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垃圾分類新規引爭議 市民意見:不贊同按袋收費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6日 11: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漫畫:牛力

漫畫:牛力

  丟一袋垃圾付費5毛,丟得多付得多;垃圾袋實名制,亂丟處罰……近日,廣州發佈垃圾分類新規,決定從7月10日起,在全市範圍內選擇若干成熟小區進行“按袋計量收垃圾費”試點,這項據稱是借鑒台北經驗的新政策,尚未正式實施便引起社會各界熱議,也讓“垃圾分類”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今年年初,太原市就曾提出,到2015年,力爭把太原建成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並於4月初選定了22個社區、村莊作為首批試點。如今,試點開展情況如何?對於廣州按袋計量收費及垃圾袋實名制的做法,省城能否借鑒?市民又如何看待……7月5日,帶著這一系列問題,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1 試點小區:分類效果並不理想

  5日上午,記者來到太原市長治路社區所轄的省工商局宿舍,這裡是今年省城“垃圾分類”試點之一,也是目前能夠將分類配套設施基本到位的小區。

  還未走進大門,門口豎著的3塊大型展板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上面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好處及常識。進門後,4個擺放整齊的垃圾桶格外引人注目,因為這些垃圾桶的顏色和其他小區的不太一樣,一個紅色的,上面標示著“有毒垃圾”,一個綠色的,主要收納“可回收垃圾”,還有兩個藍色的,是用來收集“其他垃圾”的。在這些大桶旁邊,還有一個小玻璃箱,是用來收集各種電池的。

  記者挨個查看一番後,發現有毒垃圾桶和電池箱都是空的,“可回收垃圾”桶裏物品最多,有各種紙質包裝、飲料瓶等,而“其他垃圾”桶裏,垃圾雖然不多,但幾個袋子不是黑色的就是白色的,儼然不是社區統一發放的分類垃圾袋。

  據了解,為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從今年4月開始,小店區環衛局就印製了1萬份宣傳冊,由社區幹部挨家挨戶發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小常識》《小店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宣傳單》等資料,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常識,讓大家了解政府要做什麼,以及居民該怎麼做。同時,通過多方調研,選定長治路社區作為首批試點。6月初,60個顏色不一的垃圾桶被分成20組擺放進該社區。為了方便居民分類,小店區環衛局還同時免費發放配套垃圾袋,要求居民在社區統一領取。

  然而,通過查看省工商局宿捨得免費垃圾袋領取表,記者了解到,分類垃圾設施配套近一個月來,小區339戶居民只有132戶簽了字。隨後,記者又查看了其它地方的配套垃圾桶,發現很多垃圾都是混合傾倒的,分類效果並不理想。

  “我們這個社區都是全封閉且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居民整體素質比較高,大家對這一做法普遍比較支持,但具體操作起來,要落實到個人家裏,可能有人就會覺得麻煩,垃圾袋即便領了,也不見得就會分類。”社區負責衛生的李佳蓉認為,目前省城垃圾分類雖然已經起步,但還缺乏配套的法規約束,方式方法上也還需要繼續宣傳、引導。

  2 市民意見:多不贊同按袋收費

  提及廣州即將推行的按袋計量收垃圾費及垃圾袋實名制,省城市民更是唏噓不已。“垃圾分類説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現在各大街道上都放著分類垃圾桶,可有多少人會那麼認真地去分啊?而且,即便是大家都分開了,也沒有配套的處理體系,更不用説垃圾袋實名制了,簡直是天方夜譚。”市民郭先生説。

  市民劉女士則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現在,我們一個家庭每個月只要交5塊錢的垃圾處理費,如果按袋收取,一袋收5毛錢,往少裏説,就按每兩天扔一袋垃圾來算,一個月下來也得7.5元。現在,我家用的垃圾袋,大都是買菜時商販贈送的,如果推行實名制,垃圾袋肯定也是特製的,不可能免費發放,這樣一來,顯然會增加生活成本。”“如果一個市民的垃圾袋用完了,想找鄰居借一個,鄰居是借還是不借呢?是替對方擔風險還是要對方寫份保證書呢?”市民張小姐對垃圾袋實名制的做法,很不以為然。

