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探尋港城雷鋒車手“榜樣的力量”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新浦的火車站到汽車站,500米。

  在這段看似再平常不過的500米路,過去的49年間,卻演繹了一場“不平凡”的雷鋒車組愛心接力的動人故事。

  從一條扁擔、一輛木板車,到鐵板車、電動車,現在是風光旅遊車,斗轉星移,在49年的記憶中,雷鋒車在這條500米的路上,一次次地前行、折返,留下了一道道平凡而艱辛的轍印。

  伴著這些平凡的轍印,是雷鋒車組一代代姐妹們留下的堅實的腳步、辛勤的汗水和無悔的追求,49年了,港城的雷鋒車早已經拉出了一種精神,拉出了一種以平凡見證不平凡的港城“大愛”。

  港城雷鋒車組49年不輟的“大愛”接力,是雷鋒精神的感召,是時代的呼喚。而在過去49年中,雷鋒車組也在港城形成了自己的“雷鋒車效應”,一批批平凡的港城“活雷鋒”不斷涌現。

  有人説,一個城市應該有自己平凡而不懈的追求,有自己獨特而燦爛的精神面貌,更需有一種來自骨子裏的氣質和靈魂……而這幾代平凡的雷鋒車組好姐妹,恰恰在以平凡而微弱的光亮,不斷給港城這座城市的精神底蘊調色,豐滿著港城這座城市的精神風骨———大愛!  

  三條扁擔一里路港城拉起了“雷鋒車”

  1963年陽春三月,毛澤東主席一聲“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像滾滾春雷,傳遍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

  新浦汽車總站長途服務組的第一代雷鋒車手朱秋霞説,當年她們閱讀雷鋒日記,學習雷鋒事跡時,那一幫好姐妹們心裏很不平靜。好姐妹們都在思考,全國人民都在學雷鋒,俺們應該怎樣學?學什麼?

  經過熱烈討論,這幫姐妹們一致認為:學雷鋒就是要學習他幹一行愛一行,助人為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全心全意、無私奉獻的精神,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立足平凡崗位,把學習雷鋒精神切實體現到工作中去,是這幫好姐妹的想法。她們想到,當時汽車站的好多旅客要到火車站去乘車,從火車站的出站旅客需要到汽車站轉車,火車站和汽車站的距離雖然只有1里路,但是對於攜帶行李較多和老弱病殘孕的旅客來説,卻是一段十分艱難的路程。如果能為轉車旅客免費運送行李,哪怕是攙扶一下老弱病殘孕的旅客,這不也是一種學雷鋒實際行動嗎?

  説幹就幹!這幫姐妹們最初只找來了三根扁擔,她們有的幫旅客挑行李,有的抱孩子,有的扶老人,學習雷鋒那樣,真的幹起來了。慢慢地,“雷鋒精神”在車站扎了根,在港城扎了根。

  為了鼓勵這幫好姐妹學雷鋒,半年後,車站特地為她們新購置了一輛平板車,就是這輛車子,風裏來、雨裏去,走街串巷,為四面八方的旅客排憂解難、提供方便,受到旅客們的讚揚,被旅客親切地稱為“雷鋒車”,慢慢地,“雷鋒車”的名字在港城叫響了。

  如今,扁擔、木板車這些老物件已經成為了珍貴的歷史物件,它們靜靜地呆在陳列館的角落裏,似乎在娓娓訴説上世紀60年代那一段永遠值得追憶和銘記的歲月。  

  精神的支點 只因一個微笑的力量

  隨著一代代“雷鋒車”轍印的走遠,港城的雷鋒車一拉就是49年。

  拉一天雷鋒車易,拉一輩子雷鋒車難!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裏,很多的港城雷鋒車手奉獻出的不僅僅是青春,甚至面臨親情的糾結和付出生命的代價。

  30多年前,正在哺乳期的第一代雷鋒車手李保英聽到一位旅客懷中的嬰兒餓得哇哇叫,她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為孩子哺乳。不幸的是,由於交叉感染,她的孩子被傳染上了小兒麻痹症,落下了終身殘疾。時隔多年,仍有人時常會問李保英:“你後悔嗎?”李保英的回答是堅定的,“我絕不後悔!”

