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楊利偉:神九三名航天員各有特色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23: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086bf20612df4b34aa47691f172fe228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 楊利偉(資料圖)

    視頻集:神舟九號定於6月16日18時37分發射

  視頻集:神舟九號任務總指揮部新聞發佈會

  視頻集:神九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我們已經知道,三位航天員在飛行過程當中是各司其職,那麼這樣的分工是如何確定下來的,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對三位航天員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優勢互補、各有特色。

  楊利偉:比如説我們飛行過的航天員利用他這種飛行過的經驗,對整個任務的把控,因為他是經過了飛行中檢驗了,從他的身體和心理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這樣的話,對整個任務的把控,所以我們這次飛行過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對整個任務他起到一個指揮、調控,包括整個對飛船和任務的控制安全負責任。

  作為沒有執行過任務的航天員,劉旺同志作為他來講,是屬於我們同這一批裏邊年紀最小的,年紀最小的一個航天員,他很有特色,自己從他的訓練能力到對知識的掌握上來講,在我們同一批裏邊都是非常出色的,那麼這一次從手控交會對接那麼任務的操作是由他來完成的,那麼也是在這麼長時間的訓練過程當中,他的訓練成績也是很突出的,精準程度很高。

  我們選拔了第二批女航天員參加任務,一個是作為我們航天員的組成部分應該有女性出現,到了這個階段,工程到了這個階段,因為我們逐步往中長期去發展作常態化發展,也為我們今後有了我們實驗平臺之後,我們對不同行業很多的航天員和載荷專家們不同行業不同類別的人參與進來積累經驗,所以到了這個階段,也需要有女航天員去參與,這也是按照國際的一些飛行經驗。

  同時呢,也是按照第一次有女性參加的這種飛行體驗,包括我們到上面的科學實驗,這些數據的採集對於這次任務還是很重要的,所以這次我們從訓練這個角度來講。劉洋從賦予她的任務這個角度來出發,應該説是沒有問題的。

神舟九號三位航天員標準照及簡歷

中國航天員景海鵬

  景海鵬同志簡歷 >>>視頻 >>>專訪

  景海鵬,男,漢族,山西省運城市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航天專業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

中國航天員劉旺

  劉旺同志簡歷 >>>視頻 >>>專訪

  劉旺,男,漢族,山西省平遙縣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9年3月出生,1988年8月入伍,1988年6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某飛行大隊中隊長,安全飛行1000小時,被評為空軍二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航天專業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

中國航天員劉洋

  劉洋同志簡歷 >>>視頻 >>>專訪  

  劉洋,女,漢族,河南省林州市人,中共黨員,學士學位。1978年10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少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某飛行大隊副大隊長,安全飛行1680小時,被評為空軍二級飛行員。2010年5月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經過兩年多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航天專業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

  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飛行方案

  根據載人航天工程任務規劃及飛行任務計劃安排,我國將於2012年6月,組織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三、任務飛行程序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乘組由3名航天員組成,其中1名為女航天員;飛船在軌飛行十余天,計劃安排飛船與天宮一號進行兩次交會對接,第一次為自動交會對接,第二次由航天員手動控制完成。

  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前約20天,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開始降軌調相,進入高度約為343千米的近圓對接軌道,建立載人環境,等待與飛船交會對接。

  飛船發射入軌後,按預定程序完成與目標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此過程同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基本一致。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在地面指揮與支持下,完成組合體狀態設置與檢查,依次打開各艙段艙門,通過對接通道進入天宮一號實驗艙。

  組合體飛行期間,由目標飛行器負責飛行控制,飛船處於停靠狀態。3名航天員在飛船軌道艙內就餐,在天宮一號內進行科學實驗、技術試驗、鍛鍊和休息。

  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的主要過程是:3名航天員返回飛船,依次關閉各艙段艙門。飛船自主撤離至距目標飛行器約400米處,然後自主控制接近目標飛行器,在140米處停泊,轉由航天員手動控制。航天員通過操作姿態和平移控制手柄,瞄準目標飛行器十字靶標,控制飛船逐步接近目標飛行器,至對接機構接觸,完成手控交會對接。3名航天員再次進入天宮一號駐留。

  飛船返回前,3名航天員返回飛船返回艙。兩飛行器分離,航天員手動控制飛船撤離至140米處,飛船轉為自主控制,繼續撤離至5公里外安全距離。

  之後,飛船返回著陸場,地面人員及時完成航天員搜救和返回艙回收;目標飛行器變軌至370千米自主飛行軌道,轉入長期在軌運行。 >>>詳細內容

    編輯:鄧喜婷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