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華媒:中國保護海外公民體系日趨成熟 僑界欣慰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7日 1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22日,中國領事服務網正式開通,為出境中國公民和機構提供“一站式”海外安全信息和領事服務。圖為外交部副部長宋濤與領事司司長黃屏、副司長郭少春出席開通儀式。中新社發 劉關關 攝

  中新網11月27日電 保護海外公民及企業的安全已經成為中國全球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法國《歐洲時報》近日刊文説,無論是舉國動員式的“宏大救助”,還是完善指引公告與領事服務的“小處著手”,以及強化相關環節的制度化與法律化,乃至非政府機構與組織居間的作用,都是中國官方在面臨海外安全事件日益複雜化、多元化的必須應對。透過近幾年中國官方的各種嘗試,海外華僑華人欣喜地看到,中國保護海外公民與企業的體系日趨成熟。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人文外交”的力度不斷深化:外交部近日正式啟動“中國領事服務網”,為海外公民及機構提供“一站式”海外安全信息服務;與此同時,外交部還在醞釀專門立法,護航中國公民和企業的海外安全。在中國公民海外遇險事件不斷增加,甚至有時成為恐怖襲擊對象的背景下,官方如此舉措,受到海外華僑華人的高度關注。

  今年初,中國完成了一場堪稱完美的“國家救援”,在很短的時間內從發生戰亂的利比亞撤出3萬餘名中國公民,讓人津津樂道中國政府海外救援的力度和速度。然而,最近幾個月來,13名中國船員喋血湄公河,以及類似事件的頻繁發生,又讓人們對海外公民安全保護的複雜性有了清晰認知。

  近幾年來,隨著國力的增強及影響力的上升,中國加大了領事保護和海外救助力度,相關應急機制日趨完善。在重大災害、政局動蕩乃至軍事衝突發生後,中國政府都會在最短時間內多方聯動、有條不紊地展開救援,盡最大可能為海外公民及機構提供保護,也由此獲得了被救援者及家屬、海外華僑華人以及國內國際輿論的讚揚。

  然而,海外的華僑華人都知道,在海外公民及機構的保護過程中,因大規模政治動亂、嚴重自然災害而實施救援的現象並非常態,更常見的是交通事故、勞務糾紛,或者遭遇盜竊、搶劫等社會治安問題。因此,大多數時候,領事保護並不都是“海陸空總動員的大片”,而是一些非常具體甚至瑣碎的工作。

  據中國外交部不完全統計,2010年中國在海外人員(含出境人次、勞務人員、留學人員、定居人員)總數超過6700萬人,境外中資企業機構1萬多家,海外承包項目約4000個,並且每年出境的中國公民都在以500萬到800萬人次的數量增加。今年1月到11月,中國外交部處理的領事保護案件就將近3萬起。可以肯定的是,這其中絕大多數都不是“大事件”。

  因此,構建更加完整的領事保護體系,是中國深化“人文外交”必須跨越的一步。而“中國領事服務網”的開通,將海外安全動態及時傳遞給在海外的中國公民與機構,充分闡釋了“預防是最好的保護”這一通行的領事保護理念,再輔之以極具實用性的《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以及正在醞釀的專門立法,從提前預防到實際操作,再到法制建設,中國領事保護體系的構建已然成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立法。保護海外公民安全在世界範圍都是難題,因為不在本國管轄範圍內,保護與救助要尊重所在國主權,尋求所在國政府幫助,所以,在保護海外公民安全上,立法是雙邊的。但倘若中國方面能更早健全相關法律,將跨國救援程序化、法制化,一則可以強化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在救援中增強説服力、影響力;另外也可讓救助過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快啟動救助程序,給受害公民最大保障。

  保護海外公民及企業的安全已經成為中國全球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無論是舉國動員式的“宏大救助”,還是完善指引公告與領事服務的“小處著手”,以及強化相關環節的制度化與法律化,乃至非政府機構與組織居間的作用,都是中國官方在面臨海外安全事件日益複雜化、多元化的必須應對。

  透過近幾年中國官方的各種嘗試,海外華僑華人欣喜地看到,中國保護海外公民與企業的體系日趨成熟。當然,官方層面的保護與救助是一方面,身在海外的中國公民或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人身及財産安全,還要自己做出努力與約束,提升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更加主動地從法律層面和文化層面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

熱詞:

  • 海外安全
  • 中國公民
  • 海外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