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周恩來論文化建設: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如車之兩輪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16: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文化論壇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精闢、深刻的論述,提出過許多富於創造性的見解。這些論述和見解不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直接指導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而且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周恩來在擔任共和國總理的二十六年間,始終十分重視和關心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並就文化建設作了許多精闢的論述,提出了一系列科學的見解和正確的主張,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周恩來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科學論述,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如車之兩輪,相輔而行

  周恩來依據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辨證關係的原理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 是以經濟的改造和建設為基礎,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內的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全面改造和全 面建設。1953年9月, 他在人民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十九次常委擴大會上所作的總結發言中指出:“改造當然不限于經濟方面,整個社會都在改造,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都在改造。整個國家在建設中,在改 造中,這就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特點。”(注:《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253頁。)1957年8月,周恩來在《 關於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的講話中又提出,社會改革“不僅是經濟制度的改革,也會影響到別的方面。因為經濟基礎變動了,上層建築也要受影響,就是説,政治上、思想上也要受影響。政治上的制度要適合社會 主義的經濟基礎,也要改革,要改革成為民主集中制。……思想也要適合這個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大家要學 習馬克思主義,要愛護社會主義制度。”(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226—227頁。)1959年12月,周恩來 在一次談話中又説:“我們的國家不僅要有經濟建設,還要有政治建設和精神建設。”(注:《周恩來統一戰 線文選》第398頁。)這就是説, 社會主義建設是包括經濟、政治、精神等各個社會生活領域的全面建設,精 神建設即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同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三位一體”,構成了我國社會 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

  正是從上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周恩來十分重視文化建設,並明確提出了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如車之兩輪,相輔而行的重要思想。1952年10月,他在一次講話中指出:“我國經濟建設的高潮就要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正如毛澤東指出的,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因此 ,我們不應該把文化建設看作是將來的事,不能等待,現在就應著手。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好象一輛車子的 兩個輪子,相輔而行。”(注:《周恩來教育文選》第71頁。)一方面,經濟建設是文化建設的基礎。文化建設必須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並根據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另一方面,經濟建設需要文 化建設的支持。“我國要建設,幹部人才就成為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其它條件都具備,缺乏幹部、人才,也是 不行的。而培養幹部、人才,就是文教部門最主要的任務。”文教工作中,除了教育,還包括文化藝術、科學 、衛生、新聞、出版等,都與經濟建設有密切關係。所以,要進行經濟建設,文教部門就必須加強,決不能削弱。

  二、組織和引導人們自覺進行自我改造, 使全體人員在思想上適合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

  周恩來指出,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必然地要求人們的思想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要適合這個社會主義制 度的要求”,這就必須組織和引導人們自覺地經常地進行思想改造,包括改造非無産階級思想及舊習慣勢力的 影響和改造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他指出,所有的人包括共産黨員在內都要進行自我改造。從舊社會過來的 人,頭腦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舊的思想和習慣勢力的影響,今天的青年也會受家庭、社會舊思想殘余的影響, 所以舊思想舊作風在人們的腦子裏或多或少的存在。因此人人都要經常進行自我改造。“要把思想改造看成象 空氣一樣,非有不可。”(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25頁。)周恩來認為,思想改造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時代是不斷前進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們的思想不落伍, 跟得上時代,時時前進。事物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因此我們的思想改造也就沒有止境。一萬年後,在人們的 頭腦裏,還會有先進和落後的矛盾,新和舊的矛盾,個人和集體的矛盾,還會有思想改造的問題。”(注:《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23頁。)所以,我們要把思想改造看成是長期的無止境的工作,是一輩子的事。 文藝工作者“要擔負起掃除舊社會習慣勢力的責任,用新的思想去教育人民,影響人民。”(注:《周恩來論 文藝》第148頁。)

  周恩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的 根本原則。他提出,在社會主義時期,文藝必須堅持“為工農兵服務,為勞動人民服務,為無産階級專政制度 下的人民大眾服務。”周恩來認為,文藝要為人民大眾服務,還必須明確如何服務的問題,要在堅持政治標準 的同時堅持藝術標準。服務是用文藝去服務,要通過文藝的形式。“文藝為政治服務,要通過形象,通過形象 思維才能把思想表現出來。無論是音樂語言,還是繪畫語言,都要通過形象、典型來表現,沒有了形象,文藝 本身不存在,本身都沒有了,還談什麼為政治服務呢?標語口號不是文藝”。周恩來指出,文藝要為人民大眾 服務,就要通過實踐,到群眾中去考驗。“藝術是要人民批准的”。藝術家要面對人民,而不是只面對領導。 藝術作品的好壞,不是哪位領導個人説了算,而是要由群眾來回答。(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36—337 頁。)

