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江蘇海安:力求“三個不掉隊”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5日 05: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18日,江西九江的小學生觸摸神舟八號飛船模型。

  何 光攝

11月17日,遼寧瀋陽的校園京劇節上,學生感受京劇魅力。

  張文魁攝

讀書日當天,安徽合肥的小學生和媽媽一起享受閱讀的快樂。

  解 琛攝

  2010年,江蘇省海安縣1159名各級人大代表,走訪聯絡選民12000多名,對教育局工作進行了測評,滿意率達97.6%。人們對海安教育的滿意度為什麼這樣高?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了答案:在整體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海安縣交出一份出色答卷。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海安從本縣的實際出發,提出了“三個不掉隊”的發展理念:“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不讓一個教師掉隊、不讓一個家庭掉隊”。

  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重智育、輕體育,重應試、輕素質,無疑是當今教育的兩大弊端。而海安縣卻“反其道而行之”,緊緊抓住“打造營養食堂”和“推進養成教育”這兩個容易被忽視的抓手,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眾所週知,營養是作用於孩子學習過程的重要因素。海安在南通市率先實行學校食堂集體舉辦,實施“成本服務”、“滿意度測評”、“招標採購”、“審計公示”等12項制度;組建學生營養實驗室,招聘專職營養師,遵循科學原則,研製學生營養菜譜,編制《學生食品營養知識讀本》。提供師生營養狀況檢測服務,針對營養缺陷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服務和營養配方,培養科學飲食習慣。同時,配齊、培訓、用好全縣和各學校專兼職營養師,每週制定和公示學生菜譜,關注學生維生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等方面的攝入情況,減少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雙峰”現象,促進學生健康發育。江蘇省教育廳對海安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葉聖陶先生曾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海安教育著眼于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在推進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措施。他們將2010年定為“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年”,編寫了“養成教育81歌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教材和配套的《家校聯絡手冊》,做到習慣養成教育進課堂、進家庭、進心靈。

  素質教育理應是高質量的教育。優質均衡應當在資源均衡的基礎上追求質量的優良。本著這樣的原則,海安縣實現師資優化,把每一所學校都辦成優質學校。他們實施縣城與縣城、縣城與城郊、縣城與農村學校的聯合辦學:統一配備班子、統一教師調配、統一學校管理、統一辦學標準、統一招生工作。今年暑期,他們完成了縣城義務教育階段6所學校800多名教師的全面均衡配置,重新劃定縣城義務教育階段施教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在充分尊重教師專業自主的基礎上,海安推行“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後提升”三步驟和“學、導、練”三環節,打造本土化的“高效課堂”,確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不讓一個教師掉隊

  為教師的幸福成長鋪路

  海安教師為什麼被少數民族同胞尊稱為“舅舅”?説起原因,其實是海安教育的一個佳話。近年來,海安縣連續派出數批近200名教師赴國家級貧困縣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支教,為祖國西部開發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彝族是尊敬舅舅的民族,因此,支教教師被尊稱為“舅舅”。

  從今年起,海安又與少數民族聚居的貴州省獨山縣建立了教育合作關係,首批派出10多名支教教師。支教教師勤奮敬業的精神、甘於奉獻的品格、勇創一流的作風,成為海安教師師德教育的寶貴教材,身邊的榜樣化作了前行的力量。

  教育教學改革能否成功,教育教學質量能否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素質。因此,人們往往關注教師的業務水平而忽略師德建設。為改變這一狀況,海安縣特別重視師德文化建設。近年來,海安先後出臺了“一評三考”、“績效工資”等教師管理制度。“一評三考”,是指“師德評價”、“專業素養考核”、“工作過程考核”和“工作實績考核”。“師德評價”以教師自評為基礎,以學生(或家長)測評、領導及同行測評為主,特別嚴重的問題要實行一票否決。

  教師的真功夫在課堂,教學研究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器”、“加油站”。2008年以來,海安大力倡導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性教學”,努力使研究成為教師的職業生活方式。每學期都組織全縣教師研發、打磨優秀備課資源,把任務逐層分解落實到每所學校、每個教師。對於優秀備課資源,要求教師首先確立課案設計的理論支撐,在真實上課、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完善課案設計,撰寫教學實錄,形成教學反思。一種備課資源既是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的現場演示,也是教師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研究過程。

  目前,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所有學科的優質備課資源庫已在海安全面建成,並得到了廣泛應用。2008年,海安被評為“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縣”。

  不讓一個家庭掉隊

  為家庭的和諧共生助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海安教育借鑒美國常青藤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每一個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喚醒孩子的內在自覺,點燃孩子智慧的火花,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

  當今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十分突出,許多家長不僅育子意識淡薄,育子知識、能力也十分缺乏。為了讓更多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10月,海安教育局聯合縣婦聯、文明辦等6個部門,聯合成立了家長學校工作指導委員會和校務委員會,全縣成立了具有獨立編制、20多位專職人員的“家長學校總校”,各局直單位、各鎮建立了30所分校。

  “家長學校總校”多次組織大型的家庭教育諮詢服務,接待家長1萬多人次,免費贈閱家庭教育書籍1萬多冊、家庭教育資料1萬多份;多次組織優秀學生及家長巡迴報告會,讓他們現身説法;邀請全國知名專家講學,為全縣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最新動態、先進理念和科學方法;成立了包括縣教育局全體負責人參加的家庭教育宣講團,組織家長學習家庭教育思想。家長們高興地説,以前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不知怎樣當家長,走了不少彎路。“家長學校”讓我們換了腦子,長了知識,真像一所大學呢。

  充分尊重家長的主體性,在滿足家長了解孩子學校學習、生活的同時,積極爭取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理解與合作,海安在這方面經驗還真不少:

  ——站點服務。設圖書借閱、心理諮詢、視頻演播等專門服務項目,為全縣家長和學生提供零距離、一對一、互動式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心理諮詢,接受家長教育政策、行風建設等方面的來訪和諮詢,向家長推介家庭教育優秀書籍和電子讀物;

  ——短信服務。總校和分校定期發佈家庭教育方法指導、學生成長情況、教育政策動態、學校工作舉措、政務校務公開等各類共性信息,學校教師根據需要發佈作業提醒、教師留言、班級通知、學習狀況等個性信息。家長可登錄班級網絡空間,查看孩子的成長記錄和所在班級的信息,通過短信,與全縣優秀教師進行互動交流;

  ——在線服務。家長學校總校建立了700多人的“名師在線”隊伍,通過熱線電話和服務站點諮詢,隨時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問題。

  家長學校總校還建有網站,設有父母學堂、教育動態、行風建設等欄目。各分校、各基層學校,直至各年級、各班級都有自己的站點,班主任通過“班級記事”,科任教師通過“學科記事”與家長溝通。通過這個平臺,家長尤其是留守兒童家長,即使遠隔千里,同樣可以及時了解到孩子情況,增進親情溝通。僅今年上半年,全縣教師就發佈“班級記事”55640條,“學科記事”81263條。如今,家長學校正成為海安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品牌。2010年12月,海安家長學校建設的經驗獲得了南通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宣傳創新獎”。

  海安縣教育局局長張英穩説,不讓一個教師掉隊,不讓一個家庭掉隊,最終目的是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近年來,海安全縣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日前,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中心“全國中小學學業質量分析、反饋與指導小組”命題,省教育廳統一組織巡視、閱卷和分析,全省進行了小學初中學業水平測試。結果表明,海安學生不僅學業水平在全省遙遙領先,睡眠時間、課外閱讀、體育活動時間等方面,也均優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熱詞:

  • 教育教學改革
  • 教育教學工作
  • 備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