“佘燕賬號”,所有的捐款都納入此賬號管理,佘燕家人不能把錢用於其它的用途,錢怎麼花捐款人可以查詢媒體也可以監督。在佘燕這次住院後不到兩周捐款就已經積累到了40多萬元,用作治療和骨髓移植的費用已經足夠了。

  2005年 8月22日下午18:50在住院兩個月後仍在等待骨髓捐獻的佘燕安靜地走了,佘燕的爸爸佘仕友把一封信交給了記者傅艷,他説這是孩子在走的前一天寫的其中有這樣的話“傅阿姨看到我爸爸告訴他不要生氣,不要跳樓。幫我的好心人我日後都不會忘記這片心的。阿姨,再見,我們在夢中見,大家再見。”

  眾人的全力捐助沒能挽留住佘燕的生命,至佘燕去世時捐款已經累計達到了73萬多元,去掉她在醫院裏的治療費仍餘款54萬多元,這筆錢對於貧窮的佘仕友來説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他從開始就沒有打算過動它,在女兒生前一些好心人來醫院看望女兒的時候也有不少錢交到了佘仕友的手上,他也都如數地轉交給了醫院的財務,女兒去世的時候佘仕友的房子是這樣的。

  此後按照佘仕友當初與醫院、報社和紅十字會所簽訂的協議,佘燕身後的餘款被用在了像她一樣病情嚴重家裏又貧困的同一醫院的其他白血病孩子身上。使用了佘燕全部54萬餘款的白血病患兒一共有11個人,除了一個患兒在後續的治療中不幸去世,其他的10人後來都恢復了健康。

  黃志強就是其中的一位當年他14歲,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他使用了佘燕餘款裏的8萬元,如今黃志強已經上了大學身體完全康復了。

  2011年5月 我們的記者再一次來到成都找到了佘燕的父親佘仕友,這個時候的佘仕友已經是成都這個大城市當中普通的一個打工者,佘燕的故事過去了6年在很多人的視野當中也已經慢慢地淡出,佘仕友告訴我們的記者他現在只有在閒暇的時候非常想念佘燕的時候還會拿出佘燕的相冊翻一翻,看一看這個孩子。佘仕友告訴我們6年的時間過去了,但是有一件事情他一直放不下,而且他一直想要表達對這件事情的一份感激,這是一個來自北京的普通人對他的關懷,也是一份來自北京的對佘燕的愛心一直到今天。

  從2005年的那個秋天女兒走後,佘家就只有佘仕友一個人了,這6年來佘仕友養活自己的辦法是在城裏面打工,現在他每個月能掙1000多元了,但當初剛出來幹活的時候最多只能掙三四百元。

  女兒是2005年的8月底離開人世的一個星期之後,佘仕友就收到了一筆從北京寄給他的匯款,金額是100元。後來每個月的月底他都會如期地收到匯款100元,從2005年的9月到2011年的5月一共68個月,他收到了67筆錢,只有2008年的汶川地震時有一個月沒有匯款,佘仕友多少次都想找到這個好心的人想謝謝他幫著自己度過了最難的日子。也想告訴他現在不要再給他寄錢了,他已經可以活得很好了。佘仕友做過許多次尋找的努力曾經到取匯款的郵局進行過多次的查詢。不止一次佘仕友手裏捧著這份取款單據的複印件,想從上面找出那個好心人的線索。佘仕友每天都得打工,因為他自己的經濟能力和語言方面的障礙,他沒有辦法去偌大的北京尋找張梁,他想到了女兒還活在世上時經常來醫院看望女兒的成都的網友王先生,他請王先生來幫這個忙。但是匯款仍然沒有中斷,發帖並沒有效果,由於郵局的匯款單上只加蓋收到地的郵戳,不加蓋寄出地的郵戳,所以也沒有明確的線索去查找張梁。但是後來恰巧這個好心人張梁在匯款之外又寄給了佘仕友一個裝著大衣的包裹,這上面的郵戳讓人看到了希望。王先生曾經先後兩次去北京出差都按照馬王廟這個地址去尋找過,可都沒有打聽到有這麼一個地方,更沒有找到這麼一個郵局,後來王先生意識到佘仕友不識字,是不是説錯了那個地址呢。於是他又找到了佘仕友親自看到了那個郵戳。有了確切的地址王先生在網上查詢到了馬神廟郵政所,並且他打電話核實了具體的地點這個地點就在北京中央電視塔下的阜成路上。郵局的人説張先生每個月都會來匯款,所以讓人印象深刻社會上有災有難的時候這個張先生也都會有自己的表示。

  主持人:今天我們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老師,王教授您好。我們看到這是一個讓人非常感動的故事,我想這件事情給所有人留下的感動不僅僅是在於佘燕這個孩子她本事懂事、她可愛,更重要的是在於在她身上凝聚了這麼多人的愛心,而這個愛心也不僅僅是停留在佘燕一個人的身上,它在救助了佘燕之後在送走了佘燕之後,這份愛心還幫助了很多其他的孩子應該説這是中國公益事業道路上的一個非常成功的典範。

  嘉賓:是這樣,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在這個個案當中 為什麼所有人的這個愛心最終會有這樣一個好的效果我覺得是兩個方面,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一個方面是當大家展現愛心的時候既有這個感情因素,那同時也有理性的思考首先大家都覺得得到共鳴了,應該説大家都覺得我們應該捐,捐的是很好的。但另一方面我覺得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家奉獻愛心的時候多了一點理性,這個理性 我稱之為到現在為止我們聽了很多故事,但是你很少看到或者説幾乎沒有看到一個這麼完美的一份協議。你看這個協議是寫的多好,我們很多人當奉獻愛心的時候就只想到愛心,沒想到如果發生了什麼,如果發生了什麼,如果再發生了什麼,我到底怎麼辦,但這個協議寫了如果發生了什麼那我們有多少種處理辦法,最後大家都簽字了,所以從法制建設上來説像這樣一份協議可以説是我們制度、法制其它多方面建設的一個模範或者説是一個範本。

  主持人:剛才您一直在談到這個制度我也聽到過這樣一種説法,愛心是絕對需要制度的保障,而恰恰制度能夠讓這樣的愛心最終能夠得到體現和落實。

  嘉賓:你説得很對,前邊就是説你説這個,大家看到一件事、一件災難或者是一件很感人的事情。我得把錢捐了 代表我的愛心就完了,至於這錢怎麼用怎麼用一説細了反而讓我覺得這事沒必要弄那麼細。我覺得如果有了很好的制度一個監督透明,有這樣一個制度那它是一個保護體。

  主持人:從這個事例當中建立起了人們對於中國慈善事業的信心和信念,而且感召了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慈善事業的隊伍當中。由於佘燕的父親佘仕友先生不會寫字,所以他專門找人代筆寫了一封感謝信並且委託我們的記者轉交給郵局的工作人員,讓他們轉交給張梁先生,張梁先生看了信之後表示了感謝,但是他也一再強調自己不願意被媒體報道,不想接受採訪,因為他説自己只是做了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事。這是他表達愛心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也請佘仕友先生把這樣一份珍貴的愛心好好地保存起來並且把它也傳遞出去讓愛在傳遞中顯現它的力量。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今日説法
  • 謝謝
  • 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