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著力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0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十二五”規劃綱要對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作出了部署,要求充分發揮不同地區比較優勢,促進生産要素合理流動,深化區域合作,推進區域良性互動發展,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貫徹落實這一要求,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資源稟賦不同,發展優勢各異。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生産要素成本相對較低,應在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和發展科技教育等方面苦練內功,增強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同時,注重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如重慶、成都、西安之間的戰略合作,形成聯動和帶動效應,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東北地區礦産資源豐富,黑土地、濕地、森林和草原資源保有量位居全國前列,應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製造業,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利用産業和科技基礎較強的優勢加快經濟振興。中部地區承東啟西,處於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地位,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産業基地,應加快構建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和沿長江中游經濟帶,促進人口和産業集聚,重點推進城市群、城市帶、經濟區發展。東部地區具有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先行優勢,應注重發揮技術創新對於培育産業國際競爭優勢、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作用,將優勢産業向高端延伸、將龍頭企業推向全球市場。應合理高效運用自然資源,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完善市場機制,促進生産要素合理流動。促進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區域優勢互補,提高經濟整體發展質量和效益,離不開健全的市場機制。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在完善市場機制上下功夫,目前應強調兩個方面。一是糾正要素價格扭曲現象,用價格杠桿引導各類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總財富增加。二是正確應對生産要素供需的結構性變化。內陸地區隨著經濟規模擴大、産業結構調整,對勞動力等生産要素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之人文習俗、生活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對勞動力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會帶來區域産業結構、就業結構等一系列變化。各地應遵循市場規律,利用不同地區對要素需求的差異,拓展地區間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空間,引導和促進區域間生産要素合理流動。

  統籌區域功能定位,促進協調互動發展。統籌區域功能定位,有利於規範開發秩序、控制開發強度,避免區域間盲目競爭,促進協調互動發展。根據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從2005年起,國家陸續設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並對其進行了功能定位。如上海浦東和天津濱海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側重探索體制機制改革;重慶和成都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側重公共事務改革和城鄉統籌,著力探索“大城市帶動大農村”的城鄉均衡發展模式;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側重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深圳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不僅在經濟改革上延續原有經濟特區的優勢,還把解決社會民生問題置於重要位置;瀋陽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側重新型工業化,著力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應在明確功能定位的基礎上,通過促進要素流動、産業轉移等手段引導産業結構調整,使區域分工更合理、競爭更有序、合作更有益,促進區域協調互動發展。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熱詞:

  • 生産要素
  • 區域發展
  • 武漢城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