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民營加油站老闆:每次降油價後拿油價格變更高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9日 01: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民營加油站期待政策“加油”

  任何國家都不會完全放開石油資源,關鍵是資源運用的合理分配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李松

  國家發改委5月9日宣佈,自5月1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相當於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4元和0.26元。這是今年來我國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

  對大部分汽、柴油消費者而言,這是條好消息,而對一些民營成品油經營企業來説,卻有另一番擔憂。“以前每次下調成品油價格,本以為降價後,民營油企可拿到更多的油。可誰知,每次幾乎不只與降價前油缺的狀況一樣,而且拿到油的價格還要更高。”北京一位民營加油站老闆對《瞭望》新聞週刊説。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儘管國家發改委一直要求“兩大石油公司對系統外的成品油經營企業要一視同仁”,可不斷攀高的成品油買入價,及不太穩定的油源,令不少民營油企難以支撐。

  “我國民營石油企業在石油産業鏈上、中、下游均有分佈,但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煉化、銷售領域。民營油企機制優越,經營靈活,分佈廣泛,已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中華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副會長齊放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民營石油企業面臨的最實際困難就是缺少油源,缺少與兩大石油公司相比公平價格的油源,“尤其隨著成品油批發價格逐步上漲,利潤空間的不斷壓縮,民營石油企業如何生存發展成為一個現實問題。”

  生存空間

  從目前情況看,在我國成品油零售市場上,國營、合資、個體私營等多种經濟形式並存,其中個體私營加油站佔有相當高的比例。據了解,在1992年至1998年,我國石油市場改革開放,民間資本不斷進入石油市場。由於當時政策較為寬鬆,石油企業享受的待遇比較平等,可以從煉油廠以出廠價買到油,利潤可觀。

  據多位業內人士介紹,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重組成立集團公司。次年5月6日,原國家經貿委發佈《關於清理整頓小煉油廠和規範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見》,規定國內各煉油廠生産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中石油、中石化的批發企業經營,其他企業不得批發經營,各煉油廠一律不得自銷。

  “成品油全部交給了兩大集團,因為既沒有煉油廠,也沒有原油,民營油企只能從兩大集團以零售價買到油,成本一下提高了不少。再之後,我國成品油價節節攀升,民營加油站經營壓力也不斷加大。”齊放説。

  這種現象引起了決策者的高度關注。為了完善成品油市場機制和增強市場競爭活力,2007年1月1日,我國開放了國內原油、成品油批發經營權。無論所有制形式、內外資企業,只要符合《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和《原油市場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都可申請成品油和原油的批發。

  隨後,中石油、中石化兩個石油巨頭大量收購民營加油站,國內石油市場大規模“洗牌”。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介紹,1998年,全國有3340家民營石油批發企業,民企佔了成品油零售市場份額的85%;目前,民營成品油批發企業剩下600余家,民營加油站數量佔全國加油站總數的比例為46%,實際銷售量可能不到總數的1/3。

  “目前剩下的民營加油站,大多地處偏僻。”齊放介紹,“雖説現在油品批發又放開了,可這些年來已形成了成品油批發兩大集團獨大的局面。民營企業無油源可批發,使小、散、弱的民營加油站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據中華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提供的數據,在近兩年時間內,民營石油企業近50%破産和間歇性停業。據中國石化2011年年報顯示,當年中國石化成品油零售量突破1億噸,同比增長14.4%,批發量則縮減13.53%。

  缺少油源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缺少油源是目前制約民營加油站發展的一個瓶頸。歸根到底,最大的問題是在於石油領域沒有完全放開。“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等基本掌握了從上遊原油開採、中游煉化到下游銷售的整條産業鏈。”齊放説,目前80%的油源都掌握在兩巨頭手中,每次油價一降,供油就會出現緊缺的狀況。

