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萬個為什麼》誕生50週年 第六版開始編纂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5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80年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第四版

  百餘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正聯手做同一件事情——為這個國家的青少年編纂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在這部“科學啟蒙讀物”誕生50週年之際,這項工程正式啟動,目前正處於向公眾徵集問題階段。

  “1999年出版的新世紀版《十萬個為什麼》,已經過去10多年,隨著新科學領域的發展,迫切需要對陳舊內容進行更新。”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李遠濤説。

  今年3月31日,在邀請12位院士為《十萬個為什麼》慶祝50歲生日時,出版社正式宣佈,將啟動《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的編纂工程。半年後,出版社特地選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啟動儀式。

  “1956年,黨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後,《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出版;1995年,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十萬個為什麼》新世紀版出版。這部書一直跟國家重大事件聯絡在一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協會主席韓啟德院士在啟動儀式上説。

  為編好這部書,出版方特邀韓啟德院士擔任總主編,百餘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擔任編委,數十位中國第一流的科學家擔綱分冊主編和副主編,同時還有一大批科普作家參與。他們和韓啟德院士一樣,很清楚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這部書在中國人記憶留下了怎樣的烙印。

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一看見這樸素的封面就立馬勾起我的回憶。”網友Jornol寫道。在她小學二年級那年的兒童節,媽媽帶她去新華書店,買了禮品盒一樣的一箱書給她做禮物。這最終成為她童年中最興奮的一段記憶。她把這部第四版《十萬個為什麼》當寶貝一樣,小心翼翼地沒日沒夜地翻看。

  少年兒童出版社在1980年開始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第四版,成為不少80後,甚至90後夢寐以求的童年禮物。

  唐草回憶,小時候,如果考試成績好,自己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禮物:一塊開滿藍色小花的白手絹,一盒十二種顏色的鉛筆,一條紅色玻璃心的項鏈,一套《十萬個為什麼》。

  從這套書裏,小女孩唐草知道,哈雷彗星在1986年回歸。夜晚,她站在院子裏,期待能夠看到它。結果很失望,沒能見到。想到下一次哈雷彗星再回來時,自己已經80多歲了,小女孩只好望著夜空,猜測自己80歲的樣子。

  不過,他們父親一輩的楊振武,童年時可能還沒有這麼細膩的想象。這個1955年出生的農村孩子,對科學知識了解很少。正是看著《十萬個為什麼》,他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

  “我就是看著《十萬個為什麼》長大的。”楊振武説。如今,他已經是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在啟動儀式上,他希望《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的編纂者“能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像50年前的編輯們響應黨‘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一樣,以中學生的詞彙量,把重大的科學問題説清楚”。

  年長他10歲的韓啟德院士則記得,即便是“文革”的十年浩劫期間,人們也沒有停止閱讀《十萬個為什麼》。1968年,韓啟德從上海醫學院畢業,到陜西農村插隊,在農民家裏,他看到了《十萬個為什麼》。不過,書裏面的“為什麼”數量還沒有超過3000個。

一代代科學家的共同責任

  在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檔案室裏,如今靜靜地躺著一些帶著塗改痕跡、已經發黃的手稿。格子稿紙上反復修改的筆跡,能看出作者的認真。

  這些費神的小文章看來並不好寫,而後人可能也很難想到,他們的作者是李四光、竺可楨等大名鼎鼎的科學家。

  1956年中共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後,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們很受鼓舞。面對當時科普讀物非薄即少的狀況,他們在1959年,著手準備為高小、初中學生編一套自然科學“百科”式的書,回答各種問題。

  為了保證書裏內容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他們請來當時第一流的科學家,讓“大科學家寫小文章”。

  1961年,《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開始面世,直至1962年全部出完,共分為物理、化學、天文氣象、農業、生理衛生、數學、地質地理和動物8個分冊,收錄了約1500個問題。這套在後來看來有些知識顯得陳舊或不太正確的科普讀物,因其突破了教科書和課堂教學框框的編輯思路,受到不少年輕讀者的歡迎。

  “我們時代的青年,更應該具有這種頑強的鑽研和探索精神,使自己的知識淵博起來。《十萬個為什麼》在這方面可以作為我們的知識顧問。”1961年8月6日,在介紹《十萬個為什麼》第一、二冊時,《中國青年報》曾這樣呼籲。

  而3年後,《十萬個為什麼》第二版便開始出版,按學科門類增加到14個分冊,而“為什麼”的數量達到2000多個。

  韓啟德1968年在陜西農村看到的《十萬個為什麼》,便可能是這兩個版本中的一種。

  兩年後,《十萬個為什麼》第三版開始出版,共分21個分冊。受“文革”的影響,這套在1970~1976年間出版的科普讀物,其第一冊的第一個問答是:

  “為什麼我們計數的方法大都是十進制的?

