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務院公車改革出新政 超標超編配車將回收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2: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寧夏黨政機關公車都粘貼“公務車”標識 新華社發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公車改革舉步維艱,備受公眾關注。然而,近日國務院有關部門下發的兩份文件卻給“沉睡”的公車改革注入了活力。

  1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發文,進一步降低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的採購價格,明確要求排氣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元。這比此前的標準降了2萬元。

  11月2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佈《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條例)並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

  從上世紀末啟動公車改革至今,“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的字樣首次寫進行政法規。這是否傳遞著一個信號:公車改革破冰在即?

  車改17年,進步了多少?

  從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發《關於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算起,我國公車改革已進行17個年頭。如果從2003年正式啟動“公車拍賣”、“公車貨幣化改革”等措施算起,深度公車改革也有8年了。但是,年復一年的公車改革,似乎一直挂著“空擋”,沒有真正起步。超編配車、公車私用、車輪腐敗的勢頭依然強勁。

  據國家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調研數據顯示,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1500億元至2000億元,這還不包括醫院、學校、國企、軍隊以及超編配車,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為20%以上。

  縱觀車改歷程,連續九年在全國人代會上呼籲公車改革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分析説,公車浪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購買環節,存在超編制、超標準配備使用的問題。其次是使用環節,公車私用現象嚴重。一項調查顯示,公車使用存在“三分天下”的局面,即辦公事佔三分之一,領導幹部及親屬私用佔三分之一,司機私用佔三分之一。最後是維修保養環節。權威調研結果顯示,一些單位一輛公車一年僅維修費用就高達10萬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車一年竟更換了40多個輪胎,平均每週換一個,其中漏洞可想而知。

  既然公車改革迫在眉睫,而且喊了17年,為什麼政府採購中汽車依然位列前三位?

  “這正是政府官員貪婪的表現。”廣東省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計劃預算委委員鄭學定坦言,公車改革實施者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這是個繞不開的難題。

  通過多年觀察,葉青將公車改革的阻力歸納為兩點:“一是待遇論,領導幹部往往會有一種傳統思維,認為達到一定職務就應該享受一定的待遇,應當使用公車。二是安全論,很多人認為,領導幹部想的事情多,又做事又開車,不安全。”

  葉青表示:“如果這兩個觀念不轉變,公車改革難以推行。”

  各地試點,現在怎樣了?

  儘管全國公車改革進展不大,但是很多地方都在試點公車改革,其中也不乏成功範例。例如“杭州車改”,兩年前,所有局級領導幹部全都取消專車,自行解決出行問題,市財政給予一定補貼。補貼金額從300元到2600元不等。據當地統計,車改後,公車費用已經連續三年減少財政支出30%以上。

  廣東惠州近日啟動的公安政法單位車改也頗受網民熱捧,具體做法是:壓縮機關車輛,配強基層車輛,取消幹部專車和非警務用車,按職級不同每人每月發放500元至2800元不等的公務交通費。經測算和論證,車改完成後市局機關警用車保有量將裁減59%。

  “惠州作為地級市整體推進公安系統車改,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都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葉青説,杭州十惠州的模式最為理想,不過兩地方的補貼額度都還有下降空間。

  “改革就是為了更公平,公車都取消了,補貼也應該取消三六九等之分,不要因此加劇分配不公。”鄭學定的觀點有很多網民支持,這也是上述成功範例仍會遭受“變向補貼”質疑的原因。

  在葉青看來,貨幣化模式是各地車改的大方向。不過全國各地差異很大,到底補貼多少錢合適,應該由中央出臺統一的指導意見。

  今年兩會上,葉青提出自己設計的補貼方案:以各地公務員的地區補貼的20%到30%計算。“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實行,節約的應該是很大的數字。”葉青説。

  “車改”新政,作用有多大?

  有媒體報道,全國超編配車率已經超過50%。面對公車氾濫的嚴重局面,該如何適用改革新政?

