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權威説法必須“對接”公眾感受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7日 1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因為信息不對稱,公眾自然要求“權威説法”符合事實真相,切合社會關注。如果不顧公眾的感受,“權威説法”只是自説自話,不僅難以自圓其説,更會令公眾無所適從,進而質疑政府的公信力

  前幾天,一座八層樓高的大型雕像現身鄭州鄭東新區。有媒體稱,這是宋慶齡雕像,由河南宋慶齡基金會建造。對此,河南宋基會工作人員表示,“雕像不是宋慶齡,是黃河女兒”。大型雕像,造價必然不菲。無論雕像主題如何,其實公眾更關心的是公益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

  此前,曾有河南宋基會“投資吸金,無心公益”的報道,公眾並沒有得到一個負責任的回應。現在建起如此顯眼的雕塑,也沒有一個起碼的説明、釋疑,甚至還拿“黃河女兒”作為擋箭牌。這種漠視公眾感受、罔顧媒體質疑的做法,怎能獲得公眾信賴?

  上周,還有一個“權威説法”與公眾感受存在差距的話題。

  北京連日大霧,不僅遮住了藍天,也增加了焦慮:空氣污染程度究竟是輕還是重?“霧天不等於污染天”,北京空氣質量“自己與自己比有進步”。北京有關部門負責人的回應,在網上引來廣泛討論。而來自不同機構的幾項相距甚遠的統計數據,更將這種討論推到了激烈的程度。

  有媒體評論,面對公眾健康的新期待,面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在回應質疑時,一方面固然要看到環境問題從根本上受制于發展階段和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決;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不分中外,既然奧運以來北京的環境質量讓百姓看到了更上層樓的希望,就不能總拿老舊標準説事兒,尤其是在技術條件完全許可、新的環境空氣測定重量法剛剛公佈的背景下。

  而另一則被判刑官員刑滿之後恢復公職的新聞,當地給出的解釋更是不可思議。

  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農業局兩名幹部因為腐敗被判緩刑,刑滿之後,在農業局下屬事業單位沒有上班,卻拿著工資。該縣有關方面表示,已成立由縣紀委&&的調查組進行調查。但在這之前,面對媒體,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員給了一番“繞口令式”的解釋:按《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被判處刑罰的,要開除,但他們兩人被判緩刑時,法規還沒出臺,所以沒開除;兩人被判緩刑後,也不再屬於公務員身份。而這兩部法規生效時,他們兩人已不屬公務員了,而是事業單位人員,所以法規對他們不適用。

  不顧事實,無視常理,這個“官方回應”,是在玩弄法律,還是在挑釁民意?

  不論是社會組織還是政府部門,不論是發佈信息還是回應質疑,都要考慮到老百姓的想法。因為信息不對稱,公眾自然要求“權威説法”符合事實真相,切合社會關注。更重要的是,“權威説法”必須對接公眾感受。如果不顧公眾的感受,“權威説法”只是自説自話,那麼,不僅難以自圓其説,還會讓公眾更加無所適從,進而質疑政府的公信力。(潘俊強)

熱詞:

  • 權威
  • 公眾
  • 公信力
  • 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