  在記者隨機調查的12位市民中,只有一位認為,國外不少發達國家都實施了垃圾袋實名制,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在他看來,雖然政策上一直在宣傳環保、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但和沿海發達城市及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太原市民的環保意識整體還比較淡薄,這種通過經濟手段來推進垃圾分類的做法,目前看來雖然難了點兒,但應該是一種趨勢,值得鼓勵。

  3 相關部門:方法不錯執行較難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選定的22個垃圾分類試點社區、村莊,大多處於前期宣傳、準備階段,能夠落實配套設施的也沒有幾個,六城區中,小店區的垃圾分類也是走在前面的。“現在我們免費發放,還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更不用説讓花錢買袋子了。”經過近一個月的實踐,小店區環衛局局長范月卿頗有感觸地説。

  “垃圾其實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將居民家庭垃圾分類回收,可以促進廢物利用。”太原市環保局宣教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垃圾袋實名制在眼下實施還比較困難,“國外也有類似的做法,確實有值得借鑒之處,但需要從國家層面上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法律、制度,形成全民意識,才能大有作為。”

  太原市市容環衛局環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法確實不錯,但問題在於,制度的執行到位較為困難。無論是垃圾分類模式,還是實名制的實現,都建立在市民的素質之上。如果市民不使用特製的垃圾袋,該由誰來監管?誰來處罰呢?一個小區挨家挨戶地檢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該負責人建議,要實施垃圾實名制,首先需要在環保理念普及、市民教育以及設施配套、管理科學等方面予以鋪墊。

  其次,可以借鑒香港的做法,加大懲罰力度。在香港,亂扔垃圾可能面臨幾千元的罰款或者幾個月的拘留;違法成本這麼高,市民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最後,目前省城街邊垃圾桶雖然實施了分類回收,但很多可回收的垃圾都被“破爛王”撿走了;很多企業覺得處理分類垃圾投入大、利潤小,也不願意做,造成街邊垃圾雖然分類了,但最後大多還是被統一焚燒或填埋了事。所以在實施垃圾袋實名制前,相關部門應該先想好分類回收後的垃圾如何利用這一問題。否則,市民費了大力氣對垃圾進行分類,卻沒有真正變廢為寶,那就沒有意義了。

  本報記者 薛琳 實習生 單丹丹

  4 他山之石:其他國家垃圾處理

  日本:人均垃圾量世界最低

  日本從1980年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産量只有410公斤,為世界最低。

  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細,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外,資源性垃圾還具體分為乾淨的塑料、紙張、舊報紙雜誌、舊衣服、塑料飲料瓶、聽裝飲料瓶、玻璃飲料瓶等。

  每戶家庭的墻上都貼有兩張時刻表,一張是電車時刻表,另一張是垃圾回收時間表。每週7天,回收垃圾的種類每天各不相同。市民如違反規定亂扔垃圾,就是違反了“廢棄處置法”,會被警察拘捕並課以3-5萬日元的罰款。

  美國:垃圾分類已深入生活

  被稱為垃圾生産大國的美國,政府為垃圾分類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除了在街道兩旁設立分類垃圾桶外,每個社區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後的垃圾。在紐約,只要在大街上走一趟,就可以看到馬路兩旁堆放著一些黑色或深褐色的垃圾集裝箱,上面寫著:垃圾管理公司。垃圾管理公司是一家全美聞名的垃圾收集和運輸公司,它的股票已經上市,且業績不俗。

  瑞典:垃圾分類成日常習慣

  在瑞典,家家戶戶都在廚房的水池下或抽屜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集容器,分別收集玻璃瓶、金屬、紙張、塑料和廚房垃圾等;每條街邊都設有不同分類的大垃圾箱,每家每戶附近都有一個垃圾回收中心,專門收集分類後的垃圾。

  德國:垃圾分類有百年曆史

  德國早在1904年就開始實施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通常情況下,每棟住宅樓都有3-4個垃圾箱,分別存放各種包裝物、不可回收垃圾、紙製品以及玻璃瓶。垃圾公司根據住宅樓的住戶密度,決定垃圾箱的大小,確定住戶需要繳納的垃圾處理費用。廢舊家電、電池、傢具等垃圾則採取定點收集處理。

熱詞:

  • 垃圾分類
  • 新規
  • 市民
  • 意見
  • 按袋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