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業設置與學生就業率挂鉤 高校越來越功利化?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6日 0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聞背景

  近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做好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就業率與專業命運挂鉤,並不是個新話題,教育部此前也有類似要求。上述通知的下發,再次引發人們熱議。贊成者説,有些華而不實的“誤人子弟”專業,早該清退;反對者則質疑,過度強化大學的人才技能培訓這一功能,勢必將大學功利化。  

  在此背景下,近日,由南開大學承擔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研究》結果公佈。課題組用比較翔實的調查數據揭示出大學生就業與大學教育關係,認為:大學不是職業學校,不能唯就業論,但是在學生就業方面也應有所作為。

  一問:這是唯就業論嗎?

  編輯:近日教育部下發通知,提出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這會不會導致純粹以就業率決定專業生死?對於定位不同的學校、專業是否應該區別對待?

  記者: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專業設置和調整相挂鉤,並不是一個新鮮提法。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在不同場合發表過類似觀點:“對就業狀況不佳的專業,要切實採取有力措施予以調整。”

  天津大學招辦主任李振宇認為,高校的專業設置應根據國家産業結構調整和自身學科發展的需要進行主動調整,而不是以就業率為標準進行被動調整。政策應該對綜合類院校、專業院校、高職院校等進行細分。以職業技術教育為主的高校,應該面向社會需求,緊緊抓住對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對於就業率的考核可以防止學校盲目擴大辦學規模,同時結合用人單位需求靈活進行專業培養方向的調整。

  熊丙奇:將就業率與高校專業“生死”挂鉤的做法,值得商榷。首先,如果過分強調初次就業率,大學必然狠抓畢業生就業,甚至不惜將畢業這一年變為就業年,不安排任何課程,讓學生去實習或找工作,大學教育將嚴重縮水。

  其次,不同大學有不同的辦學定位,985高校、211高校這類院校,應該實施精英教育,以能力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教育學校則以就業為導向。如果都用就業率評價大學辦學,無疑將把所有學校都變為職業培訓所。而且,隨著跨專業就業增多,就業率的高低其實很難與專業的好壞畫等號。

  再次,大學的基礎學科、專業,不能僅因社會需求,而決定是否舉辦,反之,在社會需求不足、基礎學科不受學生歡迎的情況下,政府應該加大扶持力度,通過特殊政策,保障這些學科的發展。以就業率定專業“生死”,不但讓某些基礎學科岌岌可危,還將使學校在追逐社會熱門中迷失辦學方向。

  二問:就業該由誰負責?

  記者:現在的畢業生都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能否成功就業,個人能力很重要,但是也受大環境影響。除了個人努力,還有哪些主體該對大學生就業負起責任?

  閆廣芬:就業難或就業危機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解決就業問題,牽涉到多個責任主體,如個人、大學、用人單位、政府、家庭等。

  南開大學承擔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研究》,調查問卷髮放學校涵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及985、211和一般普通高校共120所,選取6000名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有99所高校的5201名學生回復了有效問卷。 

  調查發現,50.5%的大學生認為就業應由個人負責,其他選項由高到低依次排序為:國家(26.3%)、學校(10.5%)、其他(12.6%)。可見,一半的學生在就業壓力面前,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把責任歸於自己,認為個人能力是就業的主要影響因素。應該承認,學生在就業認識上所表現出的這種主體性,不僅是就業所急需,而且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最根本的特徵。

  大學在學生就業方面如何作為?我認為這需要大學處理好兩大關係:一是理順與政府、用人單位的關係;二是改革自身的教育模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同時,用人單位不單是人才的消費者,也是人才的培養者。用人單位的責任在於為大學發展提供支持,將人才的需求反饋給教育決策部門,併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至於政府,能否通過調整專業,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顯然,問題並不如此簡單。政府要賦權于大學,還需充分利用其擁有的權力與調動資源、整合信息的能力,為大學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與環境,給大學以政策和財政支持並適度引導,而不是主導或控制大學的發展。 

  就業困難既是當前遇到的問題,也是理順大學、用人單位與政府之間關係的機遇。把握住這種機遇,將會在三者之間出現一種新型關係,而這種關係對任何一個主體都將産生積極影響。

  三問:高校會變技校嗎?

  記者:畢業生就業壓力要求學校更加注重專業技能培養;但另一方面,高校應該是思想的殿堂,不能僅僅停留在實用層面。那麼,在實際操作層面,比如課程設置,培養方式等,兩種目標會面臨一定的衝突。請問,這個矛盾應該怎麼解決?

  楊克欣:要解決這一矛盾,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大學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必須明確大學不是職業學校,更不是職業培訓機構或專門人才培養機構。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學在學生就業方面無所作為。相反,大學需要調整發展思路。為社會也為大學本身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首先,大學應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教給學生廣泛適用的技術、寬廣的志趣視野,這些對任何職業都有持久價值;其次,大學應培養專業智慧。專業智慧訓練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再次,大學還應幫助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和批判性知識;最後,大學還應教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學習精神——獲取知識的持續興趣和持續學習的意願、方法。

  對大學教育目的認知,不同類型、層次學校的學生選擇基本一致,依次排序為“全面提升學生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34.7%),“為社會服務、促進社會發展”(23.4%),“以學生就業為目的”(15.5%),“專業知識學習”(14.2%),“滿足人的內在精神需求”(9.9%),未作答(1.5%),“其他”(0.7%)。儘管在社會轉型背景下,大學充滿著不確定的、不盡如人意的諸多變化,但學生對大學教育目的的認知還是清晰而堅定的。

  我認為“育人”仍是大學的靈魂。當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或許把在學校中所學知識統統忘掉,但剩下的卻是應對未來一切變化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主體性是解決就業的前提和關鍵。

熱詞:

  • 高校專業
  • 辦學定位
  • 持續興趣
  • 教育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