  雷鋒車已經拉了49年,49年裏,經歷了很多事,但雷鋒車手裏,有一個老姐妹令所有聽説過她的人動容落淚,她就是曾經的雷鋒車組組長朱秀蘭。

  1983年底,當癌病即將吞噬朱秀蘭年輕的生命時,她卻用最後的生命吹響衝刺的號角,一心扎進雷鋒車上。看著她病情惡化後日漸消瘦的面容,誰也不忍心再讓她拉車,但誰也無法拒絕她最後的拉車請求。她説:“我知道我快要走了,就讓我再拉幾次雷鋒車吧!”這一年的春運特別忙,她那病弱之軀一次次出現在雷鋒車旁,一步、一步,她推著心愛的雷鋒車,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旅程。

  朱秀蘭臨逝前的最後一個願望是對著自己的孩子説的:“孩子,媽媽以前沒有照顧好你,你現在還小,媽媽要走了,媽媽捨不得走,你以後也能跟媽媽一樣,去拉雷鋒車嗎?”孩子此時已泣不成聲,但仍然眼含著熱淚答應了媽媽:“媽媽,我能!”當聽見孩子堅定的回答後,37歲的朱大姐永遠告別了心愛的雷鋒車。

  朱大姐的孩子叫肖彥,後來,她傳承了媽媽的願望,光榮地成為了又一代雷鋒車手。

  49年的堅守,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著雷鋒車的車輪滾滾向前,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著一代代雷鋒車組的姐妹們爭先恐後,甘當一名拉車人?

  老一代雷鋒車手史朝榮説起心愛的雷鋒車時,手裏攥著一張有關雷鋒車的已經發黃的報道,儼然是一個功勳卓著的老戰士,手捧著自己的勳章。她説,每當她拉雷鋒車被旅客投以讚許的目光,她就會感受到無比的榮耀,但我們拉車並不是為了榮耀,其實,光是一個微笑、一個目光,力量就很強大,不僅是我們拉車的動力,也是我們拉車的最原始目的:“我們拉車就是為了讓旅客在疲憊的旅程中感到溫暖,讓他們微笑,而不是為了旅程而揪心、犯難。”  

  老姐妹也曾有憂傷 雷鋒車還拉不拉?

  昨天,對於新浦汽車總站的新一代雷鋒車手們來説,是個特別的日子:新浦汽車總站第十代雷鋒車正式投入使用。

  49年裏,前九代雷鋒車總計行程17萬公里,免費運送老弱病殘孕旅客26萬人次,義務運送行李22萬餘件。從這些數據上看,您或許能感受到作為一個雷鋒車手內心的幸福,但是在雷鋒車手們的記憶中,也曾有過憂傷:市場經濟下,雷鋒車還要不要拉?

  雷鋒車手朱秋霞回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因為時代變遷、社會轉型,市場經濟轉型初期新舊觀念的碰撞,出現很多旅客開始對雷鋒車不理解,甚至質疑起雷鋒車: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學雷鋒、免費運送旅客的好事?

  甚至於,在個體經濟逐漸興起的年代,那些在車站附近靠運送旅客謀生的個體戶,對雷鋒車百般刁難,乃至砸毀雷鋒車。無奈之下,車站後來只好配備鐵板車,以防拆、防砸。

  面對新時期裏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不少雷鋒車手也曾陷入徬徨,車手們委屈、苦惱、困惑、迷惘:這堅持了幾十年的雷鋒車還要不要拉下去?怎麼拉下去?為此,車站還曾經專門開展過一次大討論。

  拉,難!不拉,更難!

