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金融加速助"三農"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7日 0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缺少有效抵押品,擔保難;額度小;銀行網點少……多年來,一些"老大難"問題使得農民需求與金融供給很難順暢對接,近日,記者在黑龍江、江蘇等地採訪時了解到,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方式,探索信貸支農新模式,緩解了貸款難。

  陽光信貸+惠農擔保

  降低銀行信貸風險,緩解農民擔保難問題

  "通過擔保公司貸款,貸款又快又省費用。有了錢,就有條件去幹更多想幹的事。"江蘇省興化市周莊鎮水産養殖戶喬向紅説,她是惠農擔保的受益者,過去由於沒有銀行認可的抵押物,申請貸款只能到處找擔保人,十分困難,去年8月,她通過惠農擔保順利地向興化農村合作銀行貸了3萬元,即使算上擔保公司的手續費,每年反而少花100多塊利息。

  農村信貸抵押擔保機構少、抵押擔保範圍偏窄,農戶獲取擔保難、金融機構獲取農戶有效信息難,是制約"三農"金融發展的傳統問題。江蘇省興化市周莊鎮探索出了一條"陽光信貸"+"惠農擔保"的路子。

  "陽光信貸"是江蘇省力推的貸款新模式。為有效獲取農戶信息,通過建立農戶電子檔案、組織授信評議、張榜公示評議結果等手段,做到"陽光調查"、"陽光公示"、"陽光定價"和"陽光監督"。

  "惠農擔保"則是周莊鎮專門服務於支農信貸的擔保公司,去年5月成立,註冊資金300萬元,其中政府、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共出資230萬元,其餘70萬元由村幹部和農民經紀人入股組建。擔保公司開業一年多來,先後為285戶農戶、專業合作社和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累計貸款近5000萬元。

  "惠農擔保"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因為村幹部和農民經紀人自己入股,在為農民組織授信評議的時候就更加認真負責。"這從利益機制上保證了擔保貸款的風險可控。經評議,擔保公司放大倍數可達到一比十。"

  興化農村合作銀行行長黃錦榮説:"通過'陽光信貸'平臺,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我們對農戶信息較為了解,授信額度有評議結果作為依據,可及時完成貸款審批批發處理,而擔保公司也可實行批發擔保,一般貸款一天即可辦結。"

  在各種政策的推動下,江蘇涉農貸款明顯增加,上半年,累計增加1726.24億元,佔同期全省新增貸款總量的四成多。

  合作社+資金互助

  合作社統一貸款,解決了單戶農民缺乏有效抵押物、貸款難的問題

  缺乏有效抵押物,單戶農民申請貸款較慢、貸款金額少,是信貸支農的難點之一。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黑龍江龍江銀行探索出一條農業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以合作社代替農民散戶進行統一貸款。具體説來主要包括:銀行與合作社簽訂協議,以合作社股東發起人代替農戶成為承貸主體,銀行與糧食收購公司簽訂協議,將合作社貸款本息從糧食收購款中代扣,確保信貸資金封閉運行;與農業院校合作,對玉米種植及收割提供技術指導;農業專業合作社與糧食公司簽訂購銷合同,以訂單的形式解決了糧食銷售渠道。

  龍江銀行行長關喜華説,黑龍江是農業大省,貸款難一直是農業生産中大問題,環環相扣的農業"供應鏈"、以合作社代替農民散戶進行統一貸款,解決了單戶農民缺乏有效抵押物申請貸款難的問題,截至今年5月末,龍江銀行對五里明鎮已投放貸款1915萬元,這貸款銀行放心,合作社有了資金、技術支持,發展的更好,還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肇東市五里明鎮五里明村的農戶張長文就是這一新模式的受益者。"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給我們保底金是一部分錢,我們給合作社打工,還掙一部分工資,農閒時出去打工又掙一部分錢。原來每年能掙1萬多塊錢,現在是3萬元,這多虧了銀行的支持。"張長文説。

  增設網點+九龍引水

  培育新型金融機構還需加快,金融支農還需再加力

  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是我國不少農村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農村金融發展的難題。這兩年,銀監會採取了系列措施,培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九龍引水,積極鼓勵銀行業機構到縣域和金融服務相對薄弱地區開展業務,力爭將金融毛細血管延伸到每個角落。

  這兩年,這類專門服務於"三農"的金融機構在黑龍江"遍地開花",龍江銀行、哈爾濱銀行先後設立了17家省內分行,34家縣域銀行,農信社、城商行、農發行增設了39家農村網店。"決策鏈條短、信貸措施靈活,改善了農村金融市場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的局面。"黑龍江銀監局局長周民源説。

  農村商業銀行、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郵儲銀行……近年來,為"三農"服務的金融機構如雨後春筍。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已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615家,其中369家設在中西部。自2007年成立以來,村鎮銀行已累計發放農戶貸款30.5萬筆,金額568.6億元。

  民間資本在農村金融市場也日趨活躍。據銀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中,民間資本已經佔據主導地位,在最早開業的349家村鎮銀行的股權構成裏,除了發起行外,其餘股份幾乎全部為民間資本。隨著外資、民資的紛紛進入,我國初步形成了以股份制為主導、政策性與合作性為補充,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農村金融格局。

  數據顯示,上半年,在信貸緊縮的背景下,主要金融機構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村鎮銀行和財務公司本外幣農村貸款累計新增1.26萬億元,餘額同比增長28.2%,高出同期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11.4個百分點,金融支農效果明顯。

  專家建議,提升金融服務"三農"的能力,還需要做好引導扶持和強化監管。在引導扶持方面,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等,以補償涉農金融機構業務經營成本,激勵其積極開展涉農業務;監管部門應加強農村金融機構的小額支付和徵信系統建設,加強貸款投向監管,防止涉農信貸資金被挪用風險。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三農
  • 金融供給
  • 金融發展
  • 惠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