  記者注意到,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超編制、超標準配備的公務用車,違反規定接受的捐贈車輛或者配備的越野車,增加高檔配置或者豪華內飾的公務用車,由本級政府公務用車主管部門收回和處理。

  “法條已賦予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各個部委超標車輛的沒收權,能否嚴格執法,就要看機關事務管理局能不能挺過人情關。”葉青説。

  怎樣區分車輛公用還是私用,如何監管公車私用,怎樣處罰,是網民最為關心的。

  懸挂“公務車”標誌,或在車內安裝GPS,是葉青和鄭學定代表都看好的形式。不僅方便群眾參與監督,而且對開公車辦私事的情況能有效監控。

  “如果實施社會化改革,監管就相對容易得多。單位去租車時需要登記,自然就進入了監控程度。”對於管理條例的出臺,葉青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其中涉及公車改革內容只有一句話。“這還很不夠。還需要一份公車改革指導意見。”葉青説,不管怎樣,兩個規定明確了公務用車實施社會化改革的方向,這意味著公車改革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破冰有望。

  然而,鄭學定沒有這麼樂觀。所謂社會化改革,就是取消單位配車,實行公車租賃。這也是他多年呼籲的車改模式。但是,管理條例中使用的是“推進”字眼,“五年也是推進,十年也是推進。如果寫成‘應該’,或是‘限期完成車改’才有力度。”鄭學定説,這次出臺的新政,態度還是不夠堅決。

  按照鄭學定的設想,公車改革,應該首先確定全國公車改革分步實施以及全部到位的時間表。其次,按區域經濟發達程度分步推行。第三,確定公車經費佔財政支出的比例,從數字上加以限定。最後,對於尚不能推行公車改革的地方,要明確規定實行最嚴格的管理制度,方便市民參與監督。

  “對於車改新政,儘管褒貶不一,但沒有必要等到沒有缺陷的制度出臺之後再實施改革。”葉青説,很多人把執行的難度拿來反對公車改革制度本身,這其實是很大的失誤。公車改革是一回事,車改執行是另一回事。如果因為執行起來有難度就不進行車改,就錯了。公車改革的方案不可能一勞永逸。拿可操作性來説,人們已經習慣性地認為,公車私用一下沒什麼大不了,又沒有接觸錢,也不好處罰。但是管理條例實施後就不同了,如果拿著公車補貼又去違規用車,就屬於經濟問題,是腐敗,就可以據此處理了。(文字來源:檢查日報)

      【相關報道】

      “新規定”能否撬動公車改革?

       工信部日前發佈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明確要求,申報公務車目錄的轎車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元。這一新規定有望把一些豪華車擋在公車門外,節約財政開支。但業內專家指出,要防止一些地方鑽新規定的空子;在降低公車購置標準的同時,還要大幅減少現有公車的數量。 >>詳情

     【限制】

      三部門:公車價格不得超18萬 排氣量不超1.8升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有關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制定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現予以發佈,請各有關單位遵照執行。 >>詳情

     【擔憂】

      公車私用能否倒逼公車改革

      公車私用已日趨嚴重,帶普遍性。甚至在個別人眼裏,公車私用,小事一樁,算不上違規或腐敗。因而,用得“光明正大”,既使開到了國外也無所謂怕,既使變為私産也受之坦然。無疑,面對如此明目張膽地公車私用,僅靠輿論監督或網民曝光,不過是搔癢癢,無濟於事。退一步説,就是處理了當事人,也難以撼動公車私用沉疴。畢竟,多年來因公車私用而受罰者,少之又少。

      公車改革關鍵是遏制“車輪腐敗”

      必須指出,公車改革,既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也要防止過猶不及,關鍵是看如何通過改革節約納稅人的錢、實現最大的服務效益。只有讓公務消費活動逐漸走到“陽光下”,讓公車使用公開化、透明化,讓老百姓和納稅人有知情權、監督權,在制度上讓公眾參與公車改革的決策和監督,才能徹底消除公車滋生腐敗的可能。

      【認可】

      為公車改革邁出“跨越性一步”拍手叫好

      前進了一小步,離成功的彼岸也就縮短了一小步。很多事情也許要走出“公車”,才能貼近生活的真實。要走近老百姓,或許要更多地走出“公車”視野,也許才能融洽幹群關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次的公車改革,一方面阻止了公車的過度氾濫,另一方面也為夯實黨的執政基礎,轉變黨的作風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編輯:郭思宇)

 

 

 

 

熱詞:

  • 公車改革
  • 新政
  • 公務用車
  • 葉青
  • 公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