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高校自主招生花樣頻出 公平遭受質疑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5日 08: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漫畫林閩

新鞋老路?

  圖/高微 新華社發

圖為10月22日清華大學召開2012年“新百年計劃”自主招生政策交流會。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2003年,我國開始通過實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選拔制度改革,允許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以選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發現的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全國首批實行自主招生試點的高校僅有22所,到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已達76所,這一數據佔大專院校數量的7%左右。

  “校長推薦”、“新百年計劃”、“圓夢計劃”……最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相繼推出了今年的部分自主招生政策,“三代之內無大學生”、“一本線錄取”……這些招數除了吸引人眼球外,誘人的條件也一再突破“底線”。

  但自2009年始推出的“北約”、“華約”等自主招生聯盟政策卻猶抱琵琶半遮面,遲遲未出。而此前網絡熱傳教育部將取消自主招生聯盟政策,也有媒體報道稱,其實教育部並未叫停,但要求聯盟成員不能再擴大。

  三大聯盟受肯定

  11月22日,教育部在官網發佈《2012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工作通知》,明確了“繼續探索部分試點高校聯考”。

  各大高校“糾結”于聯盟政策堅持與否,索性“按兵不動”,也許近期將會隨著《通知》的到來而蠢蠢欲動。

  據介紹,教育部每年都會發佈關於自主招生的政策説明,各高校都要按照“大方向”,在“不越線”的前提下做出調整,制定適合自己的規則。

  自2003年起,部分高校開始試點自主選拔錄取。2010年以來,北大、復旦等校結成的“北約”、清華、上海交大等校結成的“華約”以及同濟大學等工科類高校招生聯盟相繼成立,自主招生以校際間聯考的方式進行。

  時至今日,僅有北大、清華、人大等為數不多的幾所高校公佈了其2012年特殊自主招生政策。

  選綜合還是選特長

  雖説是“自主”,但是強調綜合素質還是專業特長,或二者兼有之,在各高校中有著不一樣的政策。

  清華大學有專門針對綜合素質與特長生的“領軍計劃”與“拔尖計劃”;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直通車計劃”有著類似的表述,“綜合素質高或具有某方面特長”;北大“校長推薦制”則要求“綜合素質全面,學科特長突出”、“學業成績位居全年級5%以內”。

  北大招辦負責人解釋道,德智體美綜合評價,仍然要考察學習成績。即使在西方國家,學生學業成績也仍然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引起關注的是,“孝道”、“德育”的説明首次推向臺前。6月份出臺的北京大學2012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細則中,“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薦”的條款引起熱議。

  北大招辦回應稱,“是否孝敬父母並不需要做特別複雜的考核,哪怕只是簡單的面試考察,一句話、一個動作或一個眼神就足夠了。”

  4個月後,“德育”實施也有了“標準”,10月24日,北大招辦對外發佈《優秀中學生素質養成手冊》。面向獲得2012年推薦資質中學的高一、高二學生發放,要求記載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自身的誠信承諾、一般個人信息、成長歷程要點實錄等。以作為當年“校長推薦”和自主選拔錄取的重要依據。

  向農村傾斜

  引起關注的不僅僅是更注重德育,10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圓夢計劃”招生政策甫一齣便激起千層浪。

  公眾質疑,“圓夢計劃”被推薦的學生家庭原則上必須是“三代之內無大學生”,似乎又將導致新的不公平。

  今年的《通知》指出,試點高校在確定擬參加本校考核的申請考生時,應“向農村地區中學或申請考生適當傾斜”。

  由於地區經濟發展、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農村戶籍學生越來越難進入高校尤其是一些名校。

  數據顯示,2011年高考錄取的農村學生約佔30%,其中重點大學的農村學生比例不到兩成,中國農業大學農村學生佔1/3,清華大學來自縣以下的學生不足兩成,而上世紀80年代清華大學的農村生大約佔1/2。北京大學2010年生源中來自農村的只有一成。

  事實上,呼籲對教育資源相對落後的農村、偏遠地區進行傾斜已不是新鮮事。

  在2009年北京大學推出校長推薦制時,首批試點學校僅在39所優質中學進行,引起不少的批評聲。在第二年的政策中,擴大到全國161所中學,特別強調對農村、邊遠和民族地區的中學和學生給予關注。

  今年,清華“自強計劃”直接面向農村貧困地區,59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縣級及以下中學,均可推薦1名學生參加選拔,最高可獲60分降分錄取優惠。人大的“圓夢計劃”更是將要求降到了本省一批錄取控制線。

  據稱,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三所名校正式加入清華大學發起的自主招生“自強計劃”。

  學生多想吃“定心丸”

  袁昊來自陜西,2006年高考考了650分,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得到30分加分進入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習。

  “加分的多少是看面試時的表現,自主招生政策的加分給我的只是衝擊高考的心理保障。”她説。同學孫偉麗這樣評價袁昊,“學習成績年級前五,適應能力很強,剛開學就加入到話劇社,演過很多話劇。大一時還是班長。”

  北京中醫學院附屬中學歷史教師郭艷芬表示,“自主招生適合比較個性的孩子,他們在高考中可能難以獲得高分達到名校錄取分數線,但他們在另一些方面卻很有才華。”

  記者隨機採訪的10多名通過自主招生進入高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生表示加分多是想增加心理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大一學生陳圓是自主招生的幸運兒,如果當年沒有9分自主招生的加分,她就要與人大失之交臂了。

  清華大學法學院研二學生張裕欣回憶,從高三上學期開始有月考,學校推薦是按名次來排列。“加分給自己吃了一顆定心丸,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

  “我的志願是北大化學系,我在年級600多個學生中排100多名,考北大會有一些壓力,希望通過自主招生獲得加分。”正在人大附中上高三的男生小費説。

  在人大附中主管德育的乜校長看來,“自主招生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則,自主招生花招會擾亂學生的高考復習心態。”

  也有人對自主招生政策的公正性持懷疑態度,南充市一位高三學生家長王欣擔心存在暗箱操作。

  靠監管與制度保障公平

  “自主招生引起爭議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公平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主管特招的副院長賀陽教授表示,“但是不管什麼政策都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在高中和高校兩個環節都可能存在漏洞,引起質疑。”

  在自主招生實施過程中,也引發優秀生源搶奪混戰。“北約”、“華約”等自主招生聯盟的建立及其內部的選拔考試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爭議,被網友戲稱為“小高考”。

  一名在某名校從事多年招生工作的人士説,“搶生源是明擺著的,但要靠好的政策和制度來規範。”

  賀陽認為,沒有必要非要給招生手段冠以貶義色彩。只要不是歪門邪道,用正當的手段來爭取優秀生的方式都是無可厚非的。

  據了解,因高校的各省招生組長對當地情況了解,所以,有些高校自主招生由每個省的招生組長來具體負責,降分的幅度一般也是由各校專家委員會來確定。

  從以前國外高校選拔的情況看來,如果管理和監督跟不上,推薦制度很有可能滋生腐敗。有學生稱,聽説自己的同學當時改了平時的成績。

  袁昊説,“當年的面試和筆試稍顯粗糙,現在已經進步了很多,説明自主招生考試也會經歷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小費的家長認為,“招生本就是可以多樣化的。我相信社會的監督,尤其是輿論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以中國現在的國情來看,傳統高考是最為公道的人才選拔方式。”賀陽説,“自主招生引發的不公平等問題如果可以避免,就再好不過。但如引起更大不公,還不如取消。”

熱詞:

  • 自主招生
  • 招生工作
  • 降分錄取
  • 教育公平
  • 高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