  在大討論期間,那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一張張感激涕零的面龐,一顆顆滾燙滑落的淚珠……一幕幕地在作為雷鋒車手的老姐妹們的腦海中回放———

  一位軍人十年後重遇雷鋒車時感慨地説:十年前,就是雷鋒車接我的,因為行李很多,一位雷鋒車手還送我一條扁擔,至今,扁擔還被我珍藏在家中,算是對連雲港雷鋒車手們的敬仰。沒想到,十年過去了,車變了,雷鋒精神仍然沒變。

  一輛陜西來的軍車路遇“雷鋒車”時,官兵們主動停車讓路,並集體下車向雷鋒車莊重地敬上軍禮……

  追憶著一幕幕過去的場景,這幫老姐妹們的眼睛濕潤了,在討論過程中,多數雷鋒車手最後都堅持:雷鋒精神是永遠的旗幟,學雷鋒沒有時代之分,只要還有老百姓歡迎,我們就拉!

  通過大討論,一群老姐妹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雷鋒車車輪的轍印繼續向前、延伸。  

  迸發強大感召力 見證港城“大愛”

  49年裏,總計有500多名姐妹先後加入雷鋒車組,走出了兩位全國人大代表、56位全國服務標兵和省市勞動模範。

  問起當今這個時代,港城雷鋒車的精神實質究竟是什麼?一位曾經到車站親身體驗雷鋒車手生活的市民表示:很簡單,就是“立足平凡崗位,踐行港城大愛!”如今,雷鋒車的“大愛”精神已經不光光是車站的一面文明旗幟,更應該是新時期裏,連雲港精神的一個重要體現,一座城市獨特風骨、氣質的重要體現。

  幾代雷鋒車手們的矢志堅守,演繹著雷鋒精神的代代傳承,她們感動社會並匯聚出強大的“港大愛城”的道德力量,正成為港城新時期一面文明的旗幟。

  在雷鋒車“大愛”精神的感召下,一家四代人都曾做過雷鋒車的贛榆老人單新惠也學起了雷鋒。單老在退休後到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教書,每年都會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資為孩子們購買學習用品。有位叫王子明的學生身患重病,她就騎著三輪車到處撿破爛賣錢為孩子治病。説起自己撿破爛的那輛三輪車,單老驕傲地表示:“我這也是雷鋒車!”

  在連雲港,雷鋒車精神一直在向各個行業延伸,港城掀起了“與雷鋒車同行”熱潮。黨員的士、雷鋒車隊以及本報組織發起的清潔海岸義工團等愛崗敬業、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的先進團隊競相涌現;六千元現象、葉欣仁事件、朱洪樹撿到50萬元找失主等先進典型一個接著一個感動了港城。

  連雲公交專線為在公交領域踐行雷鋒精神,將101路公交車專門設置為“雷鋒車”公交快捷線,並在連雲公交線全線中廣泛開展“與雷鋒車同行”活動。101線乘務員李冉是港城“兩創一爭”文明職工、連雲港市第一屆“首席員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有一次在車輛行駛途中,有個媽媽帶的孩子要小便,尿完後李冉對他媽媽説:“把袋子給我吧,車上的垃圾桶壞了,等車子到站,我來扔。”李冉的行動迎來了乘客的讚許,一位中年乘客感慨:“能幫著乘客的孩子提尿,不簡單呀!”李冉笑著説:“沒什麼,不就是孩子的一袋尿嗎,就當是我兒子尿的不就行了。”

  據了解,連雲公交線公司化改造運行幾年來,101路“雷鋒車”公交快捷線收到表揚信96封,拾金不昧二十多萬元,成為港城又一列“移動的雷鋒車”。  (編輯:王夫成)

熱詞:

  • 港城
  • 雷鋒精神
  • 雷鋒車
  • 雷鋒車組
  • 大愛
  • 媽媽
  • 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