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我國規範政府徵地行為 確保農民長遠生計有保障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5日 1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馮會玲)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土資源部今天(15日)表示,我國徵地制度改革重點規範政府徵地行為、完善補償程序。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強調:目的是確保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長遠生計有保障。

  國務院法制辦、國土資源部等相關部委近期就土地管理法修改在多個省份進行了廣泛調研。

  甘藏春:

  徵地制度改革關係民生福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關係社會管理。徵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難題是現代化進程中耕地保護、農民合法權益與城鎮化、工業化三者之間的關係。在這三者關係中找到平衡點,是徵地制度改革的難題。把被徵地農民安置好、穩定好,是徵地制度改革的關鍵。

  在中國現階段,改革徵地制度的重點應該放在規範政府徵地行為、規範徵地程序、完善補償安置程序上。同時對於出現的徵地補償爭議,要形成一個良性的協調機制,把被徵地農民安置好,穩定好,不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下降,不讓他們的長遠生計沒有保障,這是最關鍵的。

  徵地與被徵地,是城市拓展進程中的自然産物,也是社會進步中的一部分。如今,被徵地農民的生存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徵地補償,如何換位思考、及時到位?城市化進程,如何保障被徵地農民的幸福感?今天,各大媒體和網站紛紛聚焦相關問題:

  《國土資源部》報指出:徵地拆遷涉及各方面重大利益調整,合理的徵地制度是保證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和社會公正的基本條件之一。

  《中新社》指出現行制度三缺陷:徵地範圍過寬;補償標準過低;農民被徵地後喪失基本保障。

  《人民網》轉述專家觀點:現行土地制度的弊端在於轉讓權的分配和邊界不合理。在現存的農地轉讓權的制度安排之下,各利益集團的行為受到扭曲,影響了經濟績效和社會財富的分配。

  《21世紀經濟報道》探討如何解決城市發展與農民利益之間的矛盾?認為,一次性的買斷補償,不符合農民的長期利益,應將一次性補償改為持續補償。

  央廣網聲音:徵地補償和保障待遇應依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適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