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擇校費禁令規定嚴格執行難 家長不配合私下交錢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11: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蘇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各地“小升初”陸續進入考試錄取階段。為遏制擇校亂收費,國家有關部門今年以來陸續出臺禁令,內蒙古、江蘇等10多個省、區近期也相應出臺嚴規。

  然而,記者在北京、內蒙古等地調查發現,由於擇校收費私下進行,似乎形成一條灰色鏈條,因而禁令嚴規遭遇執行難。

  一邊下禁令,一邊在收費

  今年1月,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製定《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禁止以捐資助學、辦“佔坑班”、招收特長生等任何名義收取擇校費。4月,國家有關部門又出臺《關於2012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範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

  5月底,江蘇省有關部門出臺關於貫徹《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的意見,禁止學校以任何名義向跨區域入學的學生收取擇校費、贊助費。

  6月初,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下發《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工作方案》,責令今年已收取擇校費的學校于9月1日前要把錢退還給學生家長。

  但重重禁令似乎未能遏制一些學校擇校收費的慣性。內蒙古兩位家長上周頂著“禁令”找到“學托”交了擇校費,其中包頭市一實驗小學1.5萬元,呼和浩特市一中學分校1.8萬元。此前,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先鋒路小學收每名擇校生1萬元擇校費,卻未開任何收據被當地媒體曝光,目前自治區教育廳已責令相關部門處理糾正此事。

  “沒人、沒錢,連片區內的學校都保證不了,真是愁死人!”內蒙古包頭市的王莉女士説,因為學區內的一所重點中學每年都要招收大批“擇校生”,下半年要升初中的兒子恐怕會被“電腦配位”到離家較遠的學校去上學。令她疑惑的是,“學區內”學生到底有多少,有關部門從來不公佈。

  一些熱點學校甚至對擇校收費“明碼標價”。南京一家事業單位的丁先生告訴記者,不久前,女兒參加了一所熱點外國語小學的面試,成績為B-。負責招生的老師説,由於報名學生太多,學校的招生政策是,A+保證錄取,收費9000元;A-和B+擇優錄取,收費1.5萬元;B-和C原則上不錄取,除非有“過硬的條子”,收費3萬元。

  私下對公開,禁令執行難

  記者在江蘇、內蒙古等地走訪發現,在國家、地方的重重禁令下,擇校收費更加隱蔽,查處難度增大。

  呼和浩特市一位長期從事擇校仲介的“學托”告訴記者,以前,擇校費走學校賬戶,教育部門和學校按比例分成。如今,“上面管得越來越嚴”,學校收擇校費根本不開發票,一般由學校指定的單位或企業收取,學校賬目上根本不顯示,一般性的財務審計也難以查出問題。

  在一些校長看來,教育資源不均衡引發的過度擇校是禁令執行難的根本原因。南京市一所初中校長説,學校每年收300多個學生,可報名的有1000人左右,現在不讓舉辦各類與升學挂鉤的培訓、考試,怎麼選拔人才?只能憑“條子”和收費。“如果不收擇校費,光憑條子,不是更不公平嗎!”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曹軼明説,國家出臺治理擇校亂收費的法律法規很多,但從教育部到各省份教育廳都未設專職執法機構。而審計部門對學校進行審計時,只審計有賬目的內容,“擇校費”這種隱蔽收費行為“無賬可查”。

  南京一位家長説,雖然相關部門出臺了很多禁令,但至今還沒有聽説過哪個校長因為收擇校費而被嚴肅處理,“治理擇校亂收費要動真格,不能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破解執行難,先把賬公開

  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光憑一紙禁令難以遏制擇校亂收費頑疾,相關部門應出臺違規懲罰措施和配套執法機制,對頂風收取擇校費的學校“動真格”。同時,公開學校收費賬目,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從長遠來看,各地還應把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從根子上消除過度擇校現象。

  在南京家長李銳看來,治理擇校亂收費最好的辦法是公開透明。學校公開擇校費的來源、去向,社會才能更好進行監督,“現在的問題是每個學校的鉅額擇校費流向何處,誰都説不清楚!更談不上規範、監管了!”

  “十條禁令抵不上一條懲罰措施。”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力培訓中心主任谷力説,各項禁令往往強調“不準”,卻沒有出臺配套的懲罰措施,自然難以起到監管和約束的作用。在執行中,一些熱點學校借力行政資源形成“保護傘”,查處難度增大。

  內蒙古教育學會研究員劉波認為,擇校亂收費背後有很多推手,而望子成龍的家長無意識中加劇了這一亂象,“很多家長不顧孩子實際情況,一味追求名校,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擇校熱,推高了擇校費。”

  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表示,要從根本上遏制擇校亂收費,必須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如教師、校長定期輪崗流動,熱點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等,這些舉措對促進教育均衡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是看政府和相關部門有沒有下定決心,真正把教育均衡作為大事來抓!”業內人士指出。

熱詞:

  • 擇校費
  • 禁令
  • 擇校收費
  • 擇校現象
  • 執行難
  • 教育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