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河北農民王文彬63年義務守護烈士墓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7日 1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石家莊4月2日電(李俊義、李永利)清明節將到,王文彬又做好了為烈士墓上墳添土的準備。85歲的王文彬是河北省昌黎縣汪上村農民,從22歲開始,他就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守護著村東頭的22座烈士墓,受到當地鄉親們的尊敬。

  1948年6月24日,華北野戰軍第四旅奉命攻打昌黎城後封臺火車站,後勤部駐紮在汪上村。22歲的王文彬在配合戰士爬壕溝為前線送飯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解放軍官兵壯烈犧牲的場景。他和鄉親們捐出自家的板櫃,含淚埋葬了這些戰士,還在每座墓前的木牌上刻下了烈士的英名。

  “王文彬對待烈士墓勝過自家的祖墳。”汪上村的鄉親們這樣説。1949年秋發大水,地處低窪的兩座墓被淹沒在洪水中。心急如焚的王文彬帶人在齊腰身的水中忙了一天,頂著雨將墳遷了出來。上世紀50年代末和“文革”期間,村裏曾兩次啟動平墳,都因王文彬的勸阻而作罷。他抖落著那張發黃的名單:“再缺地,咱也不能對不起烈士!”近幾年,個別人受利益驅使到墓旁挖沙取土,堅守現場的王文彬義正詞嚴:“你們要毀掉英烈的忠骨,就先拿走我這把老骨頭!”那些自覺理虧的人只好怏怏而退。

  從年輕的後生到成為耄耋老人,王文彬始終牽掛著長眠在身邊的烈士。他隔三差五就到墓地走一走、看一看,或拔拔草,或在墳前長久地佇立。他還不厭其煩地向村裏的晚輩講述那次慘烈的戰鬥,熱淚盈眶地思憶那些年輕的生命。在他的帶動和感召下,每年的清明節,都有數以千計的村民和學生來墓地祭掃、獻花。

  為烈士立碑修墓,是王文彬一生最大的心願。看到墓前的木牌已被風雨剝蝕,想起自己年事已高,這種念頭尤為強烈。2006年他和村裏的老哥兒幾個一道,多次到縣、鄉民政部門奔走呼籲。2009年清明前夕,終於如願以償。如今的烈士墓,高大雄偉的墓碑上銘刻著戰役的經過和烈士們的事跡,“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功昭日月氣壯山河”的大字震撼人心,幾百棵白楊樹正日夜陪伴著烈士們的英靈。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新華網,時間為2011年4月2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王文彬
  • 老人
  • 河北
  • 守墓人
  • 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