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農夫市集受青睞 消費者參與蔬菜種植過程獲信任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8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1月28日消息(記者焦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十多家承諾不使用農藥、化肥和激素的農戶一起來練攤這裡有新鮮美味的蔬菜瓜果和雞蛋,自然健康的幹貨茶葉和米麵雜糧。"

  近期,不斷有這種專賣有機食品的市場廣告出現在網上。這樣的市集有一個專門的稱呼:"農夫市集"。

  這個所謂的"農夫市集"與從前農村的集市非常類似,都是自發組織形成,賣的都是自家産的農副産品,也都是所謂"有機"、"無公害"。只不過這個"農夫市集"的時間和地點並不固定,都是由網上發佈。同時這個"農夫市集"可能還會賣一些其他地區的産品,還會有一些關於食品安全的演示和講座等活動。

  儘管"農夫市集"出現時間不長,時間和地點還不固定,但卻頗受一些有機食品愛好者的青睞。那麼,這種"農夫市集"到底什麼樣?

  消費者:多少錢?

  農戶:5塊6毛錢。這個是有機農場裏的農夫種植的,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沒有添加劑、染色劑的,尤其你看像這種柿子是自然生長的。

  茂名的蔬菜、廣西的芝麻、天津的大米……在農夫市集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有機農産品琳瑯滿目。像這樣的由一群公益愛好者發起的農夫市集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經風生水起。市集的時間和地點往往並不固定,而是通過微博發佈。北京市民張女士已是多次參加農夫市集的活動。

  張女士:我來過五六次了,東西吃著味道還不錯,尤其一些雞蛋、肉、奶、菜質量不錯。

  記者:你覺得這些還是比市場上有些東西安全一點?

  張女士:口味不一樣,他賣什麼做什麼的,我跟他直接溝通,這樣效果會更好。一般一個月要去一次,這樣家裏的菜、雞蛋都是,而且他們有送貨,挺好的。

  市集組織者告訴記者,活動發起的目的,就是想為社區居民和菜農之間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滿足消費者對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追求。

  市集組織者:農民生産出來的産品他還比較發愁賣不掉或者不知道賣到哪,現在是讓他提前找到消費者,讓城市裏的市民,提前預定了他農村的産品,然後讓他按照我的方法來種。種的過程中不要打農藥、大要打化肥。

  據了解,組織市集的志願者雖然來自不同行業,但都對有機食品青睞有加。他們會對進入市集的農産品進行考核篩選,確保入圍的都是貨真價實的綠色農産品。儘管超市的貨架上認證的有機食品並不少,但是由於我國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眾多,難免魚龍混雜,消費者有時並不買賬。那麼,這類以"有機"、"綠色"為標榜的農夫市集憑什麼讓消費者放心呢?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其實,無論是帶有"有機"字樣的北京農夫市集,還是帶有自然生態標簽的深圳農夫市集,銷售的農産品實際上並沒有太多有機認證的信息,甚至也沒有相關部門的檢測報告。然而,為了讓消費者信任,這類農夫市集往往大打透明牌。廣東菜農就曾邀請消費者參觀、甚至參與蔬菜的種植過程。

  廣東菜農:所有的種植過程都可以透明和公開,甚至是讓所有的我們的消費者參與,這樣來解決食品安全的一個不透明的環節。

  農夫市集給了生産優質農産品的中小農戶直接對接消費者的機會,讓付出很快有了回報,也讓對食品安全充滿焦慮的城市人吃上了放心食品。但有專家指出,儘管有農戶的公開透明做擔保,實際上誰也不敢打包票農夫市集上的農産品不會魚龍混雜。

  浙江省社科院社會所副所長楊建華:比如直接從田野上來它應該不留有農藥的殘留物,或者這個土壤不含有重金屬等等,都需要經過檢測。否則的話,沒有這樣一個層層的把關環節,也難説從田野走向餐桌的食品就是合格的。

  "農夫市集"亮相北京等地 為社區居民和菜農搭建平臺

  作者:焦瑩

熱詞:

  • 農夫
  • 蔬菜瓜果
  • 蔬菜種植
  • 市集
  • 消費者
  • 有機食品
  • 農藥
  • 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