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媒體調查早教行業 無資質機構借西方新詞騙家長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6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前,不管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還是在嘉興等二三線城市,早教市場都異常火爆,市場份額已經達到千億元規模。

  一位知情者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了早教市場“圈錢”的內幕,即從早些年的嬰幼兒雙語教育、珠心算、強化記憶等,到近兩年的“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教銀行論”、“皮紋測試”、“捕捉嬰幼兒敏感期”等理念,都從來沒有離開過西方實驗室。現在的早教培訓機構用那些零散的沒有被科學論證的舶來數據,讓大量望子成龍心切的年輕父母動輒幾千上萬的花大錢。

  西方實驗室數據成國內早教賺錢“法寶”

  早教機構通常説,西方大學研究機構通過對0~6歲各年齡段孩子的實證案例研究,家庭早期教育投入越大,他們在20~60歲時的成就越大,家長的回報就越多。

  同時,一些早教機構把國外大學生命信息學科研究的一些數據引進來,採集孩子的掌紋及指紋,分析各种先天遺傳的差異和特質,並由此來反映被檢測者大腦發育、皮層狀態和灰質的分佈情況,進而判斷出嬰幼兒的“最優發展方向”,開出診斷培養清單。

  更有甚者,他們用“捕足嬰幼兒敏感期”理念迎合年輕家長的心理孩子發育成長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在其對外界事物的敏感期,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與刺激引導,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們舉例説,猶太父母在孩子啟蒙階段,會在《聖經》上涂些蜂蜜,孩子舔後發現《聖經》是“甜的”,以此不斷激發其求知慾望;美國前總統布什的母親,為了讓布什從小養成閱讀習慣,每天把自己的讀書時間調整到孩子放學的時候。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教銀行論’等都是一些偽早教理念。”北京市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馬學雷一針見血地説,現在社會需要理性思考與應對早教機構倡導的各種理念。人生本來不是一個攀比的過程,在0~3歲剛起步階段,就鼓吹用百米衝刺的方式來代替人生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長跑”,是極為不負責任與不妥當的。

  因為,國內早教機構最多成立了十多年時間,沒什麼研究成果,多是借助西方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研究,有一部分簡略的研究成果和相關測算數據介紹,但沒有更詳細、具體的研究文章或科研成果。一門學科的研究建設是極為嚴謹的事情,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檢驗與更多的實證分析。

  顯而易見,民辦機構一直牽著中國早教市場的鼻子走。西方實驗室數據成為他們賺錢的“法寶”。據分析,偽早教理念的産生、催化與廣為傳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商業教育機構在利益驅動下炮製的一些迎合民眾心理的概念。它在加劇學生家長焦慮的同時,更變成了有關機構賺錢的華麗外衣。

  家長盲目跟風,把開發孩子潛能的責任交給早教機構

  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教育專家郭彬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國現代家庭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些家長沒有主見與方向感,社會上流行什麼,家長就讓孩子學什麼,讓那些偽早教機構鑽了空子。

  積極報早教培訓班的家長多是這兩類:一類是生活壓力大、育兒焦慮大的年輕家長,平時忙於奔波,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託給早教機構。

  另一類家長是獨生子女家長,他們沒有什麼養育嬰幼兒的經驗,自己生活能力不強,對孩子要求還高,顯得十分盲從與無措。他們往往相信早教機構牌子那麼大,經驗肯定豐富,以為花大錢就能免除自己的育兒焦慮。

  記者詢問了幾名報名親子班的家長,有的家長説,他希望孩子通過參加親子訓練班以後更健康更快樂;有的家長則期望嬰幼兒參加早教對今後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有的家長不知道送孩子上早教的目的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家孩子也就跟著上了;有的家長則像在商場買電視機安好就可以看節目一樣,期待孩子上了培訓班在思維、習慣、人文素養等方面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花了大錢就能買到孩子的早期開發,就能緩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焦慮嗎?