  1.因為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説:要胸中有數。

  2.因為手指頭只有十根。”

  這套書除了最後一冊,其他冊裏都刊有毛主席語錄。

  不過,隨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這一版本的《十萬個為什麼》不久便被放棄。1980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十萬個為什麼》第四版,以第二版為基礎修訂,分為14個分冊。

  這套書便是唐草等人所珍愛的童年禮物。有不少80後,甚至將其視為“影響人生最大的一套書”,他們讀了這套書之後,建立起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最終在讀大學時選擇了理工類專業。

  “李四光、竺可楨等都參與過《十萬個為什麼》的編輯工作,老一代的科學家,讓‘成為科學家’成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人生理想。” 《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編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佳洱説。他表示,科學家搞科普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而當前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科學家就是發論文、做科研,沒有必要去做科普。

  他認為,這種認識需要轉變。因為科學家在立項做研究時,民眾需要了解為什麼要搞這項研究。當民眾問為什麼時,需要科學家給公眾説清楚,否則民眾就會困惑和不理解。當前一些重大項目和工程,在公眾中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多,這就更需要科學家通過做編寫《十萬個為什麼》這樣的科普工作,來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如此一來,例如核電等一些重大工程項目在實施中才會更加順利。

  “這些年參與科普活動,也是為了盡一點社會責任。從事科普是科學家的重要責任,科學家除了貢獻科研成果給國家,把成果深入淺出地告訴青少年也是重要的社會責任。” 《大腦與認知分冊》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裏説。

大科學家寫小文章

其實是一種挑戰

  當然,楊雄裏等院士也很清楚,要盡這點責任其實並不容易。

  “給研究生講課容易,給本科生講課難一點,給高中生、青少年講課更難,對科學家來説更是一種挑戰。”他這樣提醒跟自己一起編寫《十萬個為什麼》的科學家同行。

  《武器與國防分冊》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培康回憶,錢學森生前曾提醒他,一個科學家不能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給非專業的人講清楚,讓他們聽明白,那説明他的專業知識還沒學好。

  他認為,隨著網絡的出現,不少青少年遇到問題會“谷歌一下”,這對《十萬個為什麼》的出版是很大的挑戰。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的編寫,除了知識性,還要注重趣味性。

  “費曼那麼大的科學家,給後人最深刻的記憶,不是他的科學成果,而是科學給他帶來的樂趣。”他説。

  在現實中,他們也看到了國人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孜孜追求。

  1995年,國家確立“科教興國”為基本國策。少年兒童出版社邀請21位兩院院士編著《十萬個為什麼》新世紀版,並在1999年推出。時任教育部部長陳至立發來賀信指出,“人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識到,未來世界的競爭,是高科技的競爭,而中華民族要振興,必須依靠科學技術。”不少人記憶猶新的是,當年9月18日上午,該版本《十萬個為什麼》在上海書城簽售時,等待購書的隊伍排了1公里。

  提起《十萬個為什麼》的受歡迎程度,韓啟德忍不住感慨説:“當年在大家都不看書時,還有農民在翻《十萬個為什麼》。50年來,一代又一代人從中汲取科學知識,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在維護這個科普品牌。”

  作為總主編,他也坦言,《十萬個為什麼》在今天的影響肯定不如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影響,但其最重要的任務依舊未變,那就是對讀者興趣和好奇心的滿足。

  《能源與環境分冊》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也認為,新版《十萬個為什麼》的編寫要結合大眾娛樂,關注青少年喜歡的東西,比如鋼鐵俠、奧特曼和怪獸等等,要關心人們為什麼會提出“2012全球毀滅”這樣的問題。他甚至提出,原本主要面向小學生和中學生的《十萬個為什麼》,應該面向公眾,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尤其是要面向公務員,他們在作科學的決策時,還需要一些科普知識,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對科學決策有好處。

  “科普讀物除了讓人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思維,之後才會掌握創新的方法。”他強調説。

  正是因為認識到培養下一代人的科學興趣和科學思維的重要性,22位兩院院士出席了《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編纂工程啟動儀式。那些不能到會的院士,紛紛專門跟韓啟德請假。這是韓啟德以前所不曾經歷的。

  而在此之前,少年兒童出版社已經做了數萬個問卷,向全國青少年徵集問題。從2013年起,預計包括360萬字、5000余幅圖片、共18卷16開本的全彩色圖文本《十萬個為什麼》以及黑白普及本、網絡電子版等將陸續面世。

  “我在科研上已經沒什麼能力了,在教育上也沒什麼能耐了。”在一番謙辭之後,韓啟德總主編最後向編寫者們承諾,“我會把編寫好《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當做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事情來做。”

熱詞:

  • 十萬個為什麼
  • 科學家
  • 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