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金融調控效力逐步顯現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要繼續優化信貸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

  ○貨幣政策將在維持“穩健”基調下充分體現穩定性和連續性

  央行日前公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4.17萬億元,同比少增4497億元,信貸增速逐漸放緩。同時,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78.08萬億元,同比增長15.9%,繼續保持在16%的增長目標範圍內。有關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央行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外匯流動的變化情況,有效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關係的同時,引導貨幣信貸向常態水平回歸,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央行年初召開的工作會議提出,要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把好流動性總閘門,引導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為此,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外匯流動的變化情況,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等價格和數量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

  “貨幣供給總量回歸常態是今年貨幣政策最主要的任務,只有回歸常態,才能實現‘把好流動性總閘門’的要求。”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談及今年經濟金融和貨幣信貸形勢時説,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轉向穩健,意味著以M2為主的貨幣供應總量增長應低於適度寬鬆時期,降至以往穩健貨幣政策階段的一般水平。因此,要繼續優化信貸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嚴格控制對“兩高”行業和産能過剩行業的貸款,服務於經濟結構調整的大局,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央行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16.9%,增幅比上月末下降0.2個百分點;6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6339億元,分別較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823億元和305億元。“6月份新增貸款略有回升,與商業銀行在季末適度擴大貸款投放以提升經營業績有關,新增貸款仍屬平穩、可控。”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二季度共新增貸款1.93萬億元,較一季度少增3300億元,這表明貸款投放節奏基本平穩。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長期貸款佔比從1月的65%降至6月的34%,而短期貸款比重則快速上升,從今年1月的31%上升至65%,同時票據融資在二季度逐步回升。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認為,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持續增加較多而中長期貸款少增,表明企業借款多是用來滿足短期流動性需求,而不是用來進行長期投資。“這符合市場預期,表明金融宏觀調控正在逐步顯現效力。”鄂永健表示。

  堅持穩健基調不變

  今年以來,央行已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三次加息,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升至21.5%的歷史高位。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通過收緊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來調控市場中的流動性,進而消除通貨膨脹中的貨幣因素,已成為央行在穩健貨幣政策下的操作常態。

  “按照上半年的信貸投放節奏,全年新增貸款可能會比前兩年有所下降,貨幣信貸將進一步恢復到正常水平。”鄂永健認為,下半年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將是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通脹”之間的關係,貨幣政策在維持“穩健”基調下,將充分體現穩定性和連續性。

  “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要優化貨幣政策目標體系,進一步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突出和重視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目標,關注更廣泛意義上的價格穩定。”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撰文指出,要更多運用市場化的工具和手段,保持必要的調控力度,切實把好流動性總閘門,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日前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也進一步指出,要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最新動向及其影響,貫徹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穩定性、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節奏和力度。

  “為解決一些融資結構性問題,未來貨幣政策將可能有一些‘定向微調’,以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郭田勇表示,央行將在保持整體穩健的前提下,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資金規模和結構的調整,合理把握信貸投放力度、投向和節奏,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特別是對“三農”、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進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