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貧困線上調接近世行名義標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9日 19: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29日宣佈,進一步大幅上調國家扶貧標準線,從2010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1274元升至2300元(2010年不變價)。

  此次80%的上調幅度為歷史罕見,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也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至1.28億人,佔農村總人口的13.4%,佔全國總人口(除港澳臺地區外)的近十分之一。

  經過此次大幅上調,中國國家扶貧標準線與世界銀行的名義國際貧困標準線的距離為史上最近。世界銀行2008年宣佈,將國際貧困標準從每天生活費1美元提升至1.25美元。

  按照29日人民幣市場匯價1美元兌6.3587人民幣計算,中國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大致相當於每日1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考慮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上調,以及中國國家扶貧標準線的繼續動態提升,中國國家減貧行動更與世界接軌並將超過國際名義基準。

  改革開放33年來,中國政府多次上調國家扶貧標準,最近更是連續3年上調。2009年,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從2008年的1067元上調至1196元,2010年隨CPI上漲而再上調至1274元。

  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內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國家貧困標準線相當於“吃飯線”,是以卡路裏計算得到。而目前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已經發展到了多維度,不僅保障貧困人口的吃飯問題,還要使貧困人口獲得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的公共服務。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力指出,中國國家扶貧標準上調反映了其與國家發展程度、國民收入、社會消費水平、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指標變化相適應,中國政府努力讓更多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執政的中國共産黨七年前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前正在執行的“十二五”規劃綱要(2011年至2015年),更是將科學發展作為主題,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表示,適度提高貧困標準是縮小貧富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的一個重要步驟。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升世界第二,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但居民收入在國內生産總值中佔比不高,此次大幅提高國家扶貧標準對於推動改善民生意義十分重大。

  2008年以前中國政府設定兩個扶貧標準,即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1986年的絕對貧困標準為206元,2007年為785元;2000年的低收入標準為865元,2007年底為1067元。2008年,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國家扶貧標準。

  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地使全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約2.5億。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在各自的研究報告中均承認,30年來,全人類取得的減貧事業成就中,三分之二應歸功於中國。

  以2010年的國家扶貧標準測算,中國當年的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2.8%,提前五年實現貧困人口減半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而在聯合國86個自定標準的國家貧困發生率平均達37.4%。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的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説,此次中國大幅上調國家扶貧標準表明,中國政府是極其務實的,它不畏困難和挑戰,不追求數字上的減貧成績,而是更加重視扶貧減貧質量的動態提升。

  中央29日召開的會議全面部署了未來十年中國的扶貧開發工作。根據會議的部署要求,中國各地還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靈活設定高於國家扶貧標準的本地扶貧標準。這充分考慮了中國地區發展水平差異和不平衡性。

  “相信中國各級政府今後將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包括促進農業現代化、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等,努力縮小發展差距,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這對中國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大有幫助。”莊健説。

  實際上,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國家扶貧標準已經超過了世行的國際貧困標準。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説:“另外,中國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而農民擁有的土地等一些財産並沒有納入扶貧標準,如果納入,中國國家扶貧標準更超世行的國際貧困標準。”

  中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隨著國家扶貧標準的上調而擴大了4.7倍,超過了除俄羅斯以外的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人口數量,這也意味著,中國仍然屬於發展中國家,人均水平偏低,國家內部發展不平衡,離富裕國家的標準仍然甚遠。

  “這表明,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屬性依然沒有改變,它所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應該繼續與其國家發展現狀相匹配。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不應該向中國提出諸多苛刻要求。”中共中央編譯局世界所所長季正矩説。

  近些年,中國主動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發展援助,包括援建基礎設施、免除到期債務和進口關稅等。(記者任沁沁 羅鑫 王建華)

熱詞:

  • 1986年
  • 科學發展觀
  • 上調幅度
  • 標準線
  • 貧困標準
  • 世行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