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七成受訪者稱食品謠言社會影響較大 公信力脆弱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0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為何食品謠言屢辟不止?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何明升指出,這反映社會信任出了問題。網絡使得謠言傳播迅速,很多網民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有建設和諧網絡環境的義務和責任。有些企業利用謠言進行不正當競爭,為謠言推波助瀾。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認為,網絡社會需要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意見領袖,引導人們對謠言進行判斷。政府等有關方面也應對常見謠言準備預案以實現快速辟謠。

  近日網上又開始流傳一條謠言,“西瓜被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紅等食品添加劑增甜”,儘管很快被證明子虛烏有,但還是流傳甚廣。據新華網等媒體報道,近年來幾乎每到夏季,“西瓜打針”的謠言就會開始流傳,年年辟謠,可到第二年又會被拿出來傳播。

  近年來,社會上關於食品的謠言層出不窮、屢禁不止,甚至引發公共危機。食品謠言為何如此氾濫?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91人參與),50.0%的人認為當下關於食品的謠言較多。調查中,70後佔39.1%,60後佔23.8%,80後佔22.4%。

  為何73.3%的人對待食品謠言“寧可信其有”

  北京市民郭鑫一家人都很愛吃西瓜,可自從聽説“西瓜打針”的消息後,就再也不敢買了。“現在真是談食色變。去年也有一則這樣的消息,當時我們一個多月沒敢吃西瓜。” 郭鑫説,雖説是謠言,但總覺得不可能空穴來風,還是過一段時間再吃更安全。

  “現在‘網絡暴力'太厲害了,一個傳言,可以讓一個産業遭受巨大的衝擊。”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馬會勤表示,由於大部分老百姓對一些領域不太了解,他們更容易受到蠱惑,以訛傳訛,謠言就擴散開了。

  早在2006年,就出現過“海南西瓜注紅藥水”的謠言,致使當地瓜農損失了3000萬元。2011年,一則香蕉樹染病的消息被訛傳為“吃香蕉致癌”,導致香蕉價格跌至1毛一斤仍無人問津,蕉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香蕉爛在樹上。據統計,廣東、海南的蕉農因謠言而造成的損失至少達7億元。

  調查中,68.9%的人認為食品謠言對社會的影響較大,其中43.6%的人認為非常大。

  關於“打針西瓜”的傳言,還經常會附上照片:照片上的西瓜,瓤中有條黃色較硬的條帶,這被認為是打過針的痕跡;白色的西瓜子也被認為是早熟的證據。《科學世界》前副主編、植物學博士史軍分析:“從圖片上看,有不少值得懷疑的地方。如果黃色的條帶是注射留下的痕跡,那這些條帶和白色的瓜子為什麼沒被染成紅色?其實這種被稱為‘黃帶果'的成因已經研究得很清楚,氮肥施用量、生長後期遇低溫、品種差異等都有可能導致上述現象。”

  近日,蘭州拉麵使用蓬灰致癌的謠言也引起人們的恐慌。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系教授仝其根指出,蓬灰其實是蓬(灰)草燒制出來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等鹼性物質,對小麥粉有增大筋性的作用。拉麵劑實際上是根據蓬灰的成分,通過碳酸鉀等鹼性較強的食品添加劑復配出來的,在製作中剔除了蓬灰中的有害物質。

  儘管這些食品謠言都被很快辟謠,但依然産生了不良的影響。在問到“食品謠言會影響你的消費決策嗎”時,調查中,73.3%的人選擇會,表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只有20.0%的人選擇不會,表示“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

  87.6%的人指出食品安全社會公信力脆弱使得食品謠言屢辟不止

  為何食品謠言層出不窮,屢辟不止?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何明升指出,這反映我們的社會信任出了問題。“我們最起碼的信任基礎有所動搖,公眾對政府監管、生産商、經銷商産生了不信任。這源於一些現實的基礎,出現了很多食品安全問題。”

