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貧困地區學校供餐機制正建立 25%學生有饑餓感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2日 05: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四地區學生營養發育情況(以13歲為例)

  男生平均身高比2010年高出1.4厘米,女生平均身高高出2厘米

  男生平均體重增加了1.4公斤,女生平均體重增加了1.6公斤

  學生饑餓感程度降低

  2010年,調查中72%的學生表示有饑餓感,33%的學生每天都有饑餓感

  2011年,調查中25%的學生有饑餓感,不足8%的學生每天都有饑餓感

  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對青海、雲南、廣西、寧夏等西部省區的調查,以學校供餐保障學生營養已成為當前各級政府的共識。隨著各級政府不斷增加投入,以及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等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明顯提高,這些地方學校供餐的基本條件正在不斷完善,學生營養攝入和體質體能顯著改善。

  四地區建立學校供餐制度

  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負責人介紹,與基金會2010年初次調查相比,2011年第二次跟蹤調研發現,四個地區都已經建立起學校供餐制度。無論是寄宿生生活費補貼的使用,還是免費午餐的試點工作,都將學校食堂作為基本平臺,提供餐食集中改善貧困農村學生的營養狀況。

  近兩年來,國家的學生營養政策持續向前推進,投入持續增加,地方政府也加大投入力度。如廣西都安縣在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國家標準之外,地方財政再給每人每天增加0.5元的補助;青海樂都縣財政列支為走讀生按照每人每天1元的標準提供1個雞蛋和1碗熱湯;而“貧困縣農村免費午餐”項目的試點地區寧夏則在國家給每人每天3元的補貼標準基礎上,由地方財政出資增加每人每天1元。

  此外,地方政府還投入專項資金用於改善學校供餐條件,加強學校食堂建設。2011年廣西都安籌資400萬元,為64所小學建設食堂、為94所學校添置廚具;寧夏西吉在2011年9月前為免費午餐試點學校改建食堂,添置廚房用具,將在2012年3月前實現全縣農村小學食堂的全覆蓋。

  調查還發現,四地區普遍將補助資金集中用於學校供餐,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學生本人的受益程度。為了提高資金管理水平,青海樂都縣2011年開始在教育局設立專門機構管理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根據學生數定期報賬。教育部門制定嚴格的食品採購、原料出入庫登記、財務審查等制度,使用統一的採購和出入庫單據。教育、財政部門不定期對學校進行檢查,保證補助資金的合理使用和學生用餐的質量。補助資金的高效使用不僅降低了學生的負擔,而且改善了資金的使用效果。與一年前相比,樂都縣的學生在學校就餐其個人所需負擔的成本下降,取消了學生繳納土豆、麵粉等實物的規定,學生只需自帶主食,而學生熱量攝入則高於2010年的87%,達到90%以上。

  學生饑餓感普遍降低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學校供餐對於改善當地學生營養的作用顯著,體質改善的效果也比較顯著。

  在營養攝入方面,青海樂都、廣西都安和寧夏西吉的學生熱量攝入普遍達到推薦量的80%以上,顯著高於2010年調研時66%的水平,鈣、鐵、鋅等營養素的攝入量大幅增加。學生自身的主觀感受也在發生變化,饑餓感普遍降低,對校餐的滿意度普遍提高。此次調查的學生中有饑餓感的僅佔25%,每天都有饑餓感的學生不足8%;而2010年的調查中72%的學生表示有饑餓感,33%的學生每天都有饑餓感。在廣西都安,100%的學生認為伙食狀況比2010年有改善,在寧夏西吉這一比例也達到85%。

  與2010年調研組在同一地區同年齡段的數據相比,四地區學生的營養不良狀況正在改善。以13歲為例,此次調查中,男生的平均身高比2010年調查的數據要高出1.4厘米,女生平均身高高出2厘米;男生平均體重增加了1.4公斤,女生平均體重增加了1.6公斤。但是,與2005年全國農村同一年齡段的學生相比,四地區學生的平均身高、體重還有一定差距,仍以13歲為例,男生的平均身高比2005年全國農村男生的平均水平低9.6厘米,女生低7厘米;男生的平均體重比2005年全國農村男生的平均水平輕6.6公斤,女生輕5.4公斤。

  食堂承包加重學生負擔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負責人介紹,迄今為止,一個中央政府全力推動、地方政府實踐創新、研究組織智力支持、民間組織和企業積極參與、媒體持續關注和報道,共同關注解決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問題的良好模式已經形成。但由於學校供餐所涉及的點多面廣,各地的管理規範和運作水平參差不齊,也影響到政策的執行效果和學生的受益程度。

  調查發現,部分地區將學校食堂承包經營,雖然降低了學校用於食堂運行的支出,但加重了學生的就餐負擔,也使學生營養改善的效果打折扣。在雲南尋甸,學校將食堂承包出去,由承包人負責經營,學校不僅減少了食堂運營的開支,而且還可以收取承包費。但是,與青海樂都、廣西都安和寧夏西吉的學生相比,尋甸的學生每月就餐其個人所需支付的費用為50元左右,遠高於青海樂都學生平均約30元的支出水平。且尋甸的食堂根據本地的生活習慣僅提供每日兩餐,而其他地區的食堂均提供每日三餐的伙食供應。在營養攝入方面,雲南尋甸的學生熱量攝入僅為推薦量的68%,也遠低於其他三地區的水平。

  此外,部分地區在管理上缺乏統一明確的規範和因地制宜的考慮。例如,對於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的管理,雖然各地已經逐步將資金用於學校供餐、改善學生營養上,但是仍然缺乏統一明確的政策安排。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負責人表示,貧困學生營養問題的社會關注度高,而學校供餐的管理難度大。要將好事辦好、回應社會的關切和期許,還需要從制度規範和管理運行上著力探索,使增加的政府投入産生最大績效。基金會根據調查情況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議:一是整合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和免費午餐的資源使用;二是將管理的規範化與供應的本地化結合起來;三是建立補助水平的動態化管理機制;四是在貧困地區採取以區域瞄準替代人群瞄準,擴大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的受益人群和學校供餐的受益範圍。

熱詞:

  • 饑餓感
  • 學生營養
  • 學校食堂
  • 學生負擔
  • 男生
  • 2010年
  • 貧困地區
  • 寄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