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家海洋局:黃岩島釣魚島海域已納入監視系統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3日 07: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45ebf0982bd4053bea4d3890ffacc6f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海洋局近日稱黃岩島釣魚島海域已納入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新華社記者 萬後德攝)

  央視網消息:中國海域動態監管正逐漸實現從近海向遠海的覆蓋。

  國家海洋局日前透露,黃岩島、釣魚島及西沙群島全部島嶼附近海域的衛星遙感影像,被納入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這是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對我國近岸海域實現業務化定期監測後的又一重大進步。

  監測範圍更廣精度更高

  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是一張中國海域管理的“藍色天網”。該系統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監視監測等多種手段,實施對我國近岸及其海域開發活動的立體、動態監視監測,及時為各級政府、海洋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支持和信息服務。

  如今,這張網能看得更遠、辨得更清。包括黃岩島、釣魚島及西沙群島全部島嶼附近海域的首批衛星遙感影像,已全部完成處理併入庫,該批影像分辨率為0.5米,覆蓋面積總計500余平方公里。目前,該系統已成為我國海洋管理領域節點最多、網絡覆蓋面最廣、與行政管理結合最緊密的業務系統。

  “現在,遠海海域的水溫環境變化、海洋水色變化、洋面變化、風場、浪高等已可通過這套系統觀測到。”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唐丹玲告訴本報記者。

  據介紹,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自2006年起開始建設,到2009年實現業務化運行。去年以來,“資源一號”02C、“資源三號”等多顆國産測繪、資源衛星發射升空,填補了中國國內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的空白,海域動態監測範圍更廣、精度更高。

  海域使用狀況一目了然

  專家透露,由於衛星數量不足等原因,此前我國海域監視監測手段相對落後,對海域空間資源開展監控常受到制約。近年來,我國為了不斷提高海域使用管理能力與水平,花大力氣提升技術水平,編織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初步形成了全國海岸線、灘塗、海灣等海域資源和海域使用狀況“一張圖”。準確的用海信息,為海域使用行政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為海域使用執法監察提供技術服務。

  唐丹玲表示,監測範圍覆蓋到遠海地區,將進一步推動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比如,可及時發現海上溢油等現象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為防止生態系統退化、保護海洋環境提供對策。此外,通過這雙“遠望眼”,人們可敏銳地捕捉颱風、海嘯、厄爾尼諾現象等在遠海區域生成的“苗頭”和發展趨勢,通過實時監測,為近海地區防禦和應對自然災害提供更及時和有效的預警。

  “我國發射的遙感衛星已能覆蓋遠海海域,將這些衛星遙感影像納入監測系統,對我國遠海的戰略國防也具有重要意義。”唐丹玲説。

  海域監測尚待進一步完善

  國家海洋局日前表示,下一步,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將不斷加強對遠海海域的遙感監測。

  “橫向比較,我國衛星的觀測參數、數據解析度、數據傳輸分發等都有較大差距。”唐丹玲表示,我國海域監測尚待進一步完善。

  與此同時,為了彌補衛星遙感、航空遙感、現場監視等手段的不足和限制,我國將在沿海各地海域實施無人機遙感監測,以增強監測的機動性、獲取高分辨率的數據。(文字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熱詞:

  • 國家海洋局
  • 黃岩島
  • 釣魚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