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貧困線上調接近世行名義標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30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36A898547C3438f839E45ABD4024B3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中國29日宣佈,進一步大幅上調國家扶貧標準線,從2010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1274元升至2300元(2010年不變價)。

  此次80%的上調幅度為歷史罕見,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也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至1.28億人,佔農村總人口的13.4%,佔全國總人口(除港澳臺地區外)的近十分之一。

  經過此次大幅上調,中國國家扶貧標準線與世界銀行的名義國際貧困標準線的距離為史上最近。世界銀行2008年宣佈,將國際貧困標準從每天生活費1美元提升至1.25美元。

  按照29日人民幣市場匯價1美元兌6.3587人民幣計算,中國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大致相當於每日1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考慮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上調,以及中國國家扶貧標準線的繼續動態提升,中國國家減貧行動更與世界接軌並將超過國際名義基準。

  改革開放33年來,中國政府多次上調國家扶貧標準,最近更是連續3年上調。2009年,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從2008年的1067元上調至1196元,2010年隨CPI上漲而再上調至1274元。

  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內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國家貧困標準線相當於“吃飯線”,是以卡路裏計算得到。而目前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已經發展到了多維度,不僅保障貧困人口的吃飯問題,還要使貧困人口獲得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的公共服務。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力指出,中國國家扶貧標準上調反映了其與國家發展程度、國民收入、社會消費水平、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指標變化相適應,中國政府努力讓更多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相關新聞】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胡錦濤、溫家寶發表重要講話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扶貧開發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任務,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 >>>全文

     扶貧標準提高92% 扶貧對象增至1.28億

     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中國大幅上調國家扶貧標準線,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也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至1.28億人,佔農村總人口的13.4%,佔全國總人口(除港澳臺地區外)的近1/10。  

     【扶貧辦解讀新政】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最新解讀扶貧新標準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宣佈,根據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要求,適應我國扶貧開發轉入新階段的形勢,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1196元的標準提高了92%,對應的扶貧對象規模到今年年底約為1.28億人,佔農村戶籍人口比例約為13.4%。

      十年扶貧亮點解讀

      2001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正式公佈。十年來,我國認真貫徹實施《綱要》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使數千萬農村貧困人口走上脫貧致富的幸福大道。

     【落實成果】

      新扶貧標準: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一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將納入扶貧範圍。

      今年我國扶貧資金投入達270億元

      記者28日從國務院扶貧辦獲悉,今年我國扶貧資金投入力度明顯加大,由上年的222.68億元增加到270億元,增幅達到21.25%,增量和增幅都達到歷史最高。2011年是新十年扶貧開發綱要和“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今年以來,扶貧部門深入推進開髮式扶貧,鞏固發展大扶貧工作格局,加大扶貧投入,加快解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貧困問題,推進農村貧困地區發展。 

      貧困人口減至2688萬人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農村有2.5億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隨著《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以下簡稱《綱要》)的實施,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到2010年,全國貧困人口已減至2688萬人。

      【地方扶貧】

      山東互助資金扶貧項目惠及6.4萬農戶

      山東省從2007年開始發展資金互助項目,每個試點村由財政投入扶貧資金為引導(一般為每村15萬元),成立互助資金組織。村民自願入社,按一定比例繳納互助金。目前,山東省共有省級以上試點村603個,試點資金總規模達到1.5億元,其中省以上財政資金9800萬元,農戶自願出資5200萬元,社會捐贈等20萬元。

      雲南將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開展扶貧攻堅

      據雲南省扶貧辦發佈的數字,最近10年來,雲南累計投入省級以上財政扶貧資金168億元,全面實施整村推進、轉移培訓、易地搬遷、以工代賑、産業扶貧、連片開發等扶貧工程,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貧困發生率從29.6%降至14%。

      貴州16個縣市區納入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試點範圍

      "十二五"期間,貴州省將在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産業、茶産業、油茶産業、中藥材産業、扶貧攻堅、民生改善、生態建設等方面獲得一系列國家重大政策扶持和項目資金支持,解決投資不足的問題,這將為這些縣市區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納入試點範圍,對於這些縣加快建設經濟強縣,推進各縣市區的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視頻】
  
      
國家十年投入扶貧資金2000多億元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1986年
  • 上調幅度
  • 標準線
  • 貧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