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張卓元: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是經濟轉型根本標誌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5日 0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經濟要實現持續增長,當務之急是推進經濟轉型,從資源低效濫用粗放擴張型,轉為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質量效益型。

  中國經濟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經濟增長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資源的瓶頸制約成為經濟持續增長最突出的問題。中國經濟需要轉型,從追求數量、擴張規模轉變為追求質量、提高效率,從資源的濫用浪費轉變為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

  為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必須重視耕地、淡水、能源等重要物質資源的安全。在最重要的物質資源中,耕地和淡水資源主要是保證一國居民生存的需要,而能源則更多是保證一國居民享受和發展的需要,亦即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需要。過去各方面比較多地注意能源安全問題,這跟大家比較專注于經濟增長、希望儘快實現工業化城市化有關。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特別重視耕地和淡水資源的安全問題。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們首先必須有充足的耕地和淡水發展農業,提供充足的農産品,才能談得上發展國民經濟其他産業。

  中國經濟的短板是農業,中國經濟每一次出現重大危機或嚴重比例失調都是由農業危機、農業歉收引起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每一次物價水平的過大幅度上漲都是由農業減産、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帶動的。對於中國來説,農業問題、糧食問題、耕地淡水問題,永遠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18億畝耕地的紅線必須守住不能突破,而且應當長期堅持。過去不少地區以犧牲耕地和糧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是不可持續的,各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在現代化建設中不能再走這條老路。如果再不守住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一旦糧食等農産品進口碰到困難,其後果將不堪設想。還有,從糧食安全考慮,為更好地守護18億畝耕地,還要使農民種植糧食和其他農産品能獲得適當的收益。而目前種植糧食等農産品比較利益太低,這除了需要適當提高農産品價格外,國家財政對“三農”的支出仍需繼續增加,各種惠農利農政策還要繼續。

  轉方式、調結構、深改革是緩解資源瓶頸制約的正確選擇。首先,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和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資源消耗型轉為效率型、資源節約型。其次,要大力調整經濟結構,重點是抑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行業的過快增長,加快發展資源佔用和消耗低的第三産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再次,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熱詞:

  • 耕地
  • 資源節約
  • 資源消耗型
  • 資源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