  周恩來指出,要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就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一是要堅持百花齊放。 藝術形式要多樣化,文藝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能框起來。題材要多樣化,現代片多少、歷史片多少,要大 體上有個比例,至於題材,完全可以允許作者自由選擇。藝術典型要多樣化,要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 的人物來,不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總之,文藝工作者,要“各顯所長,百花齊放”,這樣才能滿足人民群眾 豐富多樣的精神生活需要。二是要堅持百家爭鳴。“文藝作品要允許別人批評,既有發表作品的自由,也要有批評的自由;同樣,既有批評的自由,就要有討論的自由”。要提倡百家爭鳴,自由討論。只要是在社會主義大框框中爭論,各種意見都可以發表。(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43頁。)

  六、正確認識知識分子的階級屬性和社會作用, 最充分地動員和發揮知識分子的力量

  周恩來在我們黨內第一個明確提出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科學診斷。1956年1月, 周恩來 在《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中指出:我國的知識界的面貌在過去六年來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們中 間的絕大部分已經成為國家工作人員,已經為社會主義服務,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注:《周恩來選 集》下卷,第162頁。)1962年,針對當時在知識分子問題上的“左”的錯誤傾向,周恩來又強調指出:“知識 分子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積極地為社會主義服務,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並且願意繼續進行自我改造的,毫 無疑問,他們是屬於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如果還把他們看作是資産階級知識分子,顯然是不對的。”( 注:《周恩來教育文選》,第202頁。)

  周恩來正確地估價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重大作用。他指出,革命需要吸收知識分子,建設 尤其需要吸收知識分子。建設社會主義,“除了必須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農民的積極勞動以外,還必須依靠知 識分子的積極勞動,也就是説,必須依靠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兄弟 聯盟。”(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60頁。)在這裡, 周恩來第一次明確地表達了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 建設的三個基本力量之一的思想。

  周恩來還就如何最充分地動員和發揮知識分子的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意見和主張。他指出,第一, 要改善對於知識分子的使用和安排,堅持糾正安排不當,用非所學等“浪費國家最寶貴的財富”的現象,使他 們能夠充分發揮他們對於國家有益的專長。第二,要對所使用的知識分子有充分的了解,給他們以應有的信任 和支持,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工作。第三,要給知識分子以必要的工作條件和適當的待遇。包括要保證他們至少 有六分之五的工作日用在自己的業務上,使他們能夠最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工作時間;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圖書資 料和設備;適當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必須解決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升級制度及學位、學銜 和獎勵制度;關心他們的政治生活,積極慎重地做好在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的工作等等。 七、正確地對待我國的文化遺産和外國的文化

  周恩來指出,為了建設我們的新文化,必須正確地對待我國的文化遺産和外國的文化。一是要立足現實, 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産。他指出,“我們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來分析歷史”。(注:《周恩來教育文選 》,第58頁。)五四運動時,我們提出打倒孔家店,那是先要把它摧毀掉,把它否定,以便打出一個新的天下 。這在當時是需要的。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就不應該這樣做了。我國歷史上有一些很寶貴的傳統,其中最基本 的就是革命的傳統。這方面的優秀傳統我們應該發揚。還有,就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起過一些進步作用,對廣 大人民有好處的東西,也是應該肯定的。總之,我們要繼承歷史上有利於人民的傳統,否定有害於人民的東西 。他認為,歷史的發展總是今勝於古,但是古代總有一些好的東西值得繼承。因此,我們要繼承優秀的文化遺 産,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東西,“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使它發揚光大。當然,學習古代的東西,是 為了今天的創造,要把它們溶化在我們今天的創造之中。

