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昆明農村學校師生總動員 養豬種菜解決吃飯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3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想讓孩子們“吃好”,只有自己動手

    對一個農村中小學校長來説,最困窘的莫過於食堂簡陋,學生每天的兩頓飯都是幹腌菜和洋芋。

    所以,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鄉永靖中心小學的校長劉紹玉認為,讓孩子們“吃好”是她的工作重點之一。

    永靖中心小學坐落在離昆明市區30公里的高寒山區,山高坡陡,交通、通信都不發達,學生居住地分散,上學路途遙遠,最遠的學生上學要走20多公里,是個典型的貧困山區農村寄宿制小學。儘管2007年在教育部門的幫助下,學校建起了新的教學樓,但生均50元的住校生生活補助,讓劉紹玉十分為難。

    “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劉紹玉四處遊説,終於為學校“爭”來了6.8畝地,全校師生總動員:低年級的拔草,高年級的挖地,在幾畝地上建起了一排豬圈和4個大棚種蔬菜,根據季節提前育好苗,讓大棚一年四季的蔬菜都不間斷,“好的學生吃,壞的豬吃”。

    每年學校收穫西紅柿、蓮花白、白菜、蘿蔔、青菜、茄子等蔬菜20多噸,出欄生豬45頭。劉紹玉對學校勤工儉學的賬目管理很嚴格,每天收來的菜都要入賬。她還自己去米店了解價格,多家比較,不讓任何一個環節出漏洞。她的精心管理,使學校勤工儉學年收入達到12萬餘元,除用於改善學生生活外,還結余3萬多元,學校再用這個錢給每個學生買了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

    劉紹玉帶著記者走進熱氣騰騰的學生食堂,兩大盆黃燜雞,一鍋紅豆煮白菜,再加上炒洋芋絲和學校自己做的鹹菜,老師已經把學生們的午餐準備好了。“學校每週殺一頭肥豬,學生每天都能吃肉,很多學生週末、放假都不願回家,説學校伙食比家裏好。”劉紹玉説。

    在昆明五華區廠口鄉陡普魯小學,許多孩子也認為“學校的飯比家裏的好吃”。

    在這個海拔2000多米的山村,村與村之間的距離有6公里,當地經濟落後,有不少學生因交不上生活費而輟學。為此,校長王兆富帶領全校師生做了一件大事,把政府劃撥給學校的100多畝荒山開墾成林地和農地,種了乾果樹800多株、果樹3000多株。同時還種了苦蕎、土豆、蘿蔔等農作物,飼養了豬、羊等家畜,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學校”。這些收入全部用於補貼學生的生活費。每個學生的伙食費從每月60多元下降到每學期100元,每餐有4個菜,飯不定量。

    自己養豬種菜,解決的不光是吃飯問題

    “農村中小學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已成為農村助學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多渠道籌措經費改善辦學條件的一個重要手段。”昆明市教育局局長宋棟説,為了解決農村學校學生營養不足的問題,近年來,昆明市教育局積極鼓勵各地農村學校廣泛開展以種植、養殖為主的勤工儉學活動,養豬種菜,辦好食堂,讓學生在學校吃飽吃好,健康成長,使“建好一個基地,辦好一個食堂,救助一批困難學生”成為一項“民心工程”。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勤工儉學不僅解決了農村學生的吃飯問題,還極大地豐富了農村中小學生的校園生活。

    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鄉龍潭中心學校妥吉分校的133名學生來自8個自然村,交通不便,許多學生要步行3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因為學校離市區較遠,食堂買菜困難,學校也沒有足夠的經費讓學生吃好。為此,學校將雜草叢生、荒蕪已久的土地利用起來。5年來,學校師生靠自己動手,將這些空閒的土地改造成勤工儉學基地,建了蔬菜大棚,飼養了鴕鳥、野豬、兔子、孔雀、火雞等具有經濟價值的動物,讓這些從沒去過城市動物園的農村學生擁有了一個妙趣橫生的“動物園”。

    昆明市盤龍區松華鄉雙哨中學,在盤龍區勤工儉學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如今已經建成一個有280畝勞動山地,1000多只小雞,250多頭豬仔,1個蔬菜大棚的勤工儉學基地,每月向學生免費供應800個雞蛋。這個養殖示範基地,對全區農村學校養殖和當地農民勞動技能培養起到了輻射作用,周邊的農民主動到學校購買豬種,學技術,發展養豬業。學生們每年在基地參加勞動實踐教育,學會了培土、蓋膜等技術,回到家便成了村、組和家裏的“科技示範員”,既學到了技術,也培養了熱愛勞動的品質。

    “幾年的實踐證明,寄宿制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不僅沒有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反而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對抓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起了促進作用。”劉紹玉説,永靖中心小學在西山區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中多次取得優異的成績,畢業班學生在西山區教科所組織的統一檢測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表彰和獎勵。

    據悉,截至目前,昆明市開展勤工儉學學校達1259所,其中農村學校978所。昆明市投入勤工儉學基地建設資金1411萬元,建設基地1185個,面積21066畝。全市勤工儉學實現利潤7625萬元,其中資助的困難學生321166人次,資金3562萬元,減免學雜費928萬元,補助困難學生生活費2634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年平均投入1732萬元。33%的農村寄宿制學校肉菜副食實現自給。

    農村學校勤工儉學蹣跚前行

    “農村學校發展勤工儉學解決農村教育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但作為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的地區,昆明市勤工儉學基地建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宋棟説,勤工儉學工作重點在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寄宿制學校,自然條件差,經濟欠發達,學生貧困面大,學校開展勤工儉學需要資金扶持,才能滾動發展。同時,部分學校的勤工儉學基地被建蓋教學樓、宿舍佔用,學校無土地。有的學校撤點並校後學生人數增多,原有的基地已不能解決學生吃菜問題,需擴大基地面積。其次,隨著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扶持與投入,減免了農業稅,農民把土地看得很重,政府要調劑劃撥土地給學校的難度越來越大。此外,很多學校由於編制緊張,基地只能由學校教師兼管,增加了教師工作量。有的是外聘當地農民來管理,但由於缺少文化和科技知識,不僅管不好,還增加了勤工儉學的成本。

    為此,新出臺的《昆明市中小學勤工儉學管理辦法》規定:地方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多渠道解決勤工儉學用地問題,保證學校基地達到小學5畝,中學10畝的標準。學校佈局調整中調出的土地、校舍等,由縣級教育部門統籌規劃,用作中小學勤工儉學基地。不得隨意出租、轉讓或用作它用。勤工儉學增加的收益,主要用於改善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營養水平,補助家庭困難學生、改善師生福利,以及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和辦學條件改善等。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得因農村學校勤工儉學勞動實踐收益的增加而減少學校正常的教育經費。應安排部分資金用於農村學校勤工儉學基地建設,並做到逐年增長。學校勤工儉學收入,任何部門不得統籌和挪用。勤工儉學收入的支出,要堅持增收節支的原則,杜絕不合理開支。學校要向師生定期公佈勤工儉學收支的情況,接受師生監督。

熱詞:

  • 昆明
  • 農村
  • 寄宿制學校
  •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