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政府創新需破人走政息怪圈 關鍵在長效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9日 04: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創新是新時期政府工作的重要主題。

  政府創新的動力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風生水起的政府創新?政府創新如何才能避免“人走政息”,達到可持續?請看本期報道。

  1. 從“馬上就辦”到“網絡問政”,政府創新方興未艾,實踐成效令人鼓舞

  近年來,一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新政”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

  2011年2月,有網友在山東曲阜市政府發現一間“馬上就辦辦公室”的機構,拍照上網後引發網友“圍觀”。在名目繁多的各式“辦公室”中,這個抓人眼球的“辦公室”是否會是一個“噱頭”?一年多時間過去,在“馬上就辦辦公室”的“發源地”山東曲阜,記者看到,“立説立行、馬上就辦、限時辦結、辦就辦好”等標語懸挂在大街小巷,成為一道特殊風景。“掛牌設立"馬上就辦辦公室",經歷了一個由誤解誤讀到充分認可、由冷嘲熱議到鼎力支持的過程。” 曲阜市委書記李長勝説,“"馬上就辦辦公室"不是馬上就辦完,而是馬上啟動辦事程序,能辦的馬上辦好,不能辦的解釋清楚,有法定時限的在最短時限內辦結。”李長勝介紹説,曲阜各單位掛牌設立的“馬上就辦辦公室”不增加人員、不增加編制、不增加經費,組成人員均從單位現有人員中抽調2—3人集中辦公,辦公室主任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兼任,目前,全市掛牌“馬上就辦辦公室”101個,共辦結典型事例6000余件,群眾滿意率達96%以上。在規範完善“馬上就辦辦公室”運作的基礎上,曲阜市還開通“馬上就辦一線通”服務熱線,並配備“馬上就辦直通車”。

  從2011年4月開始,在全國許多城市,細心的人們會發現,新疆籍的流浪兒童明顯減少。這個變化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項專項行動“接流浪兒童回家”。“這件事情太令人期待了,也太難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宣傳處處長張軍介紹説,從專項行動啟動到2012年初,新疆共接回新疆籍流浪兒童1600多人,解救2000多人,被打擊的拐賣、脅迫未成年人犯罪團夥有200多個。

  經濟和科技並不發達的寧夏銀川市,以“問政銀川”為代表的黨務政務網絡平臺卻贏得了眾多“粉絲”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關注”來自這個平臺真管事,真辦事。從去年7月份開通以來,“問政銀川”共收到各類需要答覆的有效信息5000余條,平均每天20條左右,辦結率達到80%以上。而隨著網絡問政平臺的開通,銀川市委主要領導的信訪件減少了50%左右,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了23.55%。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隨著“鄂爾多斯居住證”代替“暫住證”,以及相關的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外來人員在享受更優質服務的同時,城市社會治安狀況明顯改善,市民安全感明顯提高。

  “政府創新是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橋梁。各地通過工作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各方面的創新,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説,“政府創新也是新形勢下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的一個必要途徑。政府創新,加強了黨群關係,也形成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的工作制度、工作機制、工作作風。”

  2. “成也作風,敗也作風”,政府創新重在以人為本,貴在開放包容,立足點在於群眾需要

  政府創新的動力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是政府創新首先需要面對的話題,也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4月30日,在由人民網和本報政治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地方新政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熱心網友紛紛發表看法。

  在李長勝看來,“馬上就辦辦公室”是逼出來的。一些單位“工作紀律不嚴、工作作風不實、工作勁頭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質量不優”,一些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人難找”,引起群眾強烈不滿。“一個地方的發展,有三個方面的重要制約因素:一是發展思路是否正確,二是改革創新精神是否旺盛,三是幹部作風是否過硬。其中,核心就是幹部作風。一個地方的發展,成也作風,敗也作風。”李長勝説,“設立"馬上就辦辦公室",實現了"馬上就辦"理念的實質性運作,將"馬上就辦"理念化作看得見、用得上、管得住的具體舉措,形成長效機制。”

  “任何創新都必須有一個正確理念,那就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我們搞創新,首先就是要樹立服務為先的理念,要把過去單純地由管理控制變成服務型政府。”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説。

  “老百姓需要,就是政府創新的動力。”戴焰軍説,“要真正形成政府創新的動力,首先要解決的是幹部隊伍問題。也就是説,通過教育和制度設計來全面提高幹部的素質和能力,轉變幹部工作作風。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創新很難落到實處,很難把老百姓的需要轉化為政府自身工作的動力。”戴焰軍表示,增強政府創新的動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工作制度,使政府創新運轉順暢、責任落實、督導有力、獎罰分明;二是要創造有利於政府創新的整體社會氛圍,要允許探索,甚至允許在探索中犯錯誤,保護創新的積極性;三是要形成政府與老百姓之間及時溝通的長效機制。

  中央編譯局政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季正聚説:“創新就意味著探索、探險、拓荒、攻堅克難,意味著奉獻。所以我們對創新要懷有敬意,用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創新。”

  “政府創新的動力源自日益覺醒的公民權利意識對政府行為所産生的壓力。政府創新如果不是因為老百姓的呼聲、老百姓的要求而進行創新,那麼這種創新就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是自作多情的創新秀。”人民網網友週五新表示。

  3.避免“運動式”,防止“一陣風”,打破“人走政息”的怪圈,關鍵在於建立長效機制

  在關注各式各樣政府創新的同時,有一個問題經常會被問起,那就是這些創新的壽命究竟有多長,會不會成為“運動式”或“一陣風”?

  這並非杞人憂天。有研究機構曾經對基層政府創新項目進行跟蹤研究,在對20多個項目進行跟蹤研究後發現,很多項目最後的命運是“人走政息”、“半途而廢”。

  “很多創新,應該説是官員人走了,換一個崗位,後任基本上就沒有再繼續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説,地方政府創新有很多是問題推動的創新,但是更多的創新需要有一個頂層設計。“制度創新既要考慮具體問題,又要考慮一般性問題,只有從非常具體的問題創新轉為一般性的制度創新甚至理念創新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説這項制度是可持續的。”毛壽龍説。

  季正聚表示,創新要實現可持續,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其中既要保證創新的科學性、配套性、完善性,又要有完善的生態環境,還要把群眾的參與性、積極性和政府領導的引領性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會“叫好又叫座,好看又好吃”。

  “我們是否可以進行一種制度建設和創新,來促使各級政府官員必須進行創新,必須解決老百姓面臨的問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偉説,“比如我們可以對官員及政府進行評價系統的建設和制度建設,這個評價系統,來自這個地方老百姓對政府、對政府官員、對一個部門的工作的基本評價,而這個評價應該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們在某些方面老説"一票否決",比如環保部門對環保有"一票否決",我們的老百姓對政府某一個部門的工作能不能也搞"一票否決"?”

  “政府創新要可持續,必須有堅定而明確的方向感,要致力於推進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廉潔政府,致力於推進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推進民主政治發展。”湖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法學院副院長袁柏順説。

  “我們的創新只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那麼,不管困難有多大,都可以克服;不管問題有多大,都可以解決。如果摻雜了別的其他東西來搞所謂的創新,那這個創新不會長久,也不可持續。”陳冀平表示,“為人民服務”是政府創新的不竭動力。只有這樣,政府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政府出臺的措施才能落實,才能有效。

熱詞:

  • 政府創新
  • 辦公室
  • 政府工作
  • 運動式
  • 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