  二是要以我為主,博采世界各國之長。周恩來指出,科學技術不分國界,對於全人類都是有用的。每一個 民族都有它的優點,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外國一切好的經驗、好的技術、都要吸收過來,為我所用。”( 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41頁。)當然,對待外國的文化,必須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我們應該從世界各 國吸取一切好的東西,但“決不能讓那些糟粕影響我們的幹部,影響我們的青年一代”。(注:《周恩來選集 》下卷,第427頁。)同時,學習外國的東西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在中外關繫上,我們是中國人,總 要以自己的東西為主。”(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43頁。)吸收外國的東西,要切合中國的實際,要根 據我國的實際來取捨,不能勉強地生吞活剝地運用,要把它加以溶化和改造,使之溶化在我們民族文化裏。周 恩來強調指出,學習外國必須同獨創精神相結合。我們要學習世界上先進的文化,但是外國的文化只能做我們 的參考和借鑒,不能代替我們的文化。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用我們民族的形式,進一步創造 我們民族的燦爛文化。

  八、加強和改善黨對文化建設的領導

  周恩來強調指出,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我們黨“在領導知識分子和領導科學文化事業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我們是比過去更有經驗更有辦法了,在過去的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黨 一定能夠領導知識分子在科學文化事業中取得更大的勝利。那種認為黨不能領導知識分子進行科學文化建設的 想法,是毫無根據的”。(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88頁。) 黨的領導是我國科學文化事業順利發展並 保持正確方向的基本保證。科學文化工作者“要做到接受黨的領導,為社會主義服務,自覺地堅持自我改造” 。(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14頁。)

  周恩來認為,堅持黨對文化建設的領導,必須正確地實行黨的領導。一是要實行黨政分開。黨要領導一切,但不要包辦一切。“我們説黨領導一切,是説黨要管大政方針、政策、計劃,是説黨對各部門都可以領導, 不是説一切事情都要黨去管。至於具體業務,黨不要干涉。”(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65頁。) 二是 要堅持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精神生産“同工農業生産一樣,有它客觀的發展規律”。“物質生産的某些規 律,同樣適用於精神生産。搞得過了頭,精神生産也會受到損害,甚至損害更大。”(注:《周恩來選集》下 卷,第328頁。)因此,一定要學毛主席倡導的優良傳統,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三是要堅 持群眾路線,發揚民主作風。智慧是從群眾中來的,黨委必須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堅持一切從群眾中來。四 是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事實證明,這個方針,是有利於科學和文教事業的繁榮發展的,是 有利於團結廣大知識分子的,也是有利於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領導地位的。“科學、文藝上的是非問題 ,只有通過科學界和文藝界的自由討論,通過科學和文藝的實踐,才能解決”。那種違反“雙百”方針,在科 學、文藝問題上不是鼓勵自由探討、自由辯論,而是加以限制,甚至進行粗暴干涉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必 須堅決加以糾正。(注:《周恩來教育文選》,第204—205頁。)周恩來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論述,涉及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內容,是周恩來 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的精神財富。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發展了周恩來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正 確意見和主張,系統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想。這一思想,構成了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 方面,為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我們應當認真學習和研究周恩來關於社會主義文 化建設的論述,加深理解鄧小平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想,在加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同時, 把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周恩來還就如何進行思想改造作了許多精闢的論述。他指出,思想改造的途徑主要有三條,即社會生活的 觀察和實踐、自己的業務實踐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這三個方面是互相聯絡的,一個人的思想的轉變常常 在三方面都受了影響,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對於人們確立革命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具有決定的意 義。他強調,思想改造要啟發自覺、循序漸進、和風細雨、互幫互學、長期堅持。第一,改造要靠自覺,一個 人的進步要靠他自覺地認識以後才最可靠,自我改造的程度主要決定於自覺性。第二,改造需要時間,一下子 要求很高很快,這是急躁的,不符合實際的,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第三,改造是從團結出發,並在新的 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因此,改造的方法要和風細雨,不能粗暴。第四,改造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幫助人 家,首先要學習人家的長處。第五,改造要長期堅持。要承認社會上各種關係各種事物都會影響個人的思想, 要經常反省,經常“洗澡”。“要承認我們的確是有許多事情還不知道,知識還有限,我們的確是要做到老, 學到老,改造無止境。”(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94頁。)

  三、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是實現四化的關鍵,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是我們的一項偉大任務

  早在1954年,周恩來在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了“沒有現代化的技術, 就沒有現代化的工業”(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36頁。)的科學論斷。1956年1月,在《關於知識分子 問題的報告》中,周恩來進一步指出:“科學是關係我們的國防、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有決定性的因素。”( 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81頁。)在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産技術,更 加需要充分地發展科學和利用科學。現代科學技術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飛猛進,使人類面臨著一個新的科學技術 和工業革命的前夕。“我們必須急起直追,力求盡可能迅速地擴大和提高我國的科學文化力量,而在不太長的 時間裏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這是我們黨和全國知識界、全國人民的一個偉大的戰鬥任務。”(注:《周恩來選 集》下卷,第180頁。)。1963年1月, 周恩來在上海市科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又明確提出:“我們要實現農 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 學技術的現代化。”(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12頁。)

