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週刊]本週人物:謠言粉碎者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5日 23: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9df48a660ed343bd7ccffebc0240a405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在一個奢侈品牌陷入虐待員工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真相和內幕,是否只是一個個案?公眾跟需要一個全面調查之後的真相披露出來。本期新聞週刊選出的人物是一群通過調查來終結謠言的人。

    馬雲:一意孤行?

    本週,在IT界一向有先見之明的馬雲恐怕絕沒料到,自己麾下淘寶商城的一次轉型竟引發了一場地震般的軒然大波。週一,淘寶商城宣佈,為了提升商家服務質量,將大幅提高技術服務年費和商鋪違約保證金數額。如此舉動顯然令眾多實力不足的網店頗有些吃不消。很快,大量中小賣家開始集結,向商城的大商戶輪番發起攻擊,參加者一度超過五萬人。他們先是批量拍貨再申請賠償,或是宣稱收貨、而後給差評再申請退款,導致不少大商戶商品被迫下架。與此同時,輿論針對馬雲的指責也在升溫。然而對此,馬雲的態度卻依然堅決,他自稱“做了最該做的事”,即使“離經叛道得罪親友”“我們還會一意孤行。”

    “失蹤”驢友:冒險的代價

    週三,14名在四姑娘山一度失去聯絡長達13天的“驢友”終於平安脫險,可讓這些年輕人沒想到,等待他們的卻是一份嚴肅的處罰和紛沓而來的輿論責問。因為“想冒險、想挑戰”,這些以“露營”名義向當地管理部門辦理登記的驢友們不但一上路就沒有按照申報的路線行進,而且還違規進入早已封閉的區域進行穿越。突降的大雪、被淹的木橋,讓計劃中七天的行程變成了十四天。而為了尋找他們,當地竟有多個部門、上千人次參與搜救,成本高達10萬元。面對如此情景,或許這些驢友們也需要反思,難道這該是冒險的代價?

    被虐員工:奢侈的背面

    本週,一封公開信讓深圳幾名因不堪忍受公司虐人制度而集體辭職的年輕人和這個大名鼎鼎的奢侈品牌古馳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喝水要申請”、“上廁所要報告”、“打卡下班後還得清貨直到深夜”、“懷孕員工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吃八個蘋果就要被解雇”……在公開信中,辭職員工憤怒地列舉了大量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控訴古馳公司虐待員工。曝光之後,古馳公司一面表態將深入調查,妥善處理,可另一面又在向店員下達“封口令”。而直到如今,這些辭職的年輕人仍不知道,要獲得來自古馳的道歉和賠償,究竟還要等多久?

    賈方義:用調查説話

    大塊的油泥,粘滿油污的漁船纜繩,還有大量死亡的扇貝…。。本週,律師賈方義向媒體公開展示了自己在煙臺進行深入調查並收集到的渤海灣溢油事件的污染證據。早在兩個月前,作為第一個站出來進行公民個人訴訟的人,賈方義就已經向康菲石油公司等機構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並要求設立100億人民幣的賠償基金;而這一次,他又將為幾近絕收的漁民們做代理,提請民事索賠訴訟。為此,他不僅拍攝下採樣取證的過程,還特意聯合兩家律師事務所對此進行鑒證。在他看來,身為律師,就該拿起法律的武器,更好地維護中國13億人共同財産的渤海灣。

    康輝:真相在經過嚴謹、翔實的調查之前,經常會隱藏在謎團的背後。我們看到了律師賈方義最終把自己的調查化為一紙訴狀,儘管目前他的起訴還沒有被立案,但是他表示,自己的這個調查是不會終止的,直到有人為這次渤海溢油事件的損失付出代價。而在一個奢侈品牌陷入“虐待員工”的漩渦的背後,到底又有著怎樣的真相和內幕呢?這是否只是一個個案呢?公眾更需要一個全面調查之後的真相被披露出來。那接下來我們走進《新聞週刊》選出的本週人物,他們是一群人,一群年輕人,而他們所做的工作就是調查,然後用調查去終結謠言。

    袁新婷:因為它跟空中的物質不一樣,和你抽煙是不一樣。比如説你現在在這個環境裏測出來,你再把煙點著測一下,也不代表説你吸進去就是這種情況。
耿志濤:而且煙裏面的焦油,化學物質特別大,如果只是拿這個來衡量的話,完全是把裏面的傷害減小。
徐來:所以那個稿子裏面這個問題應該進一步強調一下,煙的核心問題是在於焦油。

