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傳統養老模式陷巨大困局 服務與需求嚴重脫節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31日 08: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傳統養老模式遭遇巨大困局,各界人士紛紛呼籲:我國社會化養老體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本週聚焦】社會化養老困局何以破解?

  背景

  當前,我國已成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老年人口、高齡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區域不平衡、農村老齡人口比例高等問題日益凸顯。

  10月23日,2011年老齡産業和福祉科技論壇暨第五屆海峽兩岸福祉科技交流大會在北京大學召開。來自國內外老齡産業相關學者、官員和企業界人士共同探討了當前中國老齡化所面臨的挑戰。中國社會化養老的問題再次引發各方關注。相關業內人士呼籲:我國社會化養老體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當前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諸多養老模式皆很難滿足現實需求。

  基於此,記者圍繞如何破解中國社會化養老困局,進行了深入採訪。

  社會化養老成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結構轉型,我國家庭結構漸趨小型化,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已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70%;農村養老形勢也不容樂觀。目前我國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佔農村老年人口37%,其中需要護理和照顧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佔相當大比重。

  當前我國家庭養老面臨的主要難題在於高齡化、空巢化和病殘化。北京大學老年研究所相關專家表示,居家照料因缺乏“應急的生存風險控制機制”,只適宜於健康、有配偶、有家人、有保姆的老年人。

  調查發現,高齡老人很難進行居家照料。因他們多處於失能和半失能狀態。據全國老齡辦報告,我國目前完全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達2834萬,其中多數為農村老年人。這部分人中,近1/5需要不同程度家庭護理,需要護理和照料的失能老人佔9.9%。

  因此,老年人對社會化和專業化照料與護理服務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由於缺乏社會護理,一個失能老人最少影響兩個家庭。按此推算,有專家估計,中國現在至少有幾千萬家庭被失能老人護理問題所困擾。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曾公開表示,目前我國機構養老保障面較小,服務項目偏少;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佈局不合理;養老服務專業人員缺乏,投入不足,監管存在薄弱環節。

  此外,與計劃生育政策伴隨的“421”(即一對夫婦贍養四位老人、生育一個子女)家庭大量出現,也使贍養老人壓力加大。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表示,“421”結構屬風險型家庭架構,養老更是如此。“隨著家庭結構小型化和空巢化發展,養老服務社會化成為必然選擇。”

熱詞:

  • 養老模式
  • 養老體系
  • 養老保障
  • 養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