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研究生就業遭遇“兩頭擠壓” 培養不能“閉門造車”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7日 0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學畢業招聘高峰來臨,山西財經大學國貿專業研究生劉富英也一頭扎進了求職大潮中。然而,在公務員報考時,她心儀已久的太原海關卻“僅限本科生”。這讓她很鬱悶,“繼續深造了好幾年,為什麼就業還不如本科生受歡迎?”而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的小楊則説,同學們大多想進研究院、高校或者企業的技術中心,然而,現在高校、研究院都要博士生,不要碩士生。

  本來趨之若鶩、競爭激烈的研究生,為什麼在就業階段卻遭遇本科生與博士生的“兩頭擠壓”?

  200場招聘會沒招幾個

  晏瓊是華中師範大學國際經濟學專業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從9月份到現在,她已投出去七八十份簡歷,但有回音的只有六七個。“本科學校一般,當時就業壓力大,才選擇了考研。”然而,三年過去了,晏瓊發現研究生找工作也不容易。“之前想去北上廣,但看形勢不是很好,要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可能就回江西老家了。”她説。

  不僅是晏瓊感到形勢嚴峻,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的小楊也説,“相比往年,今年工作確實難找了。”今年煤炭市場不景氣,很多企業縮減了招聘規模。“雖然學校已經舉辦過近200場招聘會了,但我們專業簽約的同學卻寥寥無幾。”小楊説。

  小楊説,研究生就業受到了博士生和本科生的“兩頭擠壓”。想從事研究工作,但現在高校、研究院都要博士生,不要碩士生;而企業招基礎性崗位,更青睞動手能力強的本科生。即使是企業需要研發人員,也會選擇與科研院所合作,不會用剛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

  小楊説,部分同學後悔讀研:“還不如本科畢業就工作,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

  心態有誤扎堆“鐵飯碗”

  太原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袁群芳認為,研究生就業遇冷的重要原因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職心態。他説,很多研究生依戀“鐵飯碗”,想考公務員或者進高校、科研院所、國企等。但現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招聘門檻較高,一般都要博士生,個別管理崗位雖然要碩士,但競爭非常激烈。與此同時,研究生在求職的區域、薪酬、行業等方面,都要比本科生挑剔很多,造成比本科生入職難。

  劉富英説,她周圍的同學比較傾向選擇銀行、政府部門、國企等單位。“這些單位相對高薪,而且比較穩定。雖然外企和自我創業薪酬相對高,但能力也要求比較高,工作壓力太大。”

  “含金量”下降引質疑

  另外,隨著研究生的不斷擴招,其學歷“含金量”也有所下降。據悉,2012年全國共招收58.4萬名研究生,與2007年的44.9萬人相比,5年間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長了30%。然而,有專家表示,在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的同時,高校的教育資源卻沒有同步增長和提高,一名導師帶數十名研究生的實例屢見不鮮,論文抄襲等問題層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很多不盡如人意,用人單位常常發出質疑。

  ■專家建議

  研究生培養

  不能“閉門造車”

  中國研究生人才網創始人郭金來認為,目前研究生就業遭遇專業性結構遇冷,專業性強的畢業生就業相對容易,但所學專業比較寬泛的畢業生則“一籌莫展”,這類專業通常與市場接軌不夠,任課老師經驗有限,畢業生的實踐也有所欠缺。

  對此,郭金來認為,目前部分高校對人才市場的敏感性較弱,高校在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培養,不要“閉門造車”。

  據新華社

熱詞:

  • 研究生就業
  • 高校
  • 就業指導中心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