    在北京待一天相當於抽20支煙!廣州25支,上海9支,南京9支,這條 “空氣污染能折合成吸煙數”的傳言近來在網絡上很熱,袁新婷和小組成員正在對最新出爐的“辟謠結果”進行討論、修改,並把最終稿發到這個名叫“謠言粉碎機”的網站上。

    袁新婷:你只要對它有懷疑的話,你不要盲目地就馬上相信它去傳播它,而是尋找一些方式,就是把這個問題弄清楚,這樣的話對於流言的散佈的遏制可能是有幫助的吧。

    化學博士後袁新婷在網上名叫“秋秋”,但網友們更喜歡戲稱她為“粉碎娘”。去年9月加入“謠言粉碎機”以來,這個純粹的“理科女”就開始了和謠言“鬥爭”的生活。偌大的辦公室裏,“謠言粉碎機”只佔兩張小小的桌子,核心成員只有4個人,但卻是最受歡迎的欄目。在以科學傳播為主題的網絡社區“果殼網”上,他們聯合著各專業的作者,通過撰寫科普文章,至今已對近300條科學流言進行了“證實”或者“證偽”,吸引超過10萬名粉絲關注。

    4個核心成員,有博士後、有碩士,有專攻醫藥化學的、有曾經的中科院研究人員,還有的雖是文科出身,卻自學了物種分類和識別知識。能把興趣變為工作,他們説,解決謠言,感覺很酷。

    袁新婷:對於一些微博上屢禁不止,屢打不死的小強謠言他也會反復地進行辟謠。

    陳旻:在微博上有人整理過一個食物相剋的表,但是整張表,是沒有一個靠譜的。我們經常把檸檬和蝦一起吃。(沒有什麼不適嗎)沒有什麼不適。我們做過測試,檸檬和蝦這兩個一起吃,就算能夠産生砒霜把人給毒死,在那之前也會把蝦撐死。要吃125公斤蝦,125公斤。

    袁新婷:這是編輯小耿,他就是常常協助我們完成一些重大的辟謠工作的實驗任務,他是小白鼠,他是我們認可的小白鼠。

    除了有趣的科學謠言,“謠言粉碎機”的名聲傳開,更多來自社會熱點新聞。日本地震後,粉碎機加班加點,聯絡各路專業作者,在第一時間做出了系列辟謠。儘管在一片恐慌的搶鹽大潮中,他們的聲音顯得有些微弱,但數萬新粉絲的加入,還是讓這個科普團隊感到莫大鼓勵;而那些看似荒謬的傳言竟然會被如此多的人接受,也大大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袁新婷:大家不要去東京,那邊輻射很嚴重,我有朋友去那兒了,最後回來就不孕了,這種也是屬於很誇張的謠言。其實最簡單的想一下,如果要是危害這麼大的話,日本人也會有所行動的吧。其實日本他現在當地的輻射水平,其實是有一些數據的,通過這些數據你可以判斷説,這個輻射會給健康帶來多大的危害。

    食品安全、醫療和神秘事件,這是目前謠言粉碎機關注最多的三個方面。在最忙碌的時候,粉碎機的成員們要工作12個小時。而在解釋熱點問題時,也會引來一些質疑。

    袁新婷:比如食品添加劑的問題,我們文章可能會來分析一下,食品添加劑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在的,只要是比較規範的使用這個食品添加劑還是安全的。但是有的人他覺得東西一定要無添加或者是純天然,他覺得那樣好,他可能對你這個結論就不太接受。

    徐來:可能公眾會對權威有一些警惕感,特別是一些,基於一些公權力的這種權威他會有明顯的警惕感。近年來我們出現了很多跟科學有關的,跟科學沾邊的公共事件,比如説食品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災難災害,隨著公眾對於這些事件越來越關注,與之相關的他們也會越來越關注這些相關的科學因素,也是一個科學傳播的利好消息吧。

    現在,關於 “吃水果要分時段”的科學謠言又進入了謠言粉碎機小組的視野,他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備戰”工作。

    主編 徐來:我們會不厭其煩的把我們的分析過程,我們的研究過程,我們去翻檢我們的過程羅列出來,我們希望向我們的讀者去傳遞這些信息。這個方法是這樣子的,它其實很簡單,從技術上來説,每一個人其實都有能力拿起這些武器,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掌握相關的技巧,每個人都有自己謠言粉碎機。

    康輝:通常真相被蒙蔽的時候就是謠言出現的時候,而一旦真相大白天下,這個謠言自然也就會不攻自破。為了真相,這些年輕人在付出著巨大的努力。但是我們説,除了他們的努力之外,除了公眾更加理性更加冷靜的接受和思考之外,那麼是不是在很多時候,也許這個信息的公開和透明,才是讓真相跑過謠言的最好的方法。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謠言粉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