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簡易樓改造每戶加大8至15平 將惠及30萬戶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17: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平改坡”讓房屋更舒適。 TAKEFOTO供圖

  “簡易樓改造家庭戶均面積新增8平方米至15平方米”、“節能抗震改造居民不需搬出”……昨天下午,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四場新聞發佈會上,市住建委、市市政市容委、市財政局、市重大辦、東城區有關負責人就“老舊小區節能保溫抗震加固綜合改造”這一主題詳加詮釋。記者們把多數問題都拋給了市住建委副主任張農科。

  核心提問1

  面積變化

  戶均新增8至15平方米

  市住建委副主任張農科昨天在發佈會上透露,為最大限度地照顧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本市今年啟動882棟簡易樓改造工程,改造後的住宅套均面積預計可新增8平方米至15平方米,讓居民住得更寬敞。

  本次改造工程的一大特點是可以適當增加樓內面積,簡易樓住宅戶型面積偏小,在有些建築年代較遠的簡易樓內,住在同一樓層的居民甚至還要共用廚房、衛生間,他們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十分迫切。

  張農科強調,對於改造後每套住宅比改造前增加的面積,居民只需支付成本價,相當於新買了8平方米至15平方米住房面積,這些合法增加的面積將會被記錄到房屋産權證中。“這次改造從平面上、垂直上,縱向和橫向都可以加建出一些房屋面積來。”張農科解釋,對於縱向增加出來的樓層,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未來考慮用作保障房由政府回購。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將啟動全市882棟簡易樓改造,實施15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房屋改造工程,統籌解決好抗震節能、設施配套、停車管理等問題,力爭到2015年全面完成1582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據測算,這項工程將惠及30萬戶、共計100萬市民。

  核心提問2

  費用誰出

  政府出資佔大頭

  張農科説,預計把882棟簡易樓改造成符合現行標準的、安全的房屋,每平方米需要1萬元到1.5萬元。

  改造的費用誰來承擔?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韓傑給出答案這項工程以政府投資為主,其他有關的社會群體共同來承擔。其中,政府主要負責節能改造的資金,比如熱計量設施。在諸如地下室的改造、安防系統的安裝等,需要産權單位、業主和社會利用住房維修基金、專項投資資金等多方面進行籌措。韓傑説,如節能改造方面,根據市住建委測算320元/平方米的改造標準,市級財政每平方米補助100元,中央財政每平方米補助45元,區縣財政籌集剩餘資金。另外,老舊小區改造後同步實行供熱計量改造,實現獨立單元可以分戶計量。市市政市容委委員李楠表示,改造後不會增加居民的取暖支出。“熱計量得出的收費數額,如果高於原來按面積收費時的數額,居民取暖仍可按照費用較低的計量方式計費。”

  東城區新聞發言人徐熙表示,需要居民負擔費用的,可歸納為三“點”:“大一點”,即按照每戶增面積後,超過一定面積需要居民出部分費用;“近一點”就是根據安置房的位置價位適當有所差別;“好一點”則是停車泊位等設施,需要市民自己負擔。

  核心提問3

  是否搬家

  節能抗震改造無需搬家

  張農科透露,去年相關部門就已經啟動了抗震節能綜合改造的科學實驗,實驗的目標就是不干擾業主的正常生活。改造過程中市民不需搬出來,日常生活不會受到干擾。由於改造採取工業化架構方式,所有的構件都在工廠生産,然後拿到現場進行組裝,這種方式不但對業主的生活干擾少,而且工期短。“一棟3000平方米的建築,住宅産業化改造只用了一個半月。”

  核心提問4

  電梯加裝

  難在業主能否統一意見

  對於北京很多6層以下的老舊樓房沒有電梯的問題已成為影響居民生活的老大難問題。雖然市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議,該問題多年來仍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對此,張農科解釋,老舊住宅樓的上下樓問題是全世界的難題,目前的難題不是難在技術上,而是難在居民意見是否統一。去年,北京市建設委、市規劃委等多部門就已經發佈關於老舊住宅樓增設電梯的意見,從政策上已經明確:只要業主都同意,老舊樓房就可以增設電梯。

  “一部電梯從購置到改造,總體花費需要約70萬元,加上運行的成本和維護資金,費用不是小數。”張農科説,住戶有沒有承擔能力是個難題。另外,每部電梯按照北京目前的市價最低的運行成本是一萬六,錢誰出?保證電梯的日常使用,後續的錢又從哪來?

  張農科説,如果大家都統一思想,建立電梯維護的長效機制,“老舊樓房加裝電梯,沒有任何制度上的障礙”。

  本報記者 吳楠 左穎

  現場尋訪

  “老樓加了保溫層管大用了”

  最近經過勁松三區的人會驚奇地發現,這個老社區裏好像突然多出了幾棟“新”房子鮮艷的紅色外墻在冬日的陽光下格外醒目。

  “第一次看到樓的外墻時,我也大吃了一驚,真以為自己又搬進了新樓呢。”説這話時,家住323號樓5單元的劉俊惠笑了。

  64歲的劉俊惠在323號樓已經住了17年,一套小兩居,是單位分的房子。

  隨著時間流逝,新房變成了老房,煩惱也就産生了。“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屋子冬冷夏熱。”劉俊惠説,一到冬天,屋裏的溫度也就18攝氏度上下,“得穿著棉襖、開著電暖氣”。可夏天又熱,“兩部空調同時開也不涼快”。“幸虧趕上政府免費替我們改造房子。”

  去年3月下旬,小區居委會傳來消息:政府免費對323號樓進行試點改造工程。去年4月開始挨家挨戶加裝外墻保溫,並免費更換塑鋼雙層玻璃窗。“國有施工隊就是規矩,專門有個質量檢查員,拿著吸鐵石驗收窗框鋼筋達不達標。”劉俊惠的老伴李奎興跟著施工隊看了半天,才發現自家以前的窗戶根本不是鋼筋的。

  就這樣,包括323號樓在內,勁松三區有6棟樓,共1053戶住戶,都進行了免費的老樓改造。

  現在,劉俊惠穿了一件薄針織衫,愜意地坐在家中,廚房的溫度計顯示屋內有23攝氏度,而過去常用的電暖氣,已經被閒置在臥室的角落裏。“改造加了保溫層,管大用了。”劉俊惠老兩口説,如今家裏冬暖夏涼,特別舒服。趙瑩瑩 J201

熱詞:

  • 張農科
  • 簡易樓
  • 平改坡
  • 外墻保溫
  • 徐熙
  • 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