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稱一名頂尖骨科醫生一年可拿上千萬元回扣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0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卓小勤,衛生政策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法學教授

  針對個人的反賄賂措施不能根治醫生吃回扣

  ——訪衛生政策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法學教授卓小勤

  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的暴利問題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據《現代快報》10月25日報道,牙科診所中一顆售價2500元的純鈦烤瓷牙,出廠價只需160元。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就有提案,揭露醫療器械市場的黑幕:一個國産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萬元。“9倍的心臟支架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

  前不久衛生部傳出消息,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將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中招標採購的相關事宜。但時至今日,措施仍然遲遲沒有出臺。有評論稱,改革涉及太多的利益調整,要真正推動阻力重重。

  “凡是招標中標的産品,基本都死定了。招標的藥品、醫療器械、耗材,都在醫院裏推不出去。”近日,曾多次參與衛生部法規起草工作的衛生政策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法學教授卓小勤,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直言,“這是一個太複雜、太沉重的話題。”

  一個頂尖的骨科醫生一年可以拿到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回扣

  中國青年報:您為什麼説中標産品基本都“死定了”?

  卓小勤:用集中招標採購的辦法,把採購權控制在政府手裏,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醫院“以藥養醫”。但是,最終的處方權、使用哪款醫療器械的決定權還是在醫生手裏。因為醫患雙方在專業知識佔有上存在差異,患者往往很被動,經常是醫生説什麼就是什麼。

  我在廣州打過一場官司,原告的老伴要做心臟支架,並在手術前與醫生説好放3個。那個支架是記憶合金,很昂貴。手術過程中,醫生突然出來問家屬:“有錢嗎?還需要放。”那種情況下,家屬只好説:“救人要緊,你看著放吧。”結果最後放了17個支架!到底有必要放那麼多嗎?只有醫生知道。

  所以,醫患關係是一種主動和被動的關係。臨床中,醫生完全可以向患者介紹非採購招標的産品,並以“患者需要”為由要求購買這類産品。這樣一來,採購招標必然會遇到很大阻力。因為使用集中採購招標的藥品,醫生拿不到回扣,沒有動力去推。這是導致集中採購招標屢屢落空的重要因素。

  中國青年報:醫療器械價格虛高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利益鏈?

  卓小勤:這個利益鏈的頭兩個環節,就是醫院和生産企業。企業定價越高,醫生為了獲得更多利益,就越願意推薦這個産品。産品賣得好,醫院和企業都得利。很快大家蜂擁而上都來生産這個産品,這就使得負責産品流通的銷售企業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作用越來越強,這是第三個環節。第四個環節是媒體和廣告商。第五個環節就是一些腐敗官員。只有新産品才可以重新定價,所以為了定個高價,企業就不斷申報新産品。這些都需要政府審批。再往後,就是醫生,通過回扣來獲取經濟利益。整個利益鏈的每個環節都會在醫療器械或藥品的高價中分一杯羹。唯一的受害者就是患者。

  中國青年報:利益鏈産生的根源是什麼?

  卓小勤:這都是“以藥養醫”政策的後果。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於醫療資源不足,國家就給了“以藥養醫”的政策,即在藥品、醫療器械採購價基礎上加價25%,作為醫院維持發展的經費。這直接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

  第一,市場得到信號,定價越高越好銷。這是導致醫療器械價格和很多藥價虛高的最直接原因。第二,大家發現做藥、做醫療器械賺錢,於是縣縣建制藥廠、醫療器械廠,而且都是小型的,低水平重復。這些企業要生存,就採取一些非常規手段虛高定價、給回扣。

  這就造成整個産業結構的混亂。比如醫藥代表的本職是介紹新藥品和器械,讓醫生能儘快掌握其用法。但如今醫藥代表的主要職能成了“做回扣”。前不久,一個業內的朋友跟我説,一個頂尖的骨科醫生一年可以拿到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回扣。

  針對個人的反賄賂措施不能根治醫生吃回扣

  中國青年報:對於醫生拿回扣,有關部門已經加大了監管力度。刑法把受賄罪主體擴大到醫務人員。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

  卓小勤:在一次全是醫生的聚會中,我問大家怎麼看“拿回扣”以及“檢察機關反賄賂”。大家説“很緊張”,但都覺得“法不責眾”。還有人説自己主動退了回扣,有的説退了3萬元,有的説退了5萬元。他們就罵那個退5萬元的:“你退那麼多,別人會説我沒退乾淨。”

  我又問他們:“現在不敢了吧?”

  他們説:“現在不怕了,有檢察官的老婆都去做藥了。”

  所以,直接針對醫生個人的反賄賂措施治標不治本,不能根治醫生吃回扣。

  但説句老實話,沒有哪個醫生願意違法。我曾在一個國內著名的醫學院教了一個學期的衛生法學實驗課。這些學生提問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拿回扣、收紅包犯不犯法上。這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即將走進這個行業,已經知道這個行業的潛規則了,也要抉擇。

  中國青年報:有人説,患者普遍有買貴不買賤的心理,這對醫療器械的暴利也起到助推作用。您怎麼看?

  卓小勤:病人是被動的,關鍵是醫生怎麼引導和教育病人。以輸液治療為例,很多中國老百姓覺得,生病只有輸液才能解決問題,而西方老百姓都有一個觀念:能口服的絕對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絕對不做靜脈輸液。這兩種觀念基本上都是醫生灌輸的。

  一些國內的醫生之所以灌輸這種觀念,也有個人利益在裏面。一名鄉村醫生曾説,輸液的好處非常大如果給病人口服藥,只掙一次的錢;如果讓他注射,可以讓病人反復來診所,還可以收注射費;如果給他輸液,能收更多錢,包括一次性輸液器、穿刺的費用,輸液過程中還可以加很多抗生素。這個就是利益驅動。

熱詞:

  • 骨科醫生
  • 回扣
  • 病人
  •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