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內油價下調 專家:難振油市 "三連跌"或難現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6月8日電 (能源頻道 宋亞芬)6月8日,中新網能源頻道從發改委獲悉,從6月9日零時起下調成品油價,汽油降幅530元/噸,柴油降幅510元/噸,折行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39元和0.44元。 成品油價年內第二次下調順利落地。油價下調是否能刺激市場需求疲軟的成品油市場?專家表示對需求多少會有一點刺激,但不會太多。

  業內認為,成品油價下調會直接促進運輸成本降低,也會在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零售市場的需求,但對整個成品油市場的疲軟不會有巨大的提振作用。林伯強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採訪時表示:“油價下調對所有人當然都是很好的,對需求多少會有一點刺激,但不會太多。”

  林伯強強調,油價影響需求的話,除非是長期的影響,才會影響大家的習慣。短期的上上下下會有影響,但影響一般不會很大。

  周大地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採訪時也表示:“油價影響需求的話,應該是一個比較長期的因素才會影響經濟活動。油價需求主要是和經濟活動和經濟內容相關的,往往經濟活動頻繁的時候也是運輸成本比較高的時候。而大宗商品生産運輸業不可能因為油價的高低就改變生産規模。”

  周大地還強調:“成品油需求疲軟不是運力不夠,而是經濟活動和大宗商品運輸疲軟,所以油價下調並不會對油價需求産生多大影響。”

  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也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而且柴油市場即將進入淡季,成品油市場需求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觀,短期內仍舊呈現弱勢盤整局面。

  不過,中宇資訊油品市場分析師王金濤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採訪時表示,由於上半年中國經濟疲軟,國家可能從6月開始出臺一定刺激計劃,並適度放寬貨幣政策。汽柴油這種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基礎能源消費品價格降低,無疑將刺激終端的消費熱情,恰好從側面配合了國家保證經濟增長的舉措,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回暖提供基礎。

  由於全球經濟增長形勢嚴峻,也有分析稱油價有望在7月迎來“三連跌”,對此,陳晴表示,隨著新一輪的降級刺激計劃的陸續出臺,在全球流動性釋放以及敘利亞動蕩局勢的推動下,國際油價可能出現新一輪的反彈。那麼進入新的計價週期的三地原油變化率有望止跌回升,所以7月份成品油市場或難現“三連跌”。

熱詞:

  • 油價下調
  • 卓創
  • 能源
  • 國內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