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社區支持農業”模式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秦華江 王笛)今年44歲的虞宏濤是北京市的一名公務員,但卻對當“農夫”情有獨鍾。由於在“小毛驢市民農園”包了一塊30平米的土地,幾乎每個周末他都要驅車40公里,去農園照料瓜果蔬菜,感受把酒問農桑,忘憂天地間的快樂。

  這是中國城裏人近幾年“農夫情結”的一個縮影,專家認為,像“小毛驢”採用“社區支持農業”運作模式的農場,越來越受到城市居民歡迎。拒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大中城市的城鄉接合地區,這樣的農場有兩千多家,在北京、上海、江蘇南部及成都等較為發達地區,更為風靡。

  據北京小毛驢市民農園副總經理黃志友介紹,農場提供蔬菜配送和租地兩種服務。2009年剛開始運營時,農場僅有37戶預訂了配菜服務,租地達17戶,而在2011年,配菜已達460戶,租地已有260戶,“需求十分旺盛,可惜土地資源的瓶頸突破不了。”

  “社區支持農業”指社區的每個人對農場運作作出承諾,讓農場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為該社區的農場,讓農民與消費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擔糧食生産的風險和分享利益。

  “這種模式的概念起源於瑞士,風行於日本和歐美,屬於精品農業,集安全生産、休閒與觀賞功能於一身。”南京農業大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余德貴説,這類模式的核心在於消費者參與,在日本,這樣的“社區支持農業”契約有15萬份。

  余德貴説,“社區支持農業”模式的盛行不是偶然的,物流成本過高、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以及網上虛擬農場的熱捧,都構成了該模式盛行的原因。

  據了解,北京小毛驢農場採用計劃性生産模式,消費者先交菜金,農場按照客戶需求的菜品種植,定價也是固定的,農場可以賺取10%的利潤。農場蔬菜全部是有機生産,不用農藥,採取人工捉蟲、配營養液殺蟲。此外,農場還採取多樣性種植,如農場喂豬和雞,一方面提供農家肥,一方面確保生態穩定。

  除了經濟意義,“社區支持農業”模式也有社會和教育意義。一直從事日語翻譯工作的廖芬芳也是農場常客,兩年來,他們全家幾乎每週都會去農場耕種。“夕陽西下時,看著兒子還在捉蟲子、擺弄花草,老公坐在鋤頭上抽煙,心裏特別開心,感覺全家人好像回到了男耕女織的年代。”

  談起農耕的魅力,廖芬芳提起一個詞。“在翻譯日語時,我看到 身土不二 這個詞。後來輾轉才知道,原來這句話是來自漢傳佛教。正如這個詞表達的那樣,耕種時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和自然不可分離。”

  長期關注“社區支持農業”模式發展的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呂新雨認為,“社區支持農業”可以實現城鄉在某種程度上的互哺,作為生産者的農民和消費者的市民可以建立信任,進而使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焦慮在某種程度得以緩解,城裏人也可以體會農民的心境。

  “參與農耕教會了我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節制慾望、與人為善”,虞宏濤説,“小農場帶來的更大收穫是明白了農民的擔憂、需求和艱辛。” 

熱詞:

  • 生態穩定
  • 社區支持農業
  • 小毛驢
  • 農場
  • 農夫
  • 廖芬芳
  • 租地
  • 農民
  • 種植
  • 農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