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海率先試點自行發債 地方負債日趨透明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0日 2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上海11月10日電(記者 沈而默、姚玉潔)記者日前從上海市財政局獲悉,上海試點發行地方債的主要細節已經敲定,將於15日啟動發行。從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上海市將在地方政府自行發債的首批4個試點省(市)中拔得頭籌。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行發債在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處理上又向前邁出了一步,打開了地方政府舉債的“前門”,也將推動地方政府負債逐步透明化。

  上海嘗“自行發債”頭啖湯

  根據上海市財政局11月8日發佈的《關於發行2011年上海市政府債券有關事宜的通知》,此次債券發行分為兩期,分別是36億元3年期、35億元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券。

  財政部此前于10月20日表示,經國務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

  目前,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項細則的制定,廣東此前已經確定了債券的發行方式以及承銷商,並將在11月底之前完成債券的發行。

  而從上海自行發債的形式來看,兩期地方債均採用了主承銷商承銷和招標相結合的方式,由國開行、交通銀行、上海銀行三家分別為主承銷商,而其他承銷商共有17家。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安國俊認為,無論從項目融資、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還是從防範金融風險和財政風險的角度,發行地方債券都是地方政府融資陽光化、市場化的路徑選擇。

  市場人士認為,從地方融資平臺轉向發行地方債是大趨勢,上海財政支撐較強,管理基礎較好,政務透明度較高,且由於其自身經濟總量保持在全國前列,金融市場發達,參與的金融機構眾多,此次拔得自行發債頭籌在情理之中。

  地方債擴容緩解融資平臺壓力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公共融資部總經理曹明認為,在現有體制下,投資者難以準確知曉地方政府真實的、廣義的財政收支狀況。而如果將地方政府的融資統一歸結到地方政府債這一單一的、顯性的渠道,有利於強化對地方政府的硬約束,也有利於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市場化。

  2011年以來,地方債與相同期限國債的利差基本保持在30個基點左右。地方債的信用接近於國債,也同樣享受免稅待遇,其利差主要來自流動性溢價。

  上海某商業銀行交易員表示,上海的經濟狀況和政府信用都比較好,並且此次地方債仍然是財政部代為還本付息,預計信用利差仍將與之前的地方債水平持平,和同期限國債的利差應該在20基點以內。

  但上述交易員也表示,由於債券的信用等級仍接近於中央財政的信用,因此定價也主要參照國債的定價,目前對於不同地方政府的信用,從債券定價的角度來看暫時還無法體現。

  雖然此次上海自行發債的額度仍然算在財政部代理髮行地方政府債的額度之中,但是試點還是讓市場對於地方債擴容有了些許期盼。

  目前,在財政部代發地方債形式下,每年地方債的發行規模都維持在2000億元。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姜超認為,如果能建立起一套自主發債的管理機制,在地方資金需求仍十分旺盛的背景下,地方債規模可能會擴容。在地方債融資渠道暢通後,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會部分向地方債搬家。

  “開前門、關後門”,地方政府負債日趨透明化

  地方自行發債試點的大背景是我國地方政府的隱性負債近幾年高速增長,已經引發對於地方債務風險的擔憂。

  根據審計署今年6月27日公佈的《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2011年第35號文),2012、2013年仍為地方債務到期的高峰期,兩年地方債務到期額度分別為18402億元和12195億元。

  除了保持經濟增長,用經濟增量解決債務問題,以新債還舊債、以時間換空間、將債務適當展期成為不得不考慮到的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認為,地方自行發債可以説是打開了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的“前門”,而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這樣的“後門”也將越關越小。讓地方政府的債務從隱性逐步走向透明,有助於控制債務風險。從這次自行發債的試點來看,也是遵循著這樣一種原則。

  財政部此前在通知中表示,試點省(市)應當通過中國債券信息網和本省(市)財政廳(局、委)網站等媒體,及時披露本省(市)經濟運行和財政收支狀況等指標。試點省(市)在發債定價結束後應當及時公佈債券發行結果。

  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看來,面對數額巨大的地方債,防患于未然非常可貴。而一個疏堵結合、有堵有疏、走向陽光融資的制度建設,把地方融資、整體配套改革和今後市場經濟所要求的財稅體制健全化結合起來,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

  賈康認為,在治理、消化存量債務的同時,要“開前門、關後門”。“在市場發展過程中地方債前景比較廣闊。當未來條件具備後,地方債可由地方政府在市場力量的約束下,通過一套法制化、透明化的程序,在公眾監督之下舉借。同時,也可以考慮培育一些有資質、權威性的機構給地方政府借債做信用評級。無論如何,應該充分肯定這兩年地方債登堂入室在制度上的進步,繼續把‘前門’開好。”賈康説。

熱詞:

  • 地方債務
  • 流動性溢價
  • 信用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