  周恩來不僅指出了科學技術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提出了實現我國科學技 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和一系列戰略措施。他指出:“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實事求是、循序漸進 、相互促進、迎頭趕上。”(注:《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12頁。)既要有科學的態度,又要有儘快地趕上世 界先進水平的雄心大志,只有這兩個方面統一起來,才能使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時代的要求比較快地趕上 世界先進水平。周恩來提出,為了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第一,要打破那種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依賴思想,全 面規劃,分清緩急本末,有系統地提高我國的科學水平。第二,要打破近視的傾向,在理論工作和技術工作之 間,在長遠需要和目前需要之間,分配的力量應該保持適當的比例,並且形成正確的分工和合作,以免有所偏 廢。第三,要集中和加強科學技術力量,科學研究部門、教育部門和生産部門要密切結合,有分工有合作。第 四,為了擴大我國的科學技術力量,既要按計劃增加高校學生的名額,還要注意培養現有的一般知識分子,不 斷地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周恩來十分重視教育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早在建國初期,他就明確指出,我國要建設, 幹部、人才就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人才缺乏,已成為我們各項建設中的一個最困難的問題。隨著我國建設的 全面展開,人才問題將更為突出,因此,培養人才是一項重大的任務,是國家建設的關鍵。教育工作是培養幹 部、培養人才的,因此要切實抓好。

  周恩來為黨的教育方針的制定和全面貫徹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早在1954年2月,周恩來在一次講話中就提出 了德智體美等方面均衡發展的思想。他説:“我們向社會主義、共産主義社會前進,每個人要在德、智、體、 美等方面均衡發展。不均衡地發展,一定會有缺陷,不僅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對國家也不利。”(注:《周 恩來選集》下卷,第129頁。)顯然,這一思想同毛澤東後來提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是完全一致的。1957年 ,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體育三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注:《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第78 0頁。)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周恩來提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意見和主張。第一,他指出,我們的教育目的 ,是要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裡所指的勞動者是就廣義而言的,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 勞動者。”數量最大的是工人和農民,還有士兵和“為勞動人民服務的屬於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注:《 周恩來教育文選》,第207頁。)第二,他系統地提出了學生在德育、智育和體育三方面應有的基本訓練和基本 功夫。在德育方面,要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牢固樹立無産階級的階級觀點、勞動觀點、革命觀點和集體 觀點。在智育方面,要養成良好的學風,善於向群眾學習,向書本學習,要在實際鬥爭中學習,掌握學習的基 本工具,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生産知識,還要學一點革命文藝。在體育方面,要有健 康的身體。第三,他指出德育、智育、體育這三方面是相互聯絡、相互結合的。政治是靈魂,決定著學習的目 的和成才的方向。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思想政治方面的“紅”,一定要體現在完成黨交給我們的學習任務 上。身體是我們學習和工作的物質基礎,思想健康與身體健康是相互影響的。因此,青年學生必須做到全面發 展、又紅又專。第四,他強調指出,為了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必須正確理解和堅持教育為無 産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教育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具有社會 主義覺悟,願意為社會主義服務。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也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經過生産勞動,鍛鍊成為一 個既有社會主義覺悟又有文化的勞動者。”(注:《周恩來教育文選》,第206頁。)他還指出:“教育與生産 勞動相結合,教育是主導方面, 因為學生來學校就是為了學習。”(注: 《周恩來教育文選》,第181頁。) 因此,一方面要克服教育脫離生産勞動的傾向,另一方面也要糾正忽視教育,用簡單地參加生産勞動代替教育 的傾向。

  五、堅持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方向,實行“雙百”方針,大力繁榮社會主義文學藝術

  周恩來深刻地揭示了文學藝術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樹立新風氣,打破幾千年以來的封建影響,近百年的資本主義影響,改造人們思想和習慣勢力,在全中國移風易俗,不是一代的事情, 而是要長期努力。在這方面,文藝工作的作用重大,“不能等閒視之”。(注:《周恩來論文藝》第164頁。)

熱詞:

  • 周恩來
  • 文化建設
  • 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