  據多位業內人士透露,有些民營加油站從中石化、中石油批發不來成品油,為了維持經營,要靠高價從地方煉油廠進油,“由於地煉的原料都是國際上的燃料油,成本高,所以地煉油産量低,資源量不穩定,油的質量也無法保證。”

  北京一名民營油企老闆告訴本刊記者,找油就得憑關係,賣油還得看別人臉色,“目前民營加油站勢單力薄,大多是分散式經營,無法與石油巨頭抗爭。”

  “擴大民營企業準入是中央多年來一直強調的,國務院2005年的‘非公經濟36條'和2010年的‘民間投資36條',更是明確提出了民營經濟進入石油壟斷行業的具體政策要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説。

  “在石油開採領域,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國際油價較低,一些地方為發展經濟採取優惠政策招引民營企業進入當地開採低品位的石油資源,當時這類油田由於開採成本很高,國有石油企業不願意去。後來,隨著國際油價上漲,低品位的石油資源也具有了很大商業開採價值,在國有石油企業壓力下,地方政府全部收回民營企業開採權,民營企業基本上完全退出了石油開採領域。”陳永傑説。

  據陳永傑介紹,在石油進口領域,2001年,一些地方與民營煉油企業獲得了原油進口權。但是,有關部門為這些企業進口原油附加了實施條件,要求必須有大型石油公司的排産計劃,否則就不能進口,“而後者往往在排産的實際操作上設置種種障礙,限制其進口原油。由於排産政策,十年來,民營進口原油的額度多半並沒有真正使用。”

  “藏油於民”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認為,我國能源安全的根本出路在於擴大油源,而且不僅要放眼國內,還要放眼世界。只有“藏油於民”,國內石油市場才能不被國際市場牽著鼻子走,也才能既節約國家財力,又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據齊放介紹,目前我國內部原油的綜合儲備天數,遠不及美國的158天、日本的166天。

  “從總體實力上看,中石油和中石化只能排在世界石油巨頭的35位以後。其中,排名前20位的石油寡頭佔有世界70%的油源。”齊放説,“這説明我國兩大集團力量還不夠強大。”

  “根據我國國情,應多元化地擴大油源。”齊放認為,“提倡多元化並不是要消除壟斷,石油行業是否採取壟斷的形式,取決於國家利益的需要。國家石油資源豐富或匱乏程度將直接決定國家的具體策略。”

  “擴大油源,‘藏油於民'可以化解很多風險。”齊放説,目前建立民企儲油,已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和因素,“民營油企搞戰略石油儲備,風險自己承擔,可以減少國家財政投入,降低國家石油儲備成本。同時,可打破石油行業壟斷,引進競爭對手和競爭機制,增強我國石油體制的安全保障能力。”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家能源委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史丹也認為,民間資本更為靈活和貼近市場需求,因此國家可以放開這方面的限制,並通過財政補助、貼息貸款等經濟手段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

  “藏油於民”,使得原油社會庫存形成一定規模,對國家能源安全極為有利。有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政府儲備在美國的石油儲備中僅佔1/3,其餘為企業儲備;德國實行“聯盟儲備”機制,官民聯盟儲備、政府儲備和民間儲備的比例為57:17:26;日本的民間儲備達到77天,佔據國家總儲量的46.4%。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目前民營油企實力雖然還很弱小,但也可有所作為,關鍵在於賦予其平等的市場競爭地位,尤其是考慮放開民企對成品油的進口權。“前提是對一些支持民營石油企業發展的政策要細化。”齊放説,“非公有經濟36條”雖然為民營油企的發展鋪平了一條道路,但民營資本怎麼進入、什麼時間進入、進入的過程中有哪些規定,還都很模糊。

  “只要國家政策支持、扶植,民營油企會很快發展起來。”齊放充滿信心地説,“民營油企也要積極投身到國家石油體制改革的大潮中去,注意儘快與中石化、中石油尋找合作點、切入點,在合作中發展壯大自己。”□

熱詞:

  • 民營加油站
  • 油源
  • 民營石油
  • 油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