  何明升表示,網絡的存在使得謠言傳播迅速,影響巨大,帶來了監管的難題。“網絡監管是政府的事,也是網民的事。很多網民似乎沒意識到有建設和諧網絡環境的義務和責任。”他説,“不能否認,有些企業利用謠言進行不正當競爭。一些企業甚至雇用‘網絡水軍'攻擊別的品牌,為謠言推波助瀾。”

  他指出,政府對待網絡謠言很多時候是失語的狀態,或者過了很長時間才站出來表態。有關部門也不能及時澄清,部分公眾又缺乏對謠言的判斷能力,所以謠言紛出,屢辟不止。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國網絡傳播學會會長杜俊飛表示,“通常來説,謠言的背後有社會抗議,對社會秩序或者某種社會現實不滿時,人們就用謠言作為一種無聲的譴責。儘管有些謠言帶著惡意,但有些也是一種弱者的抗議。”

  他指出,食品謠言背後就是人們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一種社會抗議。通過造謠的方式有意無意地渲染細小的問題,以達到讓社會高度重視的目的。

  他還表示,現在網上的話語秩序是不良的,沒有好的管制環境或者輿論環境去落實正常的社會溝通和知識溝通。“謠言出現後,有關部門也沒有及時出來作證。再加上社會本身就有恐懼感,所以造成謠言氾濫。”

  食品謠言屢辟不止的原因是什麼?87.6%的人指出是食品安全的社會公信力脆弱;62.8%的人認為時權威部門不能及時發佈準確信息;59.6%的人表示相關部門的辟謠缺乏説服力;28.8%的人指出一些媒體社會責任缺失,未經核實就傳播謠言;19.9%的人認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推波助瀾。

  82.4%的人希望對食品安全強化監管和執法力度

  何明升指出,有關部門應通過立法去除網絡謠言,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凈化網絡環境。政府有責任及時站出來辟謠,可以發揮官方微博的作用,這也是一種快速反應機制。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是微博上民間網絡辟謠組織“辟謠聯盟”的發起人之一。他指出,網絡時代謠言的負面效應會不斷被放大,所以官方和民間組織要用快速和淺顯易懂的方法,及時跟進進行辟謠。“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全方位進行報道,這樣謠言就會得到有效遏制。此外,政府有關方面可以制定謠言快速反應機制,對常見謠言進行預案來實現快速辟謠。”

  吳丹紅表示,公眾自身也要反思。遇到不懂的,首先去求證一下,不要隨便轉發和散佈謠言。否則就會無意中成了謠言的推手,被造謠者利用,成為謠言傳播的一環。

  “謠言止于智者。網絡社會需要有一些意見領袖、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名人,去引導、幫助人們對謠言進行判斷。”吳丹紅説。

  要遏制食品謠言,杜俊飛表示,從根本上來説,政府要讓國民生活在一個安全的食品世界裏。首先要讓人民群眾吃到的食品是安全的,讓整個社會秩序是良善的,讓公眾對於食品衛生是有信心的。在這種背景下,再讓群眾不要信謠言、不要散佈謠言。

  對於遏制食品謠言,公眾有什麼建議?調查中,82.4%的人指出應對食品安全強化監管和執法力度,提高公眾信心;73.4%的人表示應改善整個社會食品安全壞境,增加公眾安全感;65.0%的人認為公眾事務信息應及時公開,越透明越能安定人心。

  此外,29.8%的人認為相關媒體要有擔當和社會責任感;29.4%的人表示對造成重大危害的惡意傳言要加大制裁力度;27.8%的人指出相關部門應該制定謠言快速反應機制,對常見謠言準備應對預案;22.7%的人説提高公眾科學素養,讓公眾不信、不傳不能證實的流言。

熱詞:

  • 謠言傳播
  • 食品安全問題
  • 社會信任
  • 蓬灰
  • 社會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