  “每個嬰幼兒在不同生長髮育階段有其特定的規律與一些未被挖掘的潛能。年輕父母自己不關注孩子,倒把培養發掘孩子潛能的責任交給社會上的早教機構。這不太可能吧?”在多家早教機構擔任過人力資源總監、運營總監的張慧子説,每家早教機構都有特定的盈利模式,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實現利潤最大化。這種信息不對稱、目標不一致的現象最終導致家長期望值大打扣折,“實際上,家長花了很多的錢不一定達到預期目標”。

  以諮詢公司名義搞早教沒有教育資質卻能圈大錢

  早教的特點是,在孩子身上的投入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明顯效果,長期效果也缺乏有力數據證明。這讓早教機構有了高收費、以好的教育之名忽悠家長掏錢包的“空間”。

  目前早教市場的狀況是,收費高昂,早教機構與父母的糾紛時有發生。

  同時,早教機構未納入教育部門的監管,工商、稅務等部門只是監控其經營、納稅情況;收費標準不一,未經物價部門統一審核;早教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無證上崗現象嚴重等。

  據記者調查發現,國內早教機構的資質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幼教集團向前延伸至0~3歲嬰幼兒的教育,有一定的幼師與教育專業基礎;第二種是各種培訓學校向早教領域延伸業務,雖然不是專門針對早教的,但在培訓場地、師資與管理上具備一些教育的基本條件;第三種是以諮詢公司名義從事早教業務的。

  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第一種、第二種資質類型的主體機構需要經過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備案。第三種資質類型的早教機構只需要在工商行政部門註冊即可。市場上大部分早教機構屬第三種資質類型。它們在工商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中以兒童心理、發展諮詢為名,打擦邊球進行登記、註冊,實際上在從事早教業務。

  再加上很多年輕家長送嬰幼兒報名或進行親子培訓時,沒有仔細查看早教機構的營業執照與合同,導致了不少糾紛。這都加劇了家長們的焦慮和無所適從。

  早教列入學前教育範疇就能緩解家長焦慮?

  網名叫“高欣婷”的人士認為:“很多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結果輸在了終點線前。過早地讓嬰幼兒接受各種教育功利化前移的壓力,就像橡皮筋一樣繃緊的時間越長斷得也越快。”

  説雖然這樣説,但在早教機構強大的宣傳攻勢下,望子成龍的家長保持冷靜並不容易。有人提出,除了從觀念上引導年輕家長外,有關部門是否也應及早規範早教市場?

  在我國現有教育體系中,把3~6歲孩子的教育劃入學前教育,有專門的行政部門在管理,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提供保障。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則既不屬於學歷教育,又沒有劃入學前教育,處於兩不管狀態。

  馬學雷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需要打破3~6歲學前教育的狹隘定義,將0~3歲的嬰幼兒早期教育正式納入學前教育事業的範疇,統一規劃、引導與規範,明確將早期教育管理等職能歸屬教育行政部門,參考民辦幼兒園的設立程序,明確早教機構的性質屬於民辦非企業單位,由民政部門註冊設立,對早教機構從業人員資質進行審查。從事早期教育的工作者必須持有育嬰師或教師資格證書,早教機構必須配備醫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等。同時,主管部門要負責監督、評估和指導早教機構的保育、教學工作。

  據了解,成立早教協會,定期組織學習,進行辦學指導、行業自律與資源共享等事宜,有關部門正在籌劃之中。一方面是對早教師資的認定,引導社會機構做到早教老師持證上崗,倡導早教老師朝更高的專業水平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是利用行業組織的非行政力量與市場的無形之手評估早教機構辦學實力與水平,優勝劣汰,把那些只想賺錢不做教育的害群之馬驅逐出早教市場。

  有關部門表示,要促進科學的家庭早教觀念在更大範圍內普及,建議年輕家長在選擇早教機構時克服焦慮心態,一是考慮家庭的經濟狀況量力而行;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與興趣;三是擦亮眼睛,多到不同的早教機構進行試課、考察其辦學特色與專業化服務水平,排除一些偽早教理念的干擾。

熱詞:

  • 媒體調查
  • 早教行業
  • 無資質機構
  • 借西